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糯扎渡自然保护区27种路边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在光/暗12 h/12 h、24 h黑暗2个光照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研究分析27种植物种子在两种光照条件下的萌发差异以及相对光萌发率、相对光萌发开始时间与种子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萌发率来看,有12个物种种子萌发对光依赖性较强,15个物种种子萌发对光不敏感;光有利于种子萌发开始时间显著提前的物种有2种,光显著推迟种子萌发开始时间的物种有9种(P<0.05),光照条件对萌发开始时间无影响的物种有16种。2)相关性分析显示,整体上小种子的萌发率对光的依赖性更强,光能促进小种子提前开始萌发;生活型为灌木、果实类型为蒴果的植物随着种子大小增加萌发率对光的依赖性均显著降低,而生活型为草本、果实类型为瘦果、荚果、浆果的植物种子萌发率对光的需求与种子大小无关;光能促进草本植物、果实类型为瘦果植物小种子提前开始萌发,对生活型为灌木、果实类型为蒴果、浆果和荚果植物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没有影响。3)光照条件对生活型为草本,果实类型为瘦果、蒴果和坚果的植物种子平均萌发率均有显著影响,需光性更强。综上表明,种子大小、生活型、果实类型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种...  相似文献   

2.
正川金丝猴,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及湖北,为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被列入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川金丝猴栖息于海拔1500~3300 m寒冷而潮湿的高山森林中,群栖生活,性聪慧机敏、胆小易惊,以采食各种植物的枝、叶、果实为生。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块茎堇菜地上地下结果性及其散布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巩明明  苏雪  孙坤 《草业科学》2009,26(4):16-19
以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块茎堇菜Viola tuberifera为研究对象,对其地上地下结果性以及散布体的形态特征、空间位置和散布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块茎堇菜具有地上和地下3种不同类型的果实,分别为地上完全花(CH)果实、地上闭琐花(CL)果实和地下CL果实。3种类型果实在数量、着生位置以及成熟期上存在差异。块茎堇菜兼具有性和无性散布体,分别为CH种子、地上CL种子、地下CL种子和克隆器官鳞茎。其中CH种子数量较少,但以异交为主,保证了必要的变异,地上CL种子数量最多,是远距离散布的主要途径;地下2种散布体具有不可活动性,其近距离传播保证了物种的延续。块茎堇菜地上地下结果性及其散布机制的多样性是其对青藏高原高寒多变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李明杰 《野生动物》2012,33(6):350-353
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野外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及湖北,群栖于高山密林中,过着典型的树栖群聚游荡生活,以采食各种植物的枝、叶、果实为生,其性聪慧机敏、胆小怕惊。长期以来,金丝猴在移地保护人工圈养过程中,其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均不理想。本文结合近十多年来人们在金丝猴的生理生态、生活习性、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方面的认识和研究,以及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多年来金丝猴的饲养管理经验与教训,对金丝猴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方面作一深入探讨和综述。  相似文献   

5.
邸志鹰 《野生动物》2005,26(3):23-26
1992-1994年,中国昆明动物研究所的龙勇诚和来自美国加洲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系的博士生在白马雪山的吾牙普牙对滇金丝猴做了18个月跟踪考察,完成了对滇金丝猴活动范围和主要食物一个周期年的野外考察。在这之前对滇金丝猴的研究大多是短期的、偶然的。对于地球上的大多数的大型非人灵长类动物来说,其主要的食物是植物的叶、花和果实,一年中随着食物周  相似文献   

