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达茂旗腾格淖尔地区红柳林退化原因的分析,得出造成红柳林退化的天然因素包括气候干旱、啮齿动物危害;人为因素包括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挖掘药材。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牧民的思想认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天然红柳林Tamarixramosessima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西部的荒漠草原和荒漠的部分地区 ,是重要固沙植物。在腾格淖尔 ,除了有红柳盐生灌丛群落 ,其外部还分布着盐爪爪盐生荒漠群落、白刺盐化荒漠群落、芨芨草盐化草甸群落、红砂草原化荒漠群落 ,它们是在盐渍土上形成的荒漠植物群落。由于鼠类的危害使其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甚至死亡。 2 0 0 2年 6月对达茂旗腾格淖尔天然红柳林区的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 ,调查面积 10 0hm2 。对于夜间活动的啮齿动物采用夹线法 ,即每条夹线布放 5 0只标准板铗 ,行距 5 0m ,铗距 5m ,用白面、素油和在一起作饵…  相似文献   

3.
2013—2014年,通过对昌吉州所辖的玛纳斯、呼图壁、昌吉、阜康、吉木萨尔、奇台、木垒等县市荒漠灌木林区盖度达到0.3以上的国家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区进行全面系统的害鼠种类的调查。结果表明:所捕获的害鼠分属3科9种,其中鼠科(Muridae)有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us)等2种;仓鼠科(Civcetidae)有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红尾沙鼠(Meriones erythrourus)、柽柳沙鼠(Meriones tamariscin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灰仓鼠(Cticetulus migratorius)等5种;跳鼠科(Dipodidae)有毛脚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毛脚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等2种。捕获率为10.58%,以子午沙鼠为优势种,捕获率为8.58%。对荒漠梭梭林为害最大的为大沙鼠。  相似文献   

4.
大沙鼠活动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号称“生态系统工程师”。为探究大沙鼠活动对民勤荒漠区人工梭梭林的群落效应,调查比较了大沙鼠洞区与无洞区植物种类、个体数量、高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大沙鼠活动可以增加人工梭梭林草本植物种类数量,导致灌木种类消退,促进雾冰藜、沙米、猪毛菜分布,减少霸王和芦苇分布;不影响灌木高,降低草本植物高度。  相似文献   

