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引进10个近几年审定的杂交棉新组合,在望江进行试验,筛选出适合望江及安庆棉区的杂交棉组合,以解决生产上出现的品种多乱杂的问题。结果表明:从产量、品质、抗性等几个方面考虑,泗杂3号、润杂2号、皖杂5号、东杂003、湘杂3号和皖杂3号等几个杂交棉新品种适宜在望江及安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过杂交棉在库车县的引种试验,观察比较各杂交棉品种在库车县的生长发育表现及产量品质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杂交棉品种。结果表明:参试的鲁棉研25号、华杂9号、邯杂98-1、新陆中31号4个杂交棉品种平均结铃数、单铃重、皮棉产量都比对照品种中棉35号高,均可在本地推广种植。杂交棉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建议在种植过程中挑选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3.
新疆杂交棉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疆杂交棉生产发展现状及特点 2002年新疆审定了第一个自育的杂交棉品种新陆早14号,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重点利用F2代.在新疆、甘肃早熟棉区迅速推广种植,至2005年累积推广种植面积达1.2万hm2,增产幅度在8%~15%.2003年新疆兵团引进内地杂交棉品种标杂Al,2003~2005年推广种植2000 hm2,皮棉产量较当地推广品种新陆早13号增产30%以上.2006年播种面积在6000 hm2以上.随着杂交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使新疆的棉花单产大幅提高,棉农植棉效益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
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农3师在杂交棉种植过程中,针对杂交棉个体生长势强、发育快、结铃性强的特点,加大肥水投入力度,综合运用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杂交棉的增产优势和增产潜力,在大范围内取得了产量上的突破,创造了单产水平的新纪录。2008年全师种植杂交棉1.6万公顷,平均皮棉667米。产188.2千克,较常规棉平均皮棉单产高29.8千克。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的抗虫杂交棉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亚3号、兴亚5号和兴亚8号表现出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吐絮畅、不早衰的特点,建议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
马丽 《农村科技》2007,(11):11-12
杂交棉因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结铃性强、产量高、衣分率高等特点,已在我区大面积推广种植.2005年我团引进标记杂交棉A1种植173.3公顷,平均667米2产皮棉183千克.2006年我团种植杂交棉1 600公顷,平均667米2产皮棉192.1千克.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阿克苏一杆旗乡试验站2017年度杂交棉3414田间试验数据为依据,研究密度、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对杂交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产量,杂交棉的产量构成与氮、磷的吸收量具有协同效应,但密度过量增加,氮、磷投入过多改变了棉田的群体结构,导致棉铃早衰,造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呈负增长。当种植密度为28.5万株/hm~2、尿素施用量为750 kg/hm~2、磷肥施用量为337.5 kg/hm~2时,豫杂37号能获得较好的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8.
苏彩杂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彩色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特征特性:纤维品质优:2006-2007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 mm,断裂比强度30.4 cN/tex,马克隆值4.3,达优质棉Ⅱ型标准.籽棉、皮棉产量较高:2006-2007年区试结果平均,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 108.0、1 063.5 kg/hm~2,分别为Ⅲ型白棉对照泗抗1号的104.1%、86%.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籽棉、皮棉产量3 436.5 kg/hm~2、1 183.5 kg/hm~2,分别为Ⅲ型杂交棉对照泗杂3号的100.5%、86.3%.抗病性较差,宜在枯萎病、黄萎病轻发地区种植.2008年与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苏彩杂1号皮棉纯纺生产60支彩棉线衫获得成功,开高档纯纺彩棉服装产品之先河,产品的环保性、独特性居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疆奎屯垦区自育与引进杂交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客观评价自育与引进杂交棉的综合性状及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选出适应新疆种植的杂交棉,2007年新疆奎屯垦区进行了杂交棉品种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奎屯垦区自育杂交棉的纤维品质、丰产性、早熟性、抗逆性、稳定性与适应性均好于内地品种。7z-10、鲁棉研24号和七杂五综合性状较优,可在奎屯垦区大面积种植;7z-3、新杂棉2号、7z-8、七杂六、鲁棉研20号、七杂九和7z-7综合性状较好,较适宜作搭配品种;其余的杂交棉综合性状一般,不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湘杂棉10号是鄂抗棉7号的选系与湘309配组而成的杂交棉组合,一般皮棉产量1550kg/hm^2左右,最高可达1800kg/hm^2以上。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中下游种植。  相似文献   

11.
53团2007年种植中杂29号407公顷,平均667米2产籽棉459千克,折皮棉176.7千克。皮棉200千克以上面积207公顷,占全团棉花200千克以上面积的27.3%。由于杂交棉的种植推广,棉花产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新植杂2号杂交棉是2008年获得国家审定的抗病、抗虫、中早熟、高衣分、易机采、适应性广的杂交棉品种。126团经过3年引种试验鉴定,2013年示范田667米2产量达483.1千克,具有高抗枯、黄萎病的抗病性,采用76厘米等行距单行稀植种植,管理省工,省时,适应性广,适合机采。一、播前准备1.前茬作物收获后,机械回收残膜,秸秆还田。2.全层施肥,667米2基肥磷酸二铵25千克、硫  相似文献   

