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牧业》2008,(8):15
<正>也许是去年猪肉价格暴涨引发了外界对养殖户利润微薄的关注,去年开始,奶农、乳品加工企业、奶粉涨价以及争抢奶源等一系列热门词汇纷纷亮相各大媒体。从年初杀牛倒奶,到年底抢奶,牛奶价格大起大落,暴露了我国奶业积累的深层次问题。笔者在跟踪报道有关乳制品消息时,中国奶业协会有关人士曾呼吁:"不要让奶牛饲养重蹈生猪饲养的覆辙。"奶业的困难似乎有着双重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份开始,南京、石家庄、成都等10多个地区频繁出现奶农“倒奶事件”,4月,在重庆万州也发生了连续三天的倒奶事件。全国奶牛养殖及加工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针对各地连续发生的“倒奶事件”,本刊记者走访了重庆市农业局的相关官员,他们对这些现象做了深入的分析: 第一、粮食涨价,引发饲料涨价。玉米上了涨80%,麦麸上涨100%。这直接导致了一个饲养户,饲养一头奶牛一年的饲养成本增加3000—4000元,而鲜奶收购价基本不变,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多数奶农微利甚至无利。当消费市场发乍动荡时,奶农承担了主要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了切实帮助广大奶农提升科学饲养水平,进一步提高奶农的养殖效益。自2010年8月4日至2010年9月3日对该场14头泌乳奶牛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苜蓿饲喂加饲。1基本情况百利奶牛场存栏奶牛361头,其中进口澳牛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乳品消费意识的增强和对奶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乳源开始紧俏起来,饲养奶牛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由于部分奶农在饲养管理知识等方面欠缺,导致养殖收入并不是很好,其中产奶量是影响奶农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和直接因素。因此,奶农要想增加饲养效益,需从引种、饲养技术、疫病防治等环节上狠下功夫。笔者认为应把好以下“三关”,供参考。1选种关优良的奶牛品种是奶牛高产、高效的物质基础。在引进奶牛时一定要慎重,把好质量关。一般饲养户由于缺乏引种知识,认为体形大、外观好的奶牛就是优质牛,其实这样很容易上当受骗。在…  相似文献   

5.
抓好奶犊牛饲养管理是培育优良后备奶牛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就清镇奶农饲养奶牛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奶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北方牧业》2007,(11):60-60
受国际奶价上涨的影响,陕西鲜奶收购价格从9月开始骤然上涨.从每公斤1.80元上涨到2.60~2.80元。由于奶价调整,奶农得到了实惠。陕西关中地区饲养奶牛的农户已经开始赢利了,广大奶农的脸上开始露出久违的笑容。饲养奶牛的积极性也开始空前高涨起来,奶牛的价格也开始走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涨价是好事,对奶农是福音,但是靠涨价带来的效益不会总有,要想长久做好奶牛养殖业.必须做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迅猛,奶牛养殖已成为畜牧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乳品加工成为食品工业中正在崛起的白色朝阳产业。由于养殖成本上涨,牛奶收购价低迷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奶牛养殖户陷入困境,一些地区出现了养牛户杀牛卖牛的现象。 为了增强奶农的信心,保护奶农的利益。近日,河北省农业厅代表省政府组织召开了由省直厅局负责同志,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奶业协会,养殖户代表参加的“切实保护奶农利益,积极促进奶业发展座谈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促进全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关心奶农利益,重视乳品加工企业原料奶收购,防止杀牛卖牛伤农事件在我省发生,保证千万吨奶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奶牛养殖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景象。饲养奶牛的目的就是要多产奶.产优质奶。奶农们满心希望自己养的奶牛健康.生产出数量多、质量高的牛奶,一年一个小犊牛。然而。实际却非如此,经常发现有的牛产犊后产乳量很低,每天仅产出20,30斤奶;有的产奶期很短,产3~5个月就没奶了;更为严重的是有的牛不仅没有奶,连草料都不吃,生病了,这都给奶农的经济带来了极大影响,许多个体养殖户缺少科技知识,造成经济效益低、奶牛的营养代谢病多、奶牛利用年限短.这就需要对奶牛的日粮结构和饲喂方法进行调整。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规模化养殖是指奶牛在奶牛小区或规模饲养场内饲养。奶牛规模化养殖具有奶牛运动少、产奶量高,集中饲养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引发奶牛发生酮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奶牛规模化养殖的酮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为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本文主要针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奶农因奶牛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奶农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奶牛场的经营管理形态,八十年代以前是以大型国有奶牛场为主体,八十年代初为解决奶源紧张问题,发展了个体奶农饲养户(即奶农),奶牛的饲养头数,总产奶量有子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个体饲养奶牛,社会服务体系不配套,奶农的奶品质是意识较差,鲜奶的可利用性在下降,以大型奶牛场为主体的鲜奶生产基地,仍是鲜奶供应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进口乳制品剧增,北京等大中城市的大型商场“外”字号乳制品品牌占50%以上,对民族乳品企业构成很大威胁。大批中小型乳品企业陷入困境,一些地方长期拖欠奶资,限量收购原料奶,导致奶农倒奶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奶农饲养奶牛的积极性。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奶牛场转产,甚至宰牛、卖牛的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笔者对金华市婺城区的奶牛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是:存栏奶牛16198头(其中成母牛8671头、后备牛7527头),奶农1526户,日产原料奶125吨,收奶站(点)48家日均收奶2.56吨,饲养奶牛1-5头的有839户,占全区总养殖场户的55%.500头以上的牛场仅有3个。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奶牛养殖模式下亟待发展奶农专业合作组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上销售的不同品牌的奶制品相继涨价。奶制品加工企业的鲜奶收购价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从事奶牛养殖的奶农却未能享受到鲜奶收购价上涨的好处。这是什么原因所致。笔者想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当前亟待发展奶农专业合作组织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武进区有奶牛2019头。在2003年前,除雪埝现代畜牧有限公司125头奶牛是规模饲养外,其余1894头奶牛全部分散在100多户农家饲养,70%~80%的农户只养三五头、七八头。小规模分散饲养,奶牛的品种、饲料、防疫管理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牛奶的产量和质量。许多奶农的环保意识差,牛  相似文献   

