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年的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示范推广证明,该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秧田,插秧速度快,质量好,病虫害轻,生产成本低,增产明显,效益好的优点。水稻机插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笔者根据参加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班学习的体会,结合从事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经历,认为南方双季稻区机插秧技术推广要做好“五个一”,即育好一棵苗,整好一块田,用好一台机,插好一株秧,管好一块田。这“五个一”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几年的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示范推广证明,该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秧田,插秧速度快,质量好,病虫害轻,生产成本低,增产明显,效益好的优点.水稻机插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笔者根据参加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班学习的体会,结合从事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经历,认为南方双季稻区机插秧技术推广要做好"五个一",即育好一棵苗,整好一块田,用好一台机,插好一株秧,管好一块田.这"五个一"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秧配套低本高效育秧技术研究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内水稻机械化栽植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抛秧、直播和机插秧 3种,机械抛秧是过渡性措施,机械直播是区域性措施,而机械插秧才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的发展方向。机插秧的四要素是:人、机、苗、田,目前推广机插秧技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配套机插秧苗的工厂化育秧成本高,广大农户难以自觉接受。因此,研究适合国情的低本高效水稻机插秧配套育秧技术对于推广机插秧和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江苏农垦 2000年引进 89台韩国东洋插秧机,机插面积 1 300公顷,进行了多种育秧技术专题试验,掌握了许多量化指标,已初步形…  相似文献   

4.
双季晚稻机插秧的技术实践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双季晚稻机插秧的发展现状 对水稻机插秧而言,双季晚稻(以下简称晚稻)比早稻机插、中稻机插农艺性要求高、育秧难度大、产量风险大。因此,机插晚稻是推广和普及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影响我省水稻机插秧发展普及的主要障碍。因此,攻克机插晚稻关是推广机插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秧塑料软盘育秧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扬中市三茅镇在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械水直播技术的基础上,从2002年起开展了水稻机插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两年累计推广机插秧133hm^2。2002年全镇机插平均单产达到了9300kg/hm^2以上。实践证明,在机械插秧栽培全过程中,育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软盘育秧是盘式育秧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具有育秧成本低,生产率高,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芜湖县是安徽省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较早的县,在成功开展了常规稻机插秧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连续两年进行了机插早稻试验。2006年芜湖县选择本县早稻主栽品种嘉兴8号、浙辐001和S9042开展机插试验,并与传统人工育插秧及直播稻进行产量比较,机插早稻平均单产6997.8kg/hm^2,较传统人工育插秧增产240~300kg/hm^2,较直播稻增产450~600kg/hm^2。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已有13年,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2012年全市新增插秧机4581台,比上年增长86%,水稻机插面积超过255.8万亩,机插率达64.5%。只是大家感觉这些年推广的30cm行距机插秧,在某些情况下,如茬口后移、生长期缩短、病虫害发生等,影响机插水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粮食产量既是提高粮食总量的关键,也是提高种粮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几年的对比试验及大田栽种结果表明,机插较常规手插有着秧田利用率高、省工节本、利于环保、高产稳产,以及有利于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从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方面考虑,并结合近几年的机插秧试验与大田栽种实践,提高机插水稻产量的途径和措施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9.
机插水稻采用专用基质育秧是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秧好半熟稻,苗好产量高",培育出适合机插的秧苗是水稻机插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育秧环节的取土困难、工序复杂、秧苗素质不稳、无法实现规模化育秧等问题日益凸显。水稻育秧专用基质主要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为原料,根据机插对水稻秧苗的要求以及水  相似文献   

10.
芜湖县是安徽省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较早的县,在成功开展了常规稻机插秧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连续两年进行了机插早稻试验。2006年芜湖县选择本县早稻主栽品种嘉兴8号、浙辐001和S9042开展机插试验,并与传统人工育插秧及直播稻进行产量比较,机插早稻平均单产6997.8kg/hm2,较传统人工育插秧增产240~300kg/hm2,较直播稻增产450~600kg/hm2。  相似文献   

11.
南方双季稻区机插秧技术推广需做到“四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的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示范推广,水稻插秧机得到快速发展。南方双季稻区怎样来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呢?笔者结合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经历,总结归纳为:育好秧,整好地,用好机,管好田。这四者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淮安市水稻缩行增密机插秧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安是农业大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已有11年了。2012年全市新增插秧机4581台(总量突破1万台),比上年增长86%,水稻机插面积超过255.8万亩,机插率达64.5%。推广实践中发现,30cm行距机插秧在某些条件下影响机插水稻产量的提高。特别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低成本高效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简化水稻的生产过程,降低种植水稻的劳作强度,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以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淮稻40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机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相比,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模式和密苗育插秧技术模式实现了产量的稳定性,同时实现了节本增效。试验结果为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和密苗育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南方双季稻区机插秧技术推广需做到“四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的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示范推广,水稻插秧机得到快速发展.南方双季稻区怎样来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呢?笔者结合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经历,总结归纳为:育好秧,整好地,用好机,管好田.这四者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水稻机插是农机与农艺融于一体的水稻生产新模式,它既实现了水稻栽插的机械化,又提高了水稻单产和经济效益,是水稻栽培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向。丹阳市在去年的900hm^2机插秧面积的基础上,2005年继续利用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的大好机遇,推广面积突破了2666.7hm^2,特别是行宫、延陵、麦溪、导墅、皇塘、蒋墅及练湖农场等8个镇(场),不仅机插秧面积发展较快,而且通过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成功地探索出一种机插秧高产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使黑龙江垦区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量逐年增高,特别是水稻价格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了水田农机工作的重要任务,而插秧环节则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插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17.
对水稻机插秧的生育特性及关键技术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句容市分别在华阳镇、后白镇、郭庄镇示范水稻机械插秧共计6.35 hm2,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回顾一年来的示范推广及栽培技术应用实践,我们对水稻机插秧在本市推广应用的基本表现、生育特性及关键技术的初步认识如下:1 基本表现及评价1.1 增产作用 机插秧水稻经成熟期考察和实收产量统计,平均理论单产11433kg/hm2,实收单产10281kg/hm2,分别比相邻的手插秧增长1546.5kg和1200kg,增幅分别为15.6%和13.2%,比全市实收平均单产增1596kg,增幅18.4%,其增产作用与效果显著。1.2 增收效果 根据三个镇试点统计,每hm2机插秧育秧成本1053…  相似文献   

18.
培育适龄机插水稻壮秧是机插水稻推广关键环节。秧好半熟稻,培育好适龄机插秧苗更重要。2004-2006年机插水稻推广在丹阳市皇塘镇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全镇80台插秧机机插水稻面积达0.08万hm~2,平均产量657kg/667m~2,分别比早育稀植、旱直播、水育手插稻增32、41、99kg/667m~2。该  相似文献   

19.
机插实现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栽插,满足了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但机插秧苗与人工栽插秧苗又有很大不同,这就是:秧龄短,苗小苗弱,生育期推迟,大田可塑性强。实践中,人们形象地将机插秧总结为“三笑”、“三气”。“三笑”是指前期嘲笑、中期惊笑、后期欢笑;“三气”是指育秧时一鼓作气、插秧时垂头丧气、收获时扬眉吐气。因此,在大田管理上要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秧苗的早发稳发,发挥机插优势,稳定低节位分蘖。促进群体协调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实现机插水稻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插秧的持续发展,浙江省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机插育秧作业粗放、机插效率不高及机插秧设备闲置等问题。为把这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水稻机插秧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6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