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民间金融兴盛的比对,指出民间金融兴盛是与民间金融组织具有产权明晰、利率灵活、手续简便、交易效率高、服务成本较低、贷款期限较长且灵活可变等优点分不开的,提出农村信用社要使自身更有活力,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扩大对农村市场的占领,就应该借鉴民间金融组织的可取之处,其改革重点应放在产权制度、金融产品创新、利率政策、服务机制、小额信贷制度、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与素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是客观供求条件下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融通活动的总称.农村民间金融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大金融支柱之一,其产生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必须要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动员资金、配置资金和规避风险方面的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民间金融在此的定义是与正规金融比较而言,即没有经过国家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种金融组织形式、金融行为、金融市场。它的直接形式有直接的民间借贷、轮转基金、私人钱庄、典当、农村合作基金以及一部分集资行为。从制度的角度看,它是民间经济主体在寻求不到体制内金融制度或者主流金融供给支持情况下的自发衍生物。民间融资是现阶段中小企业最有效、最合理、最可行的融资渠道,其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单一化与垄断化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发展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在非合法化的背景下仍能活跃存在,并显示出其比较优势。因此,对现有民间金融组织进行规范,成为在较低制度成本下促进农村金融多元化发展的捷径之一。以此为出发点,对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及规范化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农村民间利率水平表现出高于正规金融利率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农村民间金融活动之中。从利率管制、风险、垄断和市场分割等方面分析解释农村民间金融利率水平较高的原因,认为其较高利率水平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民间金融在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普遍现象,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出发,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相比于农村正规金融而言,农村民间金融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是有效的并且是激励相容的。农村民间金融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变革比之正规金融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以农户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因而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运用制度经济学以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为背景来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完善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可行性;同时运用局部知识范式通过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主要原因来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功能创新的可能性,从而提出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以促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完善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合会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民间资金融通方式,在当前经济建设中,具有促进民间资本融通、为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功能。然而,由于我国合会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部分合会畸形发展,引发了大规模的倒会风险,影响着当地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充分发挥合会的积极作用、防范合会风险,我国应当构建民间合会的行政监管制度、当事人责任担保制度、合会规模和履行期限控制制度、当事人相互监督制度等,以引导和规范民间合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社会资源的核心要素,农村社区金融对中国“三农”问题解决及促进弱势群体金融发展权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金融制度对比现实存在滞后。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与社区金融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进行比较研究,以金融发展权理论为视角探析完善我国农村社区金融制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农村社区金融的组织制度、市场制度、资源配置制度及其依存的金融体制进行分析,着重提出互助担保、评级补偿、公众监管及资本多元化等具体法律制度,尝试解决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制度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现状的基础上,从制度供给的主体、制度供给的内容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三方面探讨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制度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