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熊飞 《科学种养》2011,(11):48-48
中双10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8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而且连续多年被湖北省定为主推双低油菜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近3000万亩,创产值近180亿元。2010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杀雄不育系楚-09与中双10号组配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楚油杂910于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好,生长势强,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适合江汉平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楚油杂910为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最新选育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鄂审油2010005.  相似文献   

4.
龙双1号是湖北龙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中双6号的变异株,经系统选择育成的常规油菜品种,适于湖北省两熟和三熟制地区种植.2010年10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10007.  相似文献   

5.
鄂玉 16是湖北省十堰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 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3年参加全国西南山区玉米区试.由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独家总经销.  相似文献   

6.
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中心育成的优良品种,属春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0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20)。  相似文献   

7.
“中油821”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油菜新品种,1987年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抗倒、耐寒耐渍、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湖北省种植面积达340万亩,占全省油菜面积的50%以上,在长江流域的四川、安徽、湖南等省也广为种植。油莱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要保持品种的  相似文献   

8.
华油2790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油菜杂交种,2002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自2002年引进我市大面积种植以来,已累计推广15万公顷,由于适应性强、产量高、抗逆性好而成为我市双低油菜的主推品种.现将其在信阳市的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油菜“史力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力佳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由南京绿江种苗开发中心以史力丰为材料,做定向选择,进一步降低硫甙的含量于2003年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在本地区通过推广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一般产量3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中油杂2号是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自2000年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年销售量突破60万千克,年种植面积达500万亩以上.截至2005年累计种植面积达到3300万亩,取得单个油菜品种在全国销量排名前二位的业绩.为此,中油杂2号2003年度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4年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油杂2号的推广应用,完成了由品种营销向品牌营销的转变,提升了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鄂丰"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中油杂6号(96-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2003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湖南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病性好、杂种纯度高等多项优势,是我国波里马系统三系杂交种中丰产性、品质、抗性、安全性完美结合的优异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2.
杂交油菜新品种天油97的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油97系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97A为母本,以外引系90R为父本于2003年春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品种。测交组合经过2003~2004年的比较鉴定,2004年秋进行小组合制种,于2005年秋由重庆市为天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引荐参加重庆市油菜区试。天油97菜籽饼粕的硫苷含量为34.06μmol/(g.饼),芥酸含量0.85%,含油量为44.01%。2010年2月6日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渝审油2010003。  相似文献   

13.
华油2790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半冬性中熟甘蓝型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油菜新品种.2002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种集团华中油菜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4.
富油 2号是由湖北富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系统选育方法,于 2002年选育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2003- 2004年进入湖北省区域实验, 2004- 2005年进入国家油菜新品种展示.  相似文献   

15.
黔油17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2003年通过贵州省审定的超级杂交油菜新品种.属于优质、高产半冬型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适合于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和优良稳定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青杂2号油菜品种是青海省农科院油菜中心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2000年11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33d,子粒含油率45.2%,芥酸含量0.65%,硫代含量27.8μmol/g,耐寒性强,抗病能力强,增产优势明显,适宜在海拔2800m以下地区种植.2001年西宁市下达给大通县科技项目"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2号制种基地建设及试验示范"项目,经过2001、2002年的实施,顺利地完成了该项目,所制的种子经青海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均达到标准,2003-2005年继续与青海省农科院合作制种,现已累计建立制种基地1250亩,生产杂交油菜种子21.8万千克,为大通县和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质良种,现将大通地区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是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于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在2000-2002年连续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9.64%;在2002-2003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7.13%.  相似文献   

18.
甘功勋  林树春  李其义 《种子》2005,24(1):87-87,92
用隐性核不育系203A与优质油菜贵7-4-8组配的"贵杂21-1",在2000~2001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173.11 kg,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3.11%.2001~2002年度贵州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60.06 kg,比对照增产9.52%,两年平均单产166.58 kg,比对照增产11.32%,2002~2003年度参加贵州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18.6 kg,比对照增产31.92%,最高单产184.5 kg,比对照增产46.8%,统一抽样进行品质测定,芥酸含量0.66%,硫甙含量28.69 μmol/g*饼,含油量40.98%.2003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贵杂五号"."贵杂五号"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性较好,熟期适中,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相应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黔油18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2003年度通过省生产试验并审定.为鉴定该品种在遵义县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客观评价其应用价值,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4-2005年进行了333.33hm2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8号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20.
苏油1号系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于1989年从荣选//372/Wesroona的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抗性较强、适应性广、双低品质优等特点.该品种在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湖北等地区种植面积累计已达46.7万公顷左右,深受农民和油脂加工企业的欢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