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虫精(氯菊酯、二氯醚菊酯、Permet-nrin、NRDC—143)首次由英国合成(Elliott,1973),国内由江苏省农药所研制成功(1975),上海联合化工厂已通过中试鉴定(1983)。锦州市农科所筛选出低含量0.04%除虫精粉(1981),经上海联合化工厂热稳定试验,认为可贮藏二年,有效成分无显著变化(1983)。1983年锦州市除虫精粉防治粘虫协作组在锦州、阜新、大连、赤峰、营口、朝阳、辽阳等市(地),防治粘虫等农业害虫试验示范面积58.4万亩,效果显著。一、试验方法施药工具为人工手提纱布袋和东方红18型  相似文献   

2.
1960年我们曾用苏芸金杆菌和苏联杀虫菌粉 3号处理粘虫 3—5龄幼虫,在72小时内未见有因病死亡情况。刘祟乐教授等(1960)用苏芸金杆菌粉(约每克含孢子30亿)1:100—1:1000的稀释液对粘虫3龄幼虫试验,获得90%以上的杀虫效果,并将该菌与六六六混用对粘虫幼虫的致病有增效作用。钱念曾、陈仲梅等(1962)从苏芸金杆菌和腊螟杆菌单用和分别与敌百虫及DDT混用进行试验,结果当杆菌与DDT混用时可达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40%丙溴磷·敌百虫乳油用于水稻田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开展了大面积示范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防治对象: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4.
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 granarium(Kirby)]是我省小麦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大量发生与严重为害均在6月中、下旬,正值小麦抽穗,扬花、灌浆阶段,受害后影响产量十分严重。该时又正是大秋作物铲趟忙季,在大发生年往往由于人力和药剂、药械的不足,延误防虫的有利时机。根据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于1976年在本院试验站对粘虫和麦蚜进行大面积防治的同时,开展了以下几项防治试验,作为今后防治措施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蝼蛄是危害最剧、分布最广的地下害虫之一。以往施用666毒谷与对硫磷(1605)拌种防治,效果很好,但因毒谷需用大量粮食作饵料,对硫磷又系巨毒农药,因此使用上尚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有些地方应用滴滴涕拌种也收到了良好保苗效果,但对滴滴涕防虫保苗的作用,认识还不一致,有的认为是忌避作用,有的认为是毒杀作用,使用价值一直未能肯定,影响了大面积的使用和推广。为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讨论,现将我们对25%滴滴涕乳剂防治蝼蛄试验的结果整理出来,以供参考。一、25%滴滴涕乳剂拌种对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组试验在室内进行,采用25%滴滴涕乳剂和1%666粉剂、50%乐果乳剂、50%敌百虫乳剂、对硫磷乳剂等五种农药的二种不同药量,对  相似文献   

6.
刘慧  付亮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488-3489,3495
为了防治杨树(Populus euramericana)苗圃中日益严重的虫害,试验研究了90%晶体敌百虫、50%马拉硫磷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防治杨树苗圃害虫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 Motschulsky)、柳圆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 Laicharting)、杨白潜蛾(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affer)、膜肩网蝽(Hegesidemus habrus Darke)的效果.结果表明,90%晶体敌百虫、50%杀螟松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防治上述4种害虫效果好,可以在杨树苗圃中推广使用,施药以1 000倍稀释液为宜.  相似文献   

7.
粘虫是为害我县高粱的一个主要害虫之一,大发生年份对高粱产量影响较大,为筛选出适合我县防治高粱粘虫的有效生物制剂在大面积上推广应用,2017年金沙县高粱产业化经营办公室与金沙县植保植检站选择几种不同生物制剂对高粱粘虫进行防效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2017年7月末在吉林省桦甸市金沙镇的玉米、水稻田块中,二代粘虫大面积发生,给农作物造成了严重损失,部分玉米田块减产达70%以上。金沙镇农业站发现虫情后,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农业局及业务部门做出汇报,同时组织农民积极进行防治。由市财政提供资金,政府联系协调农用直升机,业务部门协调无人机和防治农药,在政府和主管业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使用农用直升机、农用无人机和人工统一防治等多项措施并举,及时控制了二代粘虫的为害,将二代粘虫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正> 南阳地区农业局在推广普通草把诱杀粘虫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员作用,于1979年又在全区13个县(市)21个点,进行了大面积药草把诱杀虫卵防治小麦粘虫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药草把诱杀粘虫卵具有省工省料、保护天敌的优点。经50—100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停止使用后提供有效的取代药剂,南通农药厂、海安农药厂与镇江农药厂于1982年联合研制成敌百虫、乙基1605和稳定剂复配药剂——4%敌乙粉(后改名为乙敌粉).根据省农科院的部署,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会同扬州市暨泰兴、江都、仪征、邗江、宝应等县农业局,对该药剂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技术进行多点试验与大面积防治示范,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第一代粘虫田間消长的系统調查、田間飼养和大面积普查等研究,証明辽宁省第二代粘虫的直接来源,主要并非为本地第一代粘虫后代的延續。結合标記粘虫回收的线索和对粘虫成虫飞翔力测定的結果,初步認为辽宁省中、南、北部地区內,自5月下旬—6月上旬田間突然出現的大量粘虫成虫,是从外省迁飞而来的;从6月中旬起本地第一代粘虫成虫开始羽化,才有部分本地虫源的成分。  相似文献   

