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正> 据有关报导,“六五”期间我国丝绸工业的生产、出口和内销全面发展。桑蚕茧收购2700多万担,比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43%,丝绸工业总产值330多亿元;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丝绸协会 (Ais)第 2 3届年会消息 ,生丝生产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经历了沉重的跌落之后 ,2 0 0 0年全球增长 2 % ,国际丝绸市场开始好转。据统计 ,1995年全球生丝产量为 10 .6万吨 ;1996年起产量开始减少 ,从 8.6万吨减少到 1998年的 7.3万吨。Ais秘书长认为 ,这段时期 ,由于水洗绸的大量涌现破坏了丝绸产品形象 ,导致化纤产品生产占了优势。此后 ,由于“回归女性 ,回归自然”的召唤 ,丝绸生产又开始振作起来 ,1999年重新达到7.75万吨 ;2 0 0 0年达到 8.1万吨 ,增长 2 % ;2 0 0 1年估计能够保持这个产量。国际丝绸协会认为 ,…  相似文献   

3.
"六五"期间,随着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我省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85年全省产茧量比1980年增长30%,比1984年增长20.5%.蚕茧收购量比1980年增长24.47%,比1984年增长15.75%.亩桑产茧量比80年提高15公斤;蚕桑产值比1980年增长70.2%.生产白厂丝比1980年增加11.4%,织绸比1980年增长62.5%;出口创汇比1980年增长90.74%;创汇额占全国丝绸创汇的21.4%.  相似文献   

4.
<正> 据《人民日报》4月4日报道:具有悠久历史的我国丝绸行业,“六五”期间出现全面振兴的好势头。与“五五”相比,桑蚕茧收购总计2702万担,增长43%;桑蚕丝产量达14万多吨,增长62%;丝织品增长73%;工业税利增长92%;丝绸出口总值达42.3亿美元,增长49%;内销绸缎31亿米,增长94%。1985  相似文献   

5.
栽桑、养蚕和利用蚕丝织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建国后,我国蚕丝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蚕丝生产和出口创汇皆在高速增长.1992年桑蚕茧产量达到64万吨,自1981年以来,平均增长8.5%;丝绸出口创汇将30加亿美元,平均增长12.3%.根据目前生产情况,其发展潜力还很大,但在蚕茧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不结茧  相似文献   

6.
<正> 1989年我省蚕桑生产又创新纪录,共生产桑蚕茧8424吨,比1988年的7382吨增长14.12%。其中安康地区产茧7299吨,汉中地区570吨,商洛地区318吨。陕南蚕茧生产量占全省97.2%。全省现有桑园50.73万亩,其中1989年新增8.28万亩。丝绸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7.
《蚕学通讯》2001,21(2)
据海关统计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丝绸产品出口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长幅度 ,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 ,其中出口 4 .99亿美元 ,同比增长 4 0 .8% ,进口 3.2 5亿美元 ,同比减少 12 .7%。 1~ 2月丝绸进出口主要特点有 :半成品、制成品出口增幅较大 半成品中 ,绸类出口 2 .34亿美元 ,同比增长 5 6.4 % ,其中 ,真丝绸出口 5 ,5 4 1万美元 ,同比增长 34 .1% ,化纤绸出口 1.8亿美元 ,同比增长 64.8%。制成品出口 1.84亿美元 ,同比增长 5 1.9% ,其中 ,服装出口 1.5 7亿美元 ,同比增长 4 8%。丝绸进口主要以化纤绸为主 ,占丝绸进口总额的 93.…  相似文献   

8.
<正> 1984年我国丝绸服装和丝绸制品出口总额达1.8亿元,比1983年增长14%,创历史最高纪录。出口丝绸总额中,对香港出口占44%,比上年增加14%;对美国出口占32%,比上年增加18  相似文献   