16.
问题一对奶牛养殖的收入估计过高。要客观看待奶牛养殖增加的收入。饲养规模与饲养管理水平等各方面都是影响饲养收入的主要因素。在宣传中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不能误导农民。在目前养殖热潮中要冷静、慎重。问题二奶牛养殖要与消费水平相适应。乳品消费在某些大中城市的居民消费中呈增长趋势,但不属于正常范围的增长。某些地区由于奶源过多,当地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小,实施压价收购,出现奶农倒奶现象,挫伤奶农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效果。问题三奶牛养殖一哄而上,导致奶牛销售吃紧,价格上涨,甚至出现某些地区在奶牛销售中以次…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前,中国80%的奶牛在城郊国营农场饲养,现在是80%的奶牛饲养在农民家,平均每户饲养5头左右。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奶农不断扩大奶牛饲养规模,一些富起来的人也投资建设奶牛场。2004年中国饲养100头以上的奶农,奶牛存栏123万头,占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受传统的饲养管理模式和生产者科技素质低等因素的制约,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奶牛养殖小区和中小型奶牛场的饲养管理粗放,平均产奶量低;在后备牛培育、成年奶牛分群、日粮配合、饲喂方法上不合理的现象相当普遍,用单纯增加精料的办法提高产奶量,以致于走向了精料型日粮,结果导致奶牛发病率增高,而生产寿命缩短;不少奶农甚至将泌乳牛和干奶牛用相同的方案饲养;在粗饲料差别很大的情况下,按相同的奶料比使用同一精料补充料配方的现象也很普遍;由于饲  相似文献   

19.
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牛奶销售价格、奶牛饲养成本和产奶量等因素。饲养奶牛经济效益,与奶价成本比(牛奶销售价格与牛奶生产成本之比)、奶料比(奶牛头日产奶量与头日混合精料饲喂量之比)、奶料价格之比(牛  相似文献   

20.
奶牛养殖小区疫病控制的基本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范颖 《中国奶牛》2005,(6):58-60
随着我国奶业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很快,这些小区多建在村、屯以外,远离生活区和其他畜禽养殖场,交通较为便利,水、电、路配套较为齐全,方便了进区奶农从事奶牛生产。在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小区里,一般可入驻20户、30户或50户奶农,规模有300头、400头及500头不等,实行集中饲养,分户经营核算管理。经过调查,奶牛养殖小区在经营规模、生产方式、饲养管理、原料奶卫生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奶牛疫病防治问题还须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公布的与奶牛养殖有关的一类传染病有口蹄疫、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二类传染病有炭疽、布氏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