13.
杂交棉新品种CRIZ140206于2019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17年—2019年引种进奎屯市示范试种,平均籽棉、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4号增产3.74%、13.21%,经方差分析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为"双30"以上优质棉品种,抗枯萎病、黄萎病性能好,高抗棉铃虫。本文总结杂交棉新品种CRIZ140206在奎屯市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并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杂交棉生产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该杂交棉品种在奎屯市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鲁西南麦套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植密度是棉花群体形成的基础,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皆有重要影响。为探明鲁西南麦棉套作条件下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于2009年在山东省嘉祥县设计3.0、4.0.5.0.6.0.7.0株/m25个密度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套作棉花果枝数、果节数、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经济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棉花单株果枝数、果节数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皆有显著影响,密度在4.0株/m2时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经济系数合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较高,可作为麦套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1日河北农民报刊出《超级杂交棉"冀杂2号"表现突出》以后,河北农民报编辑部咨询热线就铃声不断,纷纷询问:超级杂交棉"冀杂2号"的种子哪里买?超级杂交棉“冀杂2号”的栽培管理要点是什么?如何种植才能使“超级杂交棉冀杂2号”超高产?为此,本报记者二下南阳,再次采访了河南省唐河县种业协会秘书长蔡守须(以下简称蔡)。  相似文献   

16.
为培育适合新疆北疆棉区种植的早熟杂交棉品种,2008年配置7个杂交组合,2009年对该批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以筛选出强优势组合,为北疆棉区提供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棉品种。结果表明:参试7个组合产量均超过CK产量;其中组合K7显著高于K2,极显著高于K4、K1、K6、K3,组合K5显著高于K4、K1,极显著高于K6、K3;组合K5和K7的早熟性好、丰产性突出且纤维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组合K5和K7可作为早熟杂交棉组合适于北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提高滨海盐碱地杂交棉产量和品质一致性的适宜密度和收获方式,2017年采用大田试验,以杂交棉冀杂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104株/hm~2(M1)、6×10~4株/hm~2(M2)、9×10~4株/hm~2(M3)、12×10~4株/hm~2(M4)和15×10~4株株/hm~2(M5) 5个密度处理,在9月10日、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6个日期进行收获,研究了密度对杂交棉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冀杂2号在M2和M3密度下的皮棉产量均超过1 600 kg/hm~2,9月收获的籽棉产量比例超过90%,纤维的马克隆值4.98~5.17,上半部平均长度28.9~30.1 mm,长度整齐度指数84.0%~84.8%,断裂比强度28.8~29.6 cN/tex,尤以M2处理9月的收获日期间差异不明显。综合产量和品质指标,冀杂2号较宜采用6×10~4株/hm~2的种植密度,宜在9月底和10月底各进行一次收获。  相似文献   

18.
高肥水条件下鲁棉研24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随着土壤肥力条件的不断提高,杂交棉种植密度越来越低,棉花单产没有大幅度提高,出现了杂交棉产量优势不明显的现象,影响植棉效益和杂交棉品种的推广。菏泽市杂交棉种植面积较大,一般在100万亩左右,探索杂交棉种植密度与产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常规棉与杂交棉在生长过程中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其分配规律的影响关系。【方法】选用6个棉花品种作为材料,其中2个大田推广常规棉花品种分别为新陆中38号、J206-5,4个F2代杂交棉,分别是18-1883、18-1887、H602、H628,在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种植,相同种植密度(1.4×104株/667m2)下,高产栽培管理,分析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常规棉品种单株干物质积累总量新陆中38号(149.09 g)>J206-5(127.44 g),F2代杂交棉单株干物质积累总量为H602(158.71 g)>18-1883(148.26 g)>H628(143.56 g)>18-1887(130.69 g);RAR值(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干物质比值)常规棉品种新陆中38号(0.334)>J206-5(0.328),F2代杂交棉18-1887(0.40)>H628(0.35)>18-1883(0.32)>H602(0.30);常规棉品种的平均单株皮棉产量新陆中38号(22.86 g)>J206-5(20.27 g),F2代杂交棉的小区皮棉产量H628(27.83 g)>H602(24.94 g)>18-1883(21.66 g)>18-1887(19.33 g)。【结论】F2代杂交棉H602、H628单株干物质积累总量、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最好。在相同种植条件下,F2代杂交棉H628更适合在南疆阿拉尔垦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一、示范目的 通过杂交棉高产栽培示范种植生产试验,了解天杂1号在我县种植的田间表现、栽培方法和产量表现,为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