9.
<正> 丝绸是我省传统外向型产业,去年出口创汇再创辉煌。 据省丝绸公司统计,省公司去年丝绸类产品出口创汇达1.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6.5%。其中,蚕丝类产品出口创汇76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8%;绸缎出口创汇31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3.8%;丝绸服装出口创汇4632万美元,增长101.2%。加上重庆、成都两市丝绸公司的丝绸产品出口,全省丝绸类产品出口创汇超过3亿美元,又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 (一) 我省丝绸行业在省委、省政府、中国丝绸公司、农牧渔业部和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1984年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蚕桑生产发展快,丝绸工业增长幅度大,内外销市场活跃,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农、工、商、贸合一的省丝绸总公司正式成立,是我省丝绸行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进展,更加有利于我们按照贸、工、农的轨道发展和振兴丝绸事业。 1.蚕桑生产发展很快。 84年全省发种240.5万张,总产蚕茧129.9万担,提前一年实现并超过了“六五”规划。在蚕茧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各市、县重视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茧质,春蚕全部良种化,秋养春种扩大到36万张,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1.
信息窗     
<正> 我国国内丝绸市场极为广阔。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丝织品消费量逐年增加。1980年国内消费丝绸5.74亿米(其中真丝绸4.4亿米),1985年消费增至12亿米(其中真丝绸8亿米)1980~1985年平均每年增长10%。以1985年与1983年相比,消费量增长65.9%,三年年均增长28.8%。1987年销售形势继续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原料生产国。目前有20多个省市的农民种桑养蚕,茧丝产量占世界茧丝总量的60%。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生丝市场的90以上。顶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仍将保持丝绸原料生产的绝对优势。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丝绸工业和蚕茧生产发展迅速,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丝绸工业产值平均年递增速度为12%,仅1987年全国丝绸工业总产值92亿元;生产丝类4.95万吨;生产丝织品15.2亿米;实现税利12.175亿元;丝绸出口创汇13.4亿美元。全国桑蚕茧产量1978年为173300吨,1985年为335765吨,1986年  相似文献   

13.
<正> 乐山市蚕桑丝绸生产历史悠久,适宜发展蚕桑生产。预测到200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真丝绸的消费量将是逐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正> 1987年是我国丝绸行业的又一个丰收年,出口创汇达1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这是在1986年我国丝绸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之后,又迈上的一个新台阶。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产量和出口数量均占世界首位。其中生丝产量中占世界60%,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量占90%;真丝绸  相似文献   

15.
<正> 丝绸是纺织物中的中、高档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着的要求不再是结实、耐穿,而要求高雅、美观、舒适,讲究时髦,美化生活。丝绸的特点正符合了人们的这些追求,并对人体十分有益,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需求不断增长。1985年世界丝绸市场较为活跃,需求旺盛,生产、贸易都有较大增长。今年以来,绸缎及其服装成品市场继续活跃,需  相似文献   

16.
<正> 省农牧厅和省经贸委联会召开这次蚕桑工作会议,目的是为了加快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做好蚕茧收购和经营管理工作。我谈三个问题: (一)简单介绍一下国际丝绸市场情况国际丝绸市场,总的情况是好的。近年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温和增长,天然纤维持续流行,预计需求有所增加,丝绸属高档织物,主要消费对象为中、上层人士,只要西方国家不发生严重经济危机,一般经济增长减缓或短时间的衰退,对丝绸市  相似文献   

17.
<正> 丝绸是我市出口换汇最多、最吸引人的骨干生产项目。1984年我市(市区)丝绸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91%,平均每年递增15.1%。但目前优质原料茧基地的建设还不能适应丝绸工业发展的需要,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为此,提出一些个人浅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广西蚕业》2002,39(4)
一、全国茧丝绸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目前,我国丝绸产品在国际上依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生丝和坯绸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0%和45%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真丝印染绸、丝绸服装和丝针织品的产量也在世界前列;生丝、坯绸和制成品的出口量分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80%、60%和47%,丝绸产品出口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丝绸行业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少数几个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优势产业之一.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国际丝绸贸易和消费格局的变化,过去丝绸主要生产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已相继退出,世界丝绸产品加工生产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世界丝绸市场需求增长,日本、南朝鲜丝绸出口下降,印度正采取措施促进丝绸出口。由于劳动费用增加,生产成本增高,对蚕农又无吸引力,致使日本、南朝鲜生丝产量骤降,因而造成世界市场的空虚。然而,印度有充分的机会挖掘潜力增加蚕丝生产和出口。印有栽桑的土地、充足的人力资源和适宜的气候等优越条件,而  相似文献   

20.
王九龙 《蚕学通讯》2001,21(3):23-27,31
重庆是中国的重要蚕桑生产基地 ,是国家确定的 1 4个丝绸出口重要基地。 2 0 0 0年全市共发放蚕种 1 0 3.2 2万盒 ,比上年增发9.33万盒 ,增长 9.9% ;行业内收购鲜茧 2 .55万吨 ,比 1 999年增收 0 .6 1万吨 ,增长 35% ;收购综合均价为 1 3.2 0元 /公斤 ,比上年每公斤增加 3.1 2元 ;生产丝量 1 90 8吨 ,丝类产品直接出口 784吨 ,丝织品出口 80万米 ,直接创汇达 1 76 8万美元。但我市大部分茧丝质量与江、浙、鲁先进蚕区相比 ,差距都很大 ,特别是上茧率、解舒率、茧丝长等质量指标更为明显。如何提高茧丝质量 ,增强丝绸产品竞争力 ,已成为当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