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的敬语受日本文化背景影响深远,是日本社会人际关系、日本传统思想文化和历史发展的重要体现。日本的敬语从出现至今,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纵观世界语言文化,日本的敬语是相对发达的。从敬语的分类、语法、表现原则分析,敬语表达是人际交往的粘合剂,是本土历史文化内涵的反映。从敬语表达来看,日本文化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受诸多因素影响,不断糅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特别是其尊敬守礼、以和为贵、认真谨慎的民族精神已经在不断影响世界。本文从日本的敬语出发,分析日本敬语形成的原因和背景,探讨敬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形式,认识和了解日本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人民当中较为普遍的,占据大多数的一种潜意识文化以及心态。日本的国民性形成主要是源自于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于日本国民性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于日本国民性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最后结合对于日本国民性的研究,对于日本人重视礼仪礼节的原因进行探析。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对日本人国民性的研究和关于日本人重视礼仪礼节原因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日本导演黑泽明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大师,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东方乃至世界电影行业中令人望尘莫及的标志性人物。黑泽明电影中构图的独特性让人为之赞叹,而黑泽明电影中很多人物激烈的情绪对抗,是通过独特的视听语言手法展现的。这使黑泽明的电影体现出悠久的日本民族文化,更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东方美。  相似文献   

4.
学业拖延是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EllisKnaus研究发现,大概有95%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现象存在,学业拖延仅仅是一种行为结果,而导致拖延行为本身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采用修订的大学生拖延行为问卷、大五人格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以525名舟山群岛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五人格、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拖延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中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道德性、开放性及避免失败动机影响着大学生的拖延行为;避免失败动机在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适应性和道德感在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秦云平 《河南农业》2012,(14):59-60
小说的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作家主要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分析情节入手,利用情节的展开,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再现人物活生生的个性,结合高中课本出现的《林黛玉进贾府》等一些经典小说,来阐述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音乐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很多人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音乐能让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变化,并且对人的认识、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欣赏听觉艺术,是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是通过音的组合,形成艺术作品来进行某种情感、思想的表达。音乐欣赏则是对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联想、理解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心理辅导有诸多的方式和方法,心理测验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在心理辅导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心理测验对很多人有一种“迷惑”的力量。这种“迷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些人过分醉心于心理测验,似乎它是一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动不动就来一次心理测验。就连一些心理辅导人员也认为,心理测验是非常科学的,是永远不会出错的。另一方面,不少人又对心理测验敬而远之,甚至嗤之以鼻,把它贬得一钱不值。那么,测验到底在心理辅导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该如何操作?本文想就此谈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暗示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活动。暗示心理是指人或环境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某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无意中做出反映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能够发掘蕴藏在人体身上极其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潜力。无意中的心理活动没有明确的特定目标,是一种非特定的反应。要发挥一个人的心理潜力,必须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引向人心理潜力的关键,在于做出种种暗示,暗示的方法有多种,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暗示心理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犯罪实质上是一种在心理驱使之下的心理之罪。罪的心理根源与机制表现在人的本 能以及正常的或者病态心理对于犯罪的影响。人的本能心理是犯罪的潜在心理机制,人的正常 心理是犯罪的常态心理机制,而病态心理是犯罪的异常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根系分泌物在不同播种模式中的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在不同浓度、不同组合方式下对单播和混播作物根干重和芽干重造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鹰咀豆根分泌物苯甲醛是一种自毒型化感物质,小麦根分泌物间甲酚和玉米根分泌物邻苯二甲酸是他感型化感物质。间甲酚和苯甲醛组成的混合溶液,以及由3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对小麦、玉米、鹰咀豆根干重无明显的累加化感作用,但对芽干重具有累加化感作用。与单作相比混播能够弱化高浓度化感物质的负效应,同时可以减小化感物质对芽干重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Science (New York, N.Y.)》1942,95(2466):356-357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