6.
草地作为全球生态系统功能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林牧业发展的基础,探究灌木、草本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特征对于揭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生物保护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历史记录数据库,采用吴征镒植物区系分区方法,对香格里拉灌木和草本植物多样性、区系特点与垂直分布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灌木、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共有121科619属2 442种,其中草本植物占优,有94科514属2 048种。2)在科、属构成中,优势科属明显,单种科、寡种属比例高,占比分别为32.23%和51.05%,中国特有属极其丰富,共有28种。3)区系成分多样,含有13个科地理成分及15个属地理分布类型,科的区系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热带性与温带性分布的比值为1.29,热带分布型稍占优势;属的区系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泛热带分布为主,且热带性与温带性分布的比值为0.39,温带分布型占据主导地位。4)在垂直分布上,随着海拔的升高,热带区系成分占比逐渐降低、温带区系成分逐渐上升,物种丰富度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分布格局,灌木、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峰值位于2 600~2 900 m和3 200~3 500 m处,各海拔段草本物种数量均极显著高于灌木(P < 0.01)。本研究旨在展现“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的植物多样性和同纬度地区植物分区特点,对当地灌木和草本植被生态修复物种选择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滇金丝猴( Rhinopithecus又名白仰鼻猴、黑金丝猴、云南仰鼻猴、黑仰鼻猴。是无颊囊的旧大陆灵长类之一,属灵长目( primates)、猴科( Cercopithecidae)、仰鼻猴属或金丝猴属( Rhinopithecus)。分布于云南、西藏的云岭山脉地段。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之一,它不仅是为数不多的几种完全分布于温带,也是海拔分布高的非人灵长类,常年生活在3000米以上的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以及针阔混交林中,生存环境高寒缺氧,食物短缺,是大型哺乳动物分布的极端类型。滇金丝猴能够分布在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是研究灵长类生态适应和进化理论的好材料,同时该物种嘴唇红润宽厚、杏眼一双、上翘鼻子、动作优雅,极具有观赏性。成为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现该物种已被列入国际濒危动物红皮书。  相似文献   

8.
杨泽新  蔡维湘 《草业科学》1995,12(2):17-21,24
通过对放牧山羊的牧草适口性,嗜食性和采食率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表明山羊放牧对灌丛草地的植物适口性、嗜食性比率和采食率均以灌木嫩枝叶,中禾草和苔草属植物较优。季节性规律为:春季山羊喜哺食灌木嫩枝叶,灌木嗜食性比率较高,采食率也较高,夏季山羊喜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的嗜食性比率高于灌木,秋季山羊较喜啃食灌木枝叶,嗜食性比率灌木高于草本植物,采食率低于春季,灌木采食率高于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75种植物的结种量、种子形态、植物生活型关系.结果表明,灌木和半灌木(小半灌木)的结种量比草本植物的大;就草本植物而言,多年生植物的结种量较一、二年生植物的小;植物结种量和种子重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植物结种量和种子形状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种子越接近圆球形,结种量越大;占绝大多数的草甸植物结种量相对较小;而在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百分数相近时,草原植物的结种量最小,沙生植物的最大,杂草植物居中.  相似文献   

10.
在印度西高止山脉(Western Ghats),通过粪便取样和直接观察两种方法,对全球濒危物种灰头林鸽(Columba elphinstonii)的觅食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头林鸽取食39种植物的果实、11种植物的种子、4种植物的花和叶芽,以及少量地面无脊椎动物.不同季节的直接观察结果显示,有9种植物的被取食频率较高(占观察总次数的47%),其中取食樟科植物果实的频次最高.灰头林鸽主要在树冠中上部(高于6米)外围的树枝上取食,全年中拾取行为占取食方法的76%.取食果实的频率与果实丰富度显著相关,而后者由降雨量决定.本研究表明,林鸽在不同森林资源条件下需要一个多样化的食物谱.保护这一物种需要保留其全年所需资源的所有栖息地类型.  相似文献   

11.
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在环境的选择压力下,一方面植物为了逃避各类草食动物的采食而形成防御性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另一方面,动物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食物和满足营养需求,通过优化采食以提高其适合度。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实际上也是自然界适者生存的"军备竞赛",因而对物种进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协同进化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协同进化的原因,并探讨其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草地作为全球生态系统功能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林牧业发展的基础,探究灌木、草本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特征对于揭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生物保护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历史记录数据库,采用吴征镒植物区系分区方法,对香格里拉灌木和草本植物多样性、区系特点与垂直分布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灌木、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共有121科619属2442种,其中草本植物占优,有94科514属2048种.2)在科、属构成中,优势科属明显,单种科、寡种属比例高,占比分别为32.23%和51.05%,中国特有属极其丰富,共有28种.3)区系成分多样,含有13个科地理成分及15个属地理分布类型,科的区系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热带性与温带性分布的比值为1.29,热带分布型稍占优势;属的区系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泛热带分布为主,且热带性与温带性分布的比值为0.39,温带分布型占据主导地位.4)在垂直分布上,随着海拔的升高,热带区系成分占比逐渐降低、温带区系成分逐渐上升,物种丰富度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分布格局,灌木、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峰值位于2600~2900?m和3200~3500?m处,各海拔段草本物种数量均极显著高于灌木(P?相似文献   

