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甜瓜栽培在我县有悠久的历史,近年面积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春季大棚甜瓜栽培,大面积采取大棚内加二层幕、小弓棚、地膜四膜覆盖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与单层膜相比,甜瓜提前上市10~15d,产量增加20%左右,效益提高25%以上,产值达112 500~127 500元/hm2,实现了早熟、优质的生产目的,是甜瓜高产高效栽培的一项新技术,值得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豫甜脆是椭圆形、白皮脆肉、早熟型新品种甜瓜,其长势稳健,坐果节位整齐,春大棚栽培坐瓜后约35 d成熟,比其他同类白皮甜瓜早熟7~10 d,单果质量1.5 kg左右,肉厚腔小,含糖量17.5%左右,脆甜爽口,适宜早秋春大棚吊蔓或地爬高效栽培,可提早供应高档市场。1育苗时间在河南地区,大棚三膜覆盖栽培,一般在1月上中旬进行温室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大棚单层膜覆盖栽培,一般在2月上旬育苗,3月上中旬进行定植。苗龄40 d左右,或幼苗具有3~4片真叶。  相似文献   

3.
甜瓜长季节栽培分为大棚特早熟避台长季节栽培和大棚越夏长季节栽培两种类型,大棚特早熟避台长季节栽培采用大棚配合多层覆盖、连续结果的栽培模式,选择低温弱光条件下生长快、瓜能正常膨大、成熟,品质优的早熟品种,如白雪EL等,4月上旬前第1批瓜可上市,可避开台风影响连续采收2~3批瓜;大棚越夏长季节栽培采用地膜下铺设滴管、大棚全地膜覆盖连续结果的栽培模式,一般5月中旬始收,可连续采收3-4批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连栋式冷棚是早期大棚的改革和创新。其空间为三层覆盖.全部是竹木结构。每栋大棚占地面积1925m^2,这种大棚空间大.采光好且升温快.极适合种植早春甜瓜。建设投资为5000元/667m^2左右。通过采用优质品种、多层覆盖、合理密植、膜下暗灌、科学整枝和绑蔓、适时浇水与施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整套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可实现早春甜瓜的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5.
厚皮甜瓜的生态特征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厚皮甜瓜的东移引种,育种,栽培及对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生态环境的特殊要求作了概述,并着重阐述了我国东南部地区厚皮甜瓜双膜覆盖早熟栽培;大棚草莓套种厚皮甜瓜中熟栽培;400m以上高山晚熟栽培等3种栽培技术及其品种的选用,文章为厚皮甜瓜的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宫云忱 《北京农业》2004,(12):16-17
真美丽甜瓜是吉林省公主岭市绿野农业技术开发研究所与吉林省蜜世界甜瓜研究所合作于2002年育成的春保护地及露地兼用薄皮甜瓜杂交种.2002-2003年在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等地温室、大棚栽培和育苗地膜栽培试验,比对照白沙蜜、日本甜宝、新玉、新青玉、运蜜1号、白梨、白玉和白宝等甜瓜品种枯萎病减少47%~69%,产量高39%~64%.2004年在山东、辽宁、河北、天津、陕西和吉林等地,原种植白沙蜜、白糖王子、永甜3号、景甜208、日本甜宝、铁甜白宝、青玉、新玉和运蜜1号甜瓜品种地区地膜栽培和温室、大棚栽培表现特好,比白沙蜜、日本甜宝、新玉、白玉和运蜜1号等品种早熟10~15天,果个大1/3,增产48.4%.  相似文献   