5.
人冬以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森防站深人北部荒漠公益林区开展鼠害调查,发现公益林区梭梭、红柳等植被受到严重威胁。鼠害为大沙鼠和埂田鼠,尤以大沙鼠危害猖獗。大沙鼠大面积啃噬梭梭、红柳枝干,20厘米左右高的梭梭、红柳枝干叶子所剩无几,沙漠梭梭、红柳被危害程度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6.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是危害阿拉善左旗荒漠灌木林的主要害鼠之一。参照国内外对有害生物风险评价的分析方法,结合阿拉善左旗森林资源状况、鼠害分布范围、发生发展情况、防治难度以及国内对大沙鼠鼠疫的报道等,对其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大沙鼠为该旗中度危险林业有害生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鼠兔类动物36种。在海拔2300米以下的浅山区,子午沙鼠、长爪沙鼠对荒漠草原植被和人工幼林造成一定破坏。在海拔2300~2800米中山地带,主要是中华鼢鼠对人工幼林、天然灌木林及封育的幼林造成严重危害,若不采取人为预防除治措施,3~5年即可将幼林全部毁灭。采取稳定、有效的控制策略与措施是控制鼠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达茂旗由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十年九旱"很难适应高大乔木生长,实生树种极少,只能在个别地区少量生长榆树、杨树,大面积造林树种只能选择灌木柠条。文章通过分析达茂旗气候、水资源、树种分布状况,以及回顾了达茂旗林业走过历程与得失,阐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重要性,指出今后要重点发展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借鉴"径流林业"的思想并对造林后期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疆森林植被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植被类型,这就是灌木林。种类繁多的灌木林不但分布广,而且生态环境多样。它们在保护和改善山区及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意义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它们的经济价值至今还未被人们所广泛了解,同时对野生灌木经济价值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0.
阿拉善左旗天然梭梭林鼠害防治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1999年和 2 0 0 2年两期内蒙古阿拉善左旗TM遥感图像 ,进行大沙鼠鼠害防治前后梭梭林受害程度调查。对比分析了防治区与对照区植被生长状况 ,分析了健康和受害植被的光谱特征、其背景的纹理特征。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和统计分类的方法 ,得出了受害植被的生长状况、健康植被面积增长量及对照区植被生长情况的相关数据。与实地害鼠密度的变化验证比较 ,为鼠害防治管理和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四川汉源县核桃为对象,开展核桃病虫害调查,获得以下主要结果:汉源县核桃有害生物共计30种,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虫害为云斑天牛、木橑尺蠖、黄刺蛾、桃蛀螟、核桃举肢蛾等,病害普遍发生的是核桃炭疽病、核桃黑斑病、核桃缩叶病,具有潜在危害性的较大的是核桃木腐病、核桃枝枯病、核桃溃疡病和星天牛、茶丽天牛等对核桃枝干危害的有害生物。调查发现核桃有害生物种类随着温度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汉源县4月气温10~30°C时虫害开始危害植株,病害也开始侵染植株,并随温度升高,种类增多,危害加重。11月气温10~20°C时有害生物危害降低,开始越冬。核桃有害生物种类以及危害程度与其种植环境有关。四旁树核桃、核桃和玉米混合种植有害生物危害较核桃纯林严重,核桃柑橘混合种植时有害生物种类较核桃纯林种类多,这可能与混栽植物间有共同有害生物有关,有关机理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抗污染性园林植物能够吸收土壤中有害物质、净化空气,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本文对关中西部受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区及其他污染较集中地区的绿化植物的应用及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相关资料整理,归纳总结出关中西部地区防治环境污染的主要植物种类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为城区、工矿区及其他环境条件相似的工业城市的绿化植物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区杨树有害生物及天敌昆虫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2009年,通过线路踏查,标准地详查,室内饲养昆虫,灯光诱捕昆虫,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洞庭湖杨树主栽区进行了杨树有害生物及天敌昆虫普查,普查发现洞庭湖区危害杨树的有害昆虫共计8目36科146种,病害12种,有害动物5种,有害植物4种,主要天敌昆虫13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林业有害植物危害现状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来入侵有害植物发生与危害概况、正确认识有害植物的入侵问题、如何防控外来有害植物入侵和当前外来林业有害植物防控对策等4个方面进行论述,为今后做好外来林业有害植物防控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滇池流域森林有害生物的种类、危害情况,研究防治对策,于2003年10月~2005年11月进行了滇池流域森林有害生物调查.结果为林业危险性有害昆虫19种,危害性病原微生物1种,检疫对象1种,外来入侵种1种,危险性林业有害植物12种,外来入侵植物17种.分析了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成灾原因,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结果表明森林鼠兔害在绥阳县主要危害10年生以下树木。在鼠(兔)害发生严重地区,被害株率达到55%以上,平均被害枯死株率在12%左右,林区鼠口密度35只/hm2、兔口密度60~90只/hm2。用血腥驱避法、无毒仿生剂(溴敌隆杀鼠剂)、捕鼠(兔)夹、鼠(兔)笼、钢丝绳套和索套等物理器械捕杀鼠(兔),能有效防治森林鼠(兔)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害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观察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和害鼠的种类有21种,严重危害的有机松瘿纹,马尾松窃蠹,芽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微红梢斑螟和社鼠。根据马尾松生殖发育规律,观察了 主要种实害虫、害鼠的 危害顺序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8.
生物碱是一类重要植物次生代谢物,本文述及生物碱在植物保护管理中的应用,包括生物碱对有害昆虫、有害微生物、有害植物等有害生物管理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汪清县林业局于2004年开展了最新一次的森林有害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全县共有森林有害生物325种,其中:病害16种、害虫286种、害鼠5种、有害植物18种。调查发现光肩星天牛已传入汪清县境内并有所扩散,成为林木的重大潜在有害生物。对兴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枯梢病等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