13.
木本植物饲料是一类重要的植物饲料来源,指幼嫩枝叶、花、果实、种子及其副产品具有饲用价值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半灌木及木质藤本植物[1],它们大多具有抗逆性强、耐干旱的特性,常生长在贫瘠的土壤和山地.可以作为木本饲料的植物需具有营养物质含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消化器官特点 嘴尖、唇薄、齿利,上唇有一纵沟,采食能力强,尤以山羊更甚。绵羊喜食杂草,包括非禾本科草和一些草本植物,可以作为控制草地杂草,如大戟、艾菊、带斑的黑矢车菊、高的燕草属植物等的除草剂;山羊喜欢灌木的嫩枝叶包括叶、茎和嫩枝。  相似文献   

15.
禾禾巴(Simmodsia chinensis)是一种可供家畜及野生动物采食的常绿灌木,从亚利桑那中部到墨西哥西北部以及加里佛尼亚Baja地区的草原区都有分布。目前放牧时间的长短是根据利用率的高低来确定的,而利用率则根据被采食的嫩枝百分数来估测。本研究通过测量嫩枝的直径来估测禾禾巴的利用率,其结果更为精确,但较为复杂、费时。  相似文献   

16.
正反刍是指反刍动物将瘤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口腔里再次咀嚼后吞咽的过程,反刍动物通过对食物的再次咀嚼提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研究反刍动物的反刍和采食等行为能够揭示不同年龄雌雄个体行为模式,以及面对环境胁迫时不同的行为反馈。大角羊,即美洲野绵羊,是一种栖居于北美的反刍动物,成年雄性个体体型远远大于成年雌性,是典型的性二型物种。关于该物种反刍、采食和卧息行为,以及卧息时反刍行为的比例尚未见报道。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新  相似文献   

17.
濒危物种金丝猴位列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U,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是金丝猴家族成员之一,圈养川金丝猴有助于其种群延续,维持物种多样性。本文从环境设置、食物配置、种群繁殖及疾病预防与控制4个角度简述了圈养川金丝猴的饲养管理要点,旨在为川金丝猴人工饲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荒漠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甘肃省荒漠区种子植物进行了普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荒漠区分布有种子植物543种,隶属55科228属,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植物种类贫乏,部分植被表现出退化现象,为典型的温带荒漠植被;具有大科较少、小科较多的特点,优势现象十分明显,优势科10个(藜科、豆科、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蓼科、石竹科、毛茛科、蒺藜科和柽柳科),表征科6个(麻黄科、柽柳科、胡颓子科、蒺藜科、藜科和蓼科);该区地理成分多样,包含6个分布类型,其中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共23科,占总科、种数的41.82%和76.80%,其次为温带成分(包括热带至温带分布、亚热带至温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共有23科,占总科、种数的41.82%和19.53%,热带成分、热带至亚热带成分较少,共9科,占总科、种数的16.36%和3.67%;植物在生活型上以多年生草本、灌木为主,这些反映出植物的分布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南北两山有大量的植物资源,是兰州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兰州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植物区系研究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兰州市南北两山作为独立的种子植物区系单元,分别从科、属、种三个不同层面对植物种类、组成及性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兰州市南北两山有种子植物73科249属421种;兰州市南北山植物区系在发生和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兰州市南北两山种子植物区系成分比较年轻,但是在组成成分里,常绿和落叶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一年生草本全有覆盖,体现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正>蜜蜂是一种群居的昆虫,会飞行,通常以花为食物,也采食花粉和花蜜。蜜蜂在采食花粉的同时,蜜蜂的嘴和脚都沾满了花的花粉,当蜜蜂飞到另外一枝花采食花粉时,就会把这只花的花粉带到另外一枝花的花粉上,这样就会造成植物的异花授粉。蜜蜂作为传粉者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其实际价值远超蜜蜂生产蜂蜜和蜂胶以及蜂蜡的价值。通过研究发现蜂蜜和蜂胶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蜂蜜和蜂胶等蜂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也大大促进蜜蜂养殖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