7.
早春厚皮甜瓜栽培通过采用3膜1帘配套技术措施,保证了甜瓜生长所需温度,所生产的厚皮甜瓜品相好、糖分含量高,对增加瓜农的经济收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详细介绍了早春大棚厚皮甜瓜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根据长江流域气候特点,从日本引进厚皮甜瓜新品种,采用大棚5层膜覆盖保温冬春茬栽培,成熟上市提前至4月底,且产量高、品质优,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并从中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凌海市地处辽西走廊。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和栽培模式的不断调整,四层膜冷棚甜瓜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四层膜冷棚甜瓜品质好、上市早(比常规栽培早上市两个月)、产量高(每亩比常规栽培增产500kg)、效益好(每亩增加收入6000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品种选择冷棚甜瓜可选择高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棚育苗和双膜栽培的甜瓜,坐果率不高,落花落果十分严重。据调查,有的脱落率高达70%以上,特别是厚皮甜瓜脱落率更高,既影响产量、品质,又推迟甜瓜上市时间,降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我们对早春大棚薄皮甜瓜幼瓜发生裂瓜现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与防治,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受到了瓜农的好评。薄皮甜瓜幼瓜发生裂瓜属于生理性病害,东光县早春大棚甜瓜栽培,多采用棚内多层薄膜覆盖栽培,定植期在2月下旬,初花期在3月底4月初,由于薄皮甜瓜果皮相对薄,如:羊角脆、绿宝等品种,早春容易发生幼瓜裂瓜现象,症状一般从幼瓜果柄到果脐深度纵裂,  相似文献   

12.
连栋大棚是有两个以上大拱棚连接而成,山东省定陶县单个连栋大棚占地面积少则0.5公顷,多则2~3公顷。该棚土地利用率高,利于规模化生产,适宜标准化操作,并且采光、保温性能好。连栋大棚栽培薄皮甜瓜较露地栽培可提早40~45天上市,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3500千克,效益8000~10000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连栋大棚薄皮甜瓜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棚厚皮甜瓜水肥一体化栽培关键技术,为厚皮甜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实践经验。【方法】选择适宜地块,采用合适的框架结构,对大棚厚皮甜瓜水肥一体化栽培进行研究。【结果】对栽种地的首要条件是附近5000m内不得有重金属工厂以及污染较大的工厂,以空气质量、环境质量良好为前提,选取灌溉用水方便、无污染且水质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经过试验试种,厚皮甜瓜品种的选取一般以优质、早熟、抗性好为原则,尽可能选取最适宜当地生长的品种。【结论】大棚种植反季节厚皮甜瓜,要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选择通透性好、土层疏松、深厚的地块,以pH值6. 0~7. 5的沙性土壤为宜。可用结钢架结构或竹木结构,大棚的种植长度、宽度、大棚顶高以及大棚肩高以30m、6m、3. 2m、2m左右为宜;做好植株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棚甜瓜栽培后期常因病害流行等因素导致植株早衰,从而降低产量,影响品质.在生产中我们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病害、科学田间管理、合理植株调整等栽培技术,实现了大棚甜瓜吊蔓栽培一茬两收,单季产量可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甜瓜大棚连作引起的土传病害、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障碍问题,我们进行了多项试验研究,并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集温室育苗、南瓜嫁接、吊蔓栽培、熊蜂传粉、膜下滴灌等5项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栽培技术新模式,供甜瓜设施栽培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天津武清区早春薄膜覆盖西瓜栽培,一般采用3层膜大棚覆盖和双层膜小拱棚覆盖。四层膜大棚覆盖栽培,2004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6000米^2,平均亩收入5500元,总收入49950元,纯收入38050元。四层膜大棚西瓜覆盖栽培具有棚内保温性能强、棚内昼夜温差变化小、提前成熟上市且效益高的特点。时间短,见效高,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大棚栽培的经济效益, 江苏省芳桥镇探索了大棚草莓与厚皮甜瓜复种模式. 茬口安排为9月初定植草莓, 12月至翌年4月收获;2月底甜瓜育苗, 4月初定植, 6~7月收获. 平均亩产草莓1 500kg、甜瓜2 500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灌云县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截2008年底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大棚面积达8万亩。在大棚生产过程中,探索出早春西瓜(间作甜瓜)、秋延后青椒的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亩产西瓜4000~5000kg,甜瓜700~800kg,青椒2500~3500kg,每亩年总产值1.2~1.5万元。现将该栽培模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棚厚皮甜瓜枯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厚皮甜瓜枯萎病是大棚栽培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从幼苗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病,尤其在重茬的大棚中,经常呈点片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般减产30%~50%,甚至绝产,现将其发生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早春大棚甜瓜接茬秋延后番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春大棚甜瓜接茬秋延后番茄是赤峰市宁城县在设施蔬菜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高效栽培模式之一。这种模式可在塑料大棚内采用多层覆盖育苗.特别适宜在发展塑料大棚为主没有温室提供育苗场地的设施农业区推广。春大棚甜瓜3月中旬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