12.
张贵锋 《新农业》2012,(7):45-48
经过农药品种药效试验,辽宁省植物保护站向各地推荐2012年无公害农产品适用农药主推产品,现将使用方法做一介绍,供营销企业和广大农户参考。1.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菌体的芽孢杆菌,可代谢产生内毒素(即伴抱晶体)和外毒素,伴抱晶体是其主要毒素。为低毒生物杀虫剂,对动物、鱼类和蜜蜂安全;以胃毒作用为主,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幼虫。常用制剂16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等。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施用期比使用化学农药提  相似文献   

13.
1975年高粱蚜在我县是个大发生年,严重地威胁着高粱生产,往年多用一○五九防治,但一○五九剧毒,使用时很不安全,时常发生大量人畜中毒。为保证人畜安全,解决生产的急需,我们在县农科所、姜屯、段家、大虎山和黑山镇等公社进行了大面积扬撒乐果毒土(砂)防治高粱蚜虫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12年8月份吉林省玉米粘虫大面积发生,对玉米产量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充分认识玉米粘虫的发生及为害规律,积极进行科学防治,可以将粘虫对玉米产量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了噻虫嗪悬浮种衣剂(SC)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和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5%噻虫嗪SC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在1.12~2.24 g/kg之间对两种粘虫均具有明显的毒力,且在玉米不同苗龄对不同龄期及种类粘虫的毒力均存在一定差异。玉米出苗2周,噻虫嗪SC质量浓度为1.12 g/kg时对东方粘虫2龄幼虫的毒力效果达92.83%,对劳氏粘虫2龄幼虫的毒力效果达57.13%。与劳氏粘虫相比,噻虫嗪SC对东方粘虫的毒力更强。本研究为生产上选用噻虫嗪SC防治玉米粘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市玉米产区爆发大面积粘虫等灾害,导致玉米光秆造成严重减产,针对这一情况,对玉米粘虫怎么防治,如何防治,用什么药以及用药时间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选择什么样的杀虫剂以及用药时期也做出了详细的介绍。除了用药之外,还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在本文中介绍了诱捕成虫(蛾)和诱卵、采卵两种方法。另外,玉米除了粘虫虫害严重影响产量外还有其他种类的病害虫也对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粘虫作为我国重要灾害之一,在上世纪大量繁殖,严重危害了农作物的生长,一旦发生,就会大面积受灾.对于粘虫的防治工作,需要掌握粘虫的生活习性,预测预报是预防粘虫灾害的主要措施.本文将根据粘虫的生活习性,分析粘虫的危害性,对北方地区如何预测预报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 1.敌百虫。对害虫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残效期短,对人畜安全,无公害。剂型有25%粉剂和80%可湿性粉剂及90%晶体。常用90%晶体800~1000 倍液喷雾,对菜青虫、小菜蛾、黄条跳甲和甘蓝夜盗蛾等害虫防治效果较好。用于灌根防治地蛆也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50%稻螟清防治水稻二化螟兼治大螟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螟清是江苏丰山集团生产的一种有机磷复配剂(有效成份三唑磷、敌百虫).为明确其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作者进行了稻螟清防治二化螟、大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20.
粘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俗称夜盗虫。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主要为害谷子、玉米、高粱等禾谷类作物。粘虫常以幼虫蚕食作物叶片,发生严重时可在短时间内将大面积的作物叶片吃光。建平县有粘虫发生的年份较多,为实现早防、早治,降低防治成本,采取对粘虫发生进行预测预报,是一项及时掌握防治有利时机,有效控制其危害的事半功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