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祺 《现代种业》2006,(5):16-16
我国优质稻发展很快,但达国标优质的品种比例较低。优质稻生产与加工均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优质稻米生产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以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推广为主导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是促进优质水稻生产发展的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措施。育种单位应适应市场需求,围绕高产与优质并重目标,不断推出产量高、米质优的水稻新品种,形成以优质常规稻为主,杂交稻和引进品种为辅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文山州优质常规稻、陆稻、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研究主要成就,分析稻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稻米市场发展的需求,提出发展设想,指出要充分挖掘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积极开展香型软米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选育出品质优异的香型软米杂交稻推向生产,改善当前杂交稻品质不足的局面;加强品质特优的香型软米杂交稻不育系和恢复系创建,为选出特优质杂交稻奠定基础;注重香型软米杂交稻中间材料创建工作,为特优质杂交稻育种发展提供积极的材料支撑;注重和利用优质常规稻育种工作,不断为杂交稻育种提供良好的基础材料,向生产推出品质更优的品种;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不断改良稻米品种,满足市场需求等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3.
豫南优质稻米开发的现状、目标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豫南优质稻米开发的现状1 .1 选育、引进、筛选了一批优质稻新品种、新组合豫南稻区优质米生产起步于 1 985年。随着杂交稻的普及推广 ,豫南水稻产量上了一个大台阶后 ,稻米品质相应滞后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近年来 ,当地加大了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力度 ,先后选育、引进、筛选出一批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常规水稻品种豫籼 3号、扬稻六号、香宝三号 ;优质杂交稻组合金优 6 3、D优 6 8、两优培九、新香优 6 3等 ,基本上形成了以优质杂交稻种植为主 ,优质常规稻适度发展的优质水稻生产格局。1 .2 初步尝试了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的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栽插株数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茎蘖动态、产量以及其它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寻找适宜当地主栽水稻品种的栽插株数,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插株数的增加,"秀水1 2 3"、"秋优金丰"两个品种的产量都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每穴栽插株数常规稻品种"秀水1 2 3"以4~5株为宜,杂交稻品种"秋优金丰"以3~4株为宜。  相似文献   

5.
1选用优质水稻品种(组合) 相官镇地处皖东丘陵,属一季中稻区.近几年,我们主要选用米质优良的丰两优1号、D优527、协优332等中籼杂交稻和镇稻99,扬粳9538等高产优质品种.这些水稻不仅米质优,而且产量高,综合抗性水平好.  相似文献   

6.
"两优培九"氮钾肥施用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优培九"是常山县近年引进的新品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深受群众欢迎.2001年全县推广面积达3万多亩.该品种是两系超级杂交稻,据报道其施肥技术水平比一般杂交稻高.为正确掌握"两优培九"的需肥规律,夺得优质高产稳产,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1选用优质水稻品种(组合)相官镇地处皖东丘陵,属一季中稻区。近几年,我们主要选用米质优良的丰两优1号、D优527、协优332等中籼杂交稻和镇稻99,扬粳9538等高产优质品种。这些水稻不仅米质优,而且产量高,综合抗性水平好。2适时播种、育秧、移栽我镇农民过去喜欢清明泡种,由于200  相似文献   

