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青岛市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相距许多发达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仍有一定的距离,青岛市需要完善自身旅游市场体系,树立特色旅游文化,提高城市旅游业竞争力,才能实现旅游业的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经济水平,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2013年,我国出台了《旅游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许多问题,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将对《旅游法》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导游人员是整个旅游服务的轴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旅行社的窗口和旅游业的灵魂,导游人员的现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导游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的服务质量、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和国家的整体形象。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转变,旅游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是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我国导游队伍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不仅影响到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影响到服务质量,从而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只有正确分析我国导游人员的现状,研究其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完善导游制度,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香格里拉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明昊  王巍 《野生动物》2003,24(6):31-33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旅游业是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新兴产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旅游业的成长速度也非常快,现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个醒目的新的增长点。200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5566亿元,相当于GDP的5.8%;并且旅游业的开展对于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推动地区旅游业特色化发展,但是当前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者特有的吸引力难以有效发挥,各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难以实现系统性、合理性开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角度进行分析,并就当前地区旅游业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措施,以进一步推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模式从传统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偏斜,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当前旅游业的现状是“大而不强”,在发展没有活力,而且问题频发,如何做到“又大又强”是我国旅游业当前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导游管理模式的改进方案为主要论题,认为发展旅游业首先要加强对导游的管理,努力提升导游的业务素养,提升导游的业务水平,从而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已经成为丽江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了丽江旅游业恶性循环。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丽江市民及政府应做到以下几点:转变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加强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加大旅游产品研发工作;完善丽江旅游业发展中政府监管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是目前旅游业重点发展的形式,黄河湿地旅游是系生态旅游之范畴。内蒙古自治区这些年重视生态旅游,特别是近2000年开始关注黄河湿地,近些年出现以黄河湿地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但是相应的有关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的研究较少,具体研究以县境内的黄河湿地旅游研究几乎是空白。“黄河—湿地”是磴口县重要的原生态环境,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将对磴口县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1997年重庆直辖市的成立,旅游业被市政府确定为重点发展的5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近5年的发展,重庆市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重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饭店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但是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存在,全行业长期处于亏损的严峻局面,业内人士有句俗语形容“酒店并不多,都喊吃不饱”。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拟对重庆旅游饭店业作一个SWOT分析,希望能为重庆旅游饭店业走出困境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其中养殖业和旅游业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相应的发展问题。现有产业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对于养殖业和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国内相关的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一套养殖业和旅游业一体化开发模式,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目标导向。养殖业的产品宣传问题可以在与旅游业结合后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养殖业也丰富了旅游业的相关内容,两者互惠互利,共同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而构建养殖旅游一体化[2]。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我国探索和发展蚕桑新生态旅游业的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广东省伦教蚕种场发展蚕桑新生态旅游业的实践,提出了发展蚕桑新生态旅游业的3个演进阶段,并在分析当前蚕桑新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思想认识水平低、基础建设滞后、人才培养不足、政府支持力度欠缺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促进我国蚕桑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蚕桑茧丝绸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加强总体规划、完善基础配套、加强人才培养、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等发展蚕桑新生态旅游业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当下热点话题之一,无论是新兴城市还是古典名城,几乎每座城市在竭尽全力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都不会忽略旅游业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文明、一些珍贵的文物古迹由于重视不足、保护不当,在一天天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譬如一些古镇,我们知道古镇的文物古迹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成规模的大片大片存在的,所以一旦受到破坏损失不是一兵一卒而是千军万马,而旅游业恰恰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旅游业对于一个古镇的经济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规模化、多方位的综合发展带动朱仙镇旅游业发展出发谈论几点关于朱仙镇开发旅游业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左云县位于山西大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景点丰富多样,但是因为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相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现状,导致左云县的旅游发展很缓慢。山西旅游发展转型、苦荞茶逐渐赢得游客关注的大背景下,左云县有着可观的旅游前景。左云县趁机把握自身优势,紧抓山西经济转型的良好时机,有效且合理地将茶产业和旅游业紧密融合一体,增强左云县茶旅一体化水平,争取打造成为一个强茶旅奔小康的文明县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高职旅游管理学校越来越多,进入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懂得此专业的难度和深度,就致使很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很多教育和管理问题。为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提倡创新和改革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大良药。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鸟鲁木齐南山旅游区农牧业的发展,农牧民纷纷以出租马匹。当导游等方式来提高经济收入。但是从近几年马的检疫情况来看,南山旅游区的乘马管理混乱,逃避检疫问题严重,应予以根本解决,才能保证人、马的健康,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是在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一项新兴产业。一年前,四川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确立为四川国民经济跨世纪战略支柱产业,确定了“培育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大省”的发展总目标,并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相继,甘孜州委、州政府确立了“旅游兴州”...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多年健康快速发展,滨州市畜牧业已经形成了集约化、设施化、生态化、品牌化的产业格局,成为辖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受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市场的影响,继续做强做大畜牧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日益增大。近年来,旅游业被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畜牧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大力发展畜牧旅游业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开始注重生态养殖和旅游业的发展,探索休闲、娱乐、观光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生态养殖和乡村旅游指的是:以畜牧业养殖为基础,实现农业发展、旅游休闲的产业模式,进而推动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强旅游业竞争实力,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基于此点,本文以"生态养殖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模式"为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坚持“生态立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是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分支产业,近几年在全省发展最快、也最具发展潜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构建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是做大做强南昌乃至全省旅游业,打造省内旅游核心增长极的必然选择,能拉动圈内地区各项相关生态产业的迅速发展,能形成区域内新的生态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大家开始逐渐喜爱旅游,这也间接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直以来,旅游业都是中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对于推动GDP增长、提高就业弹性系数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因此本文针对中国旅游业就业潜力与空间开拓进行研究讨论,具体介绍了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促进效应,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