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纽约市弗莱士河公园(亦翻译为"清泉公园")以构建"生命景观"为主题,开创了生态风景园的新形式以及废弃地再生的新范例。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事务所创造性地将890.3hm2的弗莱士河垃圾填埋场改造成纽约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并提供了一条建立在自然进化和植物生命周期基础之上的长期策略,以期修复严重退化的土地,通过恢复湿地、森林、引入新栖息地、添置休闲娱乐项目,为野生动植物,也为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优质场所,其景观生态修复的工作具有非凡意义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弗莱士河公园项目场地的历史变迁、现状特征、设计理念、整体布局、修复技术及工法、最终效果等,最后结合景观都市主义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2.
简讯     
正云梦精心打造绿色园林城市云梦之美,美在文化,美在园林。千年云梦泽,十里曲阳河,碧水环绕、绿树成荫,亭台水榭,鸟语花香。曲阳河公园仿佛是能工巧匠修剪出的修长而巨大盆景园区,跻身省级湿地公园的云梦涢水湿地公园,连通梦泽湖、黄香湖、岳阳湖,河湖相连、水清岸绿、城水共生、人水和谐,形成了水乡园林特色的生态文化走廊。"三湖连河"园林如梦,"楚王别都"古城入画,"一线一点"田园可诗,历尽天华成此景,无限风光在眼前。凤栖东路景观防护  相似文献   

3.
湿地的评价研究是当今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研究西安市灞河湿地公园一期湿地植物配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景观效果。结果表明:西安市灞河湿地公园所选用的植物在西安地区生长基本良好;所选湿地植物的颜色、质感、形态搭配合理,营造出的湿地景观独特而美丽,同时,选用的芦苇、菖蒲等植物还具有净化污水的作用,对保护灞河湿地公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遗址公园具有文化性、延续性、完整性、艺术性、传播性等特征,是传承城市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书法景观作为营造遗址公园的独特景观元素,形成了遗址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赋予审美功能的同时,成为传承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以地域文化为视角,分析与提升唐遗址公园书法景观的空间设计,对传承地域文化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为例,在分析地域文化、书法景观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地域文化下书法景观空间的特征、功能与作用,并从空间布局、空间尺度、空间序列等角度出发,分析各节点空间和序列的划分、组合。综合分析地域文化视角下书法景观空间的设计方法,并依据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思路,以期为其他不同空间书法景观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总结赵王城遗址公园的景观规划原则、规划布局,重点分析生态景观区域的布局及植物造景特点,可供遗址公园保护及其景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系统性设计、自然生态化设计和景观应造型设计,探讨了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周浦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手法及设计特色,旨在为相关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笔者承担的项目实例,介绍了水文化在白云湖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从广州城市中水文化的来源、水文化在公园景观中的现实意义、实例分析:广州白云湖公园水文化项目、水文化在公园景观中融合的建议这四方面来论述。本项目能结合公园现状把水文化景观融入到公园中,受到建设单位和游客好评,成果可以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楂大树的移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把太原市建成生态安全、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提升城市品位,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多采用大树移植与抚育管理,达到迅速绿化、美化的园林效果,先后在动物园、滨河东路、玉门河公园、南寨公园等景观建设中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山楂大树的移栽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城市公园景观同质化问题,在城市公园建造上,着力打造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基于城市文化对公园景观进行多角度的塑造,打造辨识度高、人性化的城市公园文化景观。本文基于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基本原则,从立足本地需求、表达地域文化元素、采用地域文化表达手法、打造个性化公园景观四重维度探究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景观雕塑作为表达公园文化主题的公共环境艺术,具有调节大众的身心、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在有些地区出现的地方特色淡化、盲目抄袭、多而不精等问题,显著影响了景观雕塑的发展。通过调查福州市多处公园景观雕塑的现状特点,以访谈形式了解市民的景观雕塑需求,对目前公园内雕塑规划、设计及整体布局等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并给出建议以提升其在塑造公园景观、文化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合肥公园绿地观赏性果木景观评价,以合肥滨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选取特色观赏性果木景观作为研究样地,运用景观美学评价(SBE法)方法对合肥公园绿地观赏性果木景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公园绿地观赏性果木景观效果整体较好,果木种类丰富,种植层次清晰;部分公园植物群落长势较差,景观单一,乡土果木种植较少。建议进一步加强果木养护管理,增加乡土果木树种,提高文化内涵,以此提升合肥公园绿地景观的艺术性、地域性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12.
襄阳江滩是襄阳市江滩文化的重要标志。汉江襄阳段自古以来就有"英雄之河、爱情之河、商贸之河、文化之河、旅游之河"的美誉,水系江滩景观与襄阳城市形态相结合,最能反应襄阳城市发展建设的水平,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问题。从水景观、植被景观以及人文景观3个方面,对汉江景观襄阳段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力求对今后襄阳汉江景观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林萌 《现代园艺》2022,(2):76-78
水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与风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城市滨水公园特点出发,以三江口生态公园为例,分析公园景观现状,探讨景观提升方法;以"保生态、通廊道、显文化、聚活力、创意境、塑网红"为策略;以"福文化"为特色,打造八福节点,塑造最美滨江岸线,提高现有景观水平,建设最美榕城福岸.  相似文献   

14.
滨水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时与富有城市特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能够起到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的特征,并能丰富滨水景观内容,传承当地的地域文化。以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域文化在公园中的表达途径,进而总结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肖懋汴 《现代园艺》2023,(14):107-109
公园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何在满足功能需求和生态环保的基础上,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符号,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公园景观颇有研究意义。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萍乡市鳌洲公园二期景观工程为例,阐述了传承萍乡鳌洲书院文化的公园总体构思、规划布局和文化节点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实践探讨传承书院文化的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冯强  白珍 《现代园艺》2013,(2):112-114
本文以寒窑遗址公园的改建为例,从背景分析、规划思想、景点分析出发,立足地域文化、爱情主题的延展性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结合艺术、技术手法营造特色鲜明的爱情主题景观。最后分析得出寒窑遗址公园景观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孝感市现有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拍摄相关景观资料,采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对孝感市公园绿地景观进行量化评价,寻求既能体现孝感文化,又具有植物景观特色之最佳植物配置模式,明确城市居民对孝感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景观偏好,为孝感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概述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社会文化体系、经济体系、艺术体系、环境心理的构建,并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自然生态化、旅游保护性、景观营造性设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台旖  区智  方敏 《现代园艺》2023,(2):100-102+105
湿地公园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除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外,湿地公园在植物景观营造方面,不仅有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还有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本研究论述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相关知识,以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湿地公园内植物物种的选择和植物景观配置方式,探讨湿地公园内植物景观的营造,探索符合当地湿地公园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的湿地植物景观营造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方敏  区智  台旖 《现代园艺》2023,(9):126-128
郊野公园作为承接城市边缘和郊区的绿色基底空间,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郊区逐渐并入城区,导致其空间面积快速减少,当地居民对于家乡绿色空间游玩归属感也随之下降。通过造景手法,使公园绿地景观独具文化特色,可引发居民文化共鸣及文化归属感。以昆明市翠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基于文化感知理论的指导,结合当地历史变迁、民俗文化等,从项目背景、绿地景观分析,文化感知形式及景观展现形式、功能设施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文化感知视角下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