8.
叶龙荣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9):1694-1696
为筛选出适合顺昌县稻鱼共生直播栽培的优质稻品种,引进野香优699、野香优744、野香优967、闽糯6优6号、荃优212、美香占2号、紫两优737 7个优质稻品种开展稻鱼共生直播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及产值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美香占2号、野香优699、紫两优737、闽糯6优6号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符合稻鱼直播栽培要求,尤其是野香优699产量高、米质优,适宜在顺昌县推广;高档常规稻美香占2号产量中等,但植株矮、抗倒性好、米质优,稻鱼栽培的稻米售价比杂交稻高50%,适宜作高档优质稻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适合东帝汶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方法]引进国内14个常规稻品种和14个杂交稻品种在东帝汶Manatuto地区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考察其株高、生育期、产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结果]常规稻CDNO2、金农丝苗品种表现好,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强,米质优良,符合当地居民饮食习惯.杂交稻Ⅱ优恩22、宜香107、华1917A/12WHZ7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生育期短,结实率较高,千粒重大,抗性和米质较好.[结论]杂交稻Ⅱ优恩22、宜香107、华1917A/12WHZ7建议在东帝汶大面积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粤农丝苗既是一个丰抗优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水稻品种,同时也是一个优质稻育种亲本,分析其衍生品种的特征特性,可以为优质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粤农丝苗(R1212)作亲本,育成通过审定或授权的水稻品种有 53 个,其中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 43 个,这些品种类型丰富,包括常规稻、杂交稻、香稻等。为阐明粤农丝苗衍生品种的特征特性,选取审定的衍生品种,以它们参加国家、省级区域试验的产量、米质、抗病及抗逆性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均比对照种增产,增幅为 0.46%~10.98%;品质指标除 Q 两优粤农丝苗未定级外,常规稻、杂交稻都可达到优质标准;在抗病性方面,部分衍生品种表现为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但较多衍生品种对这两个主要水稻病害抗性表现较弱;在抗倒力、耐热性鉴定上,粤农丝苗衍生品种均表现抗倒力强,除徽两优粤农丝苗外,其他品种对耐热性表现为较强或强。粤农丝苗衍生品种普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抗倒性和耐热性较强等特点,充分体现了粤农丝苗作为优质稻亲本的“芯”片作用。粤农丝苗主要衍生品种粤禾丝苗、粤金农占、隆晶优 1212、晶两优 1212、隆两优 1212、荃优粤农丝苗、徽两优粤农丝苗都已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在审定区域内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选用11个优质米水稻品种,进行绿色高效栽培模式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新优188、野香优705、韶优766、野香优莉丝、两优丝苗、桃香优莉晶总体表现优良,可应用推广;玉针香米质优,口感好,但要注意抗倒。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耐盐性,以常规稻海稻86、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博Ⅱ优15、感温型三系杂交稻广8优2168、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香油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0、50、100和200 mmol/L)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种子的萌发,降低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缩短了根长,减少了根数;在较低盐浓度(50或100 mmol/L)下,部分品种的幼苗鲜干重高于对照,高盐浓度(200 mmol/L)显著降低幼苗的鲜干重;此外,以相对盐害率作为水稻发芽耐盐性的评价指标,海稻86的耐盐性达到"极强",博II优15和深两优58香油占的耐盐性达到"强",而广8优2168的耐盐性在4个品种中最弱,属于中等.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和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晚熟组的3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在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和主要稻谷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平均产量648.49kg/667m^2,比常规稻高6.87%,达显著水平。杂交稻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优质达标率与常规稻相当,虽然杂交稻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稻,但常规稻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也较低,所以杂交稻和常规稻都以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品质改良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黔东山区杂交水稻新组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优质稻新品种为试材,在铜仁市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旨为筛选出适合该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组合。结果表明:Q优1号和Q优6号产量较高,可作为高产品种在全区推广,其中Q优1号更适合作为优质米发展;黔优301和宜香优725可作为搭配品种推广;黔香优302较CK减产极显著,暂不推广。  相似文献   

15.
超优27是水稻育种家饶水佳运用水稻无融合生殖育种技术,历经10年心血优中选优育成的新型超高产、米质优、抗性强、可多年作种的特种生殖杂交稻新品种。该品种株高110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举不披。分蘖力强,大田单株栽培一般成穗15~20穗,穗大250~350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稻鱼共生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引进甬优15、华浙优1号、中浙优8号等共10个杂交水稻品种,并在稻鱼共生系统下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稻曲病抗性及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泰两优217、中浙优8号和嘉丰优2号这3个杂交水稻品种比较符合要求,尤其是泰两优217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稻曲病抗性强、米质优,在本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稻机插秧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合汉中市机械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好的优质籼稻品种。结果表明:泰丰优6133全生育期152 d,偏迟熟;其余品种生育期143~148 d,适中;杂交稻泰丰优512和常规稻粤美占实收产量在700 kg·667 m~(-2)以上,综合性状好,可作为机插秧示范品种;三澳占、黄华占(ck)、粤农丝苗、五山丝苗和丰软占5个常规稻品种米质好,产量在600 kg·667m~(-2)以上,抗病,抗倒伏,可作为订单生产的示范品种。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业科学》2020,(2):52-54
为引进和筛选出适宜余杭地区气候、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研究了引进的12个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米饭口感情况。结果显示,高产高食味品种嘉67、浙粳优1578宜在余杭区作为主要品种推广;高产中食味品种嘉禾236,中产高食味品种甜粳1号、南粳46可在余杭区作为优质米品种推广,低产高食味品种丙709、南粳5055可在局部地区作为优质米选择;甬粳695、申优26、中嘉8号不宜在余杭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广两优100"为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早熟、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可作再生稻种植,是适应目前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  相似文献   

20.
水稻五优308是由广东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水稻品种抚育成的抗病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水稻五优308的特点为米质优、丰产、适应性强,2008~2014年五优308水稻的种植实验以及栽培技术,包括水稻播种、管理、虫害等方面均进行了研究。文章主要分析了水稻五优308品种的试种表现、高产栽培的技术,并分析了适宜种植水稻五优308品种的地区,可为进一步的推广五优308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