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S技术给土地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于实现土地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3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3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很多基础性生产工作中,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测绘作业。多年来,土地测绘技术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目前土地测绘技术已经从传统的简单测绘作业发展为高科技测绘作业。“3S”技术等先进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等都被广泛应用在土地测绘作业中。现本文就主要对土地测绘技术手段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指出影响土地测绘质量的因素,提出一些提高土地测绘质量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土地测绘工作中常用一种测绘技术,其与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系统一起本并成为"3S"技术,这三种技术都是相对较为先进的测绘技术,是新时期高新科技发展的产物。与传统的土地测绘技术相比,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加全面、详细、精准的得到测绘信息,大大的提升了测绘工作质量和测绘效率。现本文就主要来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口基数大,数量多,耕地少,而且耕地后备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所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调控便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传统的土地数据更新方式,由于数据的巨大,对人力资源来说,费时费力,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遥感等3S技术的运用大大方便了土地资源的管理。遥感技术在土地变更中的技术应用,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遥感研究的热点。遥感技术在于土地资源及其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土地资源管理相关部门了解,管理其下属地区的有关经济,社会活动、继而能够进行调控管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这种方法依托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制作的正射影像图与现有土地利用图件在GIS的支持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从而发现土地利用变更图斑。本文在对比传统土地变更方法和新型3S技术之后,重点放在遥感图斑在土地变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背景下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3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集成应用,阐述了建立动态监测系统的一般步骤,并探讨了在集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当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基础上,通过体能资本和人力资本两条主线,具体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得出随着农户年龄的增加,体能资本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人力资本呈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在二者的共同影响下,农户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随着农户年龄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最后详细介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测算的SFA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的Tobit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3S”技术的水土保持预测预报模型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结合国内外“3S”技术在水土保持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3S”技术在水土保持模型中的意义和方法,并对“3S”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地理空间数据采集的需要,基于"3S"(GPS、RS、GIS)的数字测量技术日益成熟,GPS-RTK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作为野外数据采集的有效手段之一.GPS-RTK技术应用于土地整理测绘中既能满足精度要求和测量数据的现势性,又能全面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是践行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要求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以往测绘技术难以全面有效的检测矿区环境破坏情况以及复垦区域的恢复工作。本文据此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现代测绘技术,如3S、GPS、GIS、DTM等对于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检测和提升环境保护的作用,是当前与未来测量人员科研和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其中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更加激烈。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当前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入手,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缓和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更好的利用资源,使人口和资源能够正常发展。从测绘技术的发展情况入手,结合当前普遍使用的3S技术,对如何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中测绘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缓解资源矛盾。  相似文献   

11.
农户土地意识是影响农户开展土地利用最关键、最本质的因素,探讨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意识的差异既能客观识别农户进行土地利用与管理实践的原因,又能客观地评价因意识而导致行为差异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研究选取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为样区,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方法(PRA),在农户分化基础上,从农户土地价值意识、产权意识、依赖意识3个方面探讨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意识的差异,进而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价不同类型农户在不同土地意识下开展土地利用的效率,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在土地意识上出现明显差异,这一差异直接造成了农户在利用土地时的土地投入、农户农业支出、劳动力投入和农户农业产出各不相同,进而导致了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其顺序表现为专业农户〉一兼农户〉传统农户〉二兼农户。  相似文献   

12.
王钦 《草业学报》1996,5(3):61-67
依据海涂独特的自然属性确定开发利用方案是保证土地资源持续生产的关键。采用降低土壤盐分、实行保护性耕作、用植物残余物覆盖地面、种植牧草防止土壤侵蚀和促使生草层土的发育,保证了以潜在形式集中的富含必需营养元素的腐殖质在土壤中聚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并以牧草饲养家畜的土地经营活动形成了成功的草地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资源,对于其利用应该从多方面提升其利用效率,从根本上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化发展。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土地改革制度以及资源有效利用上也产生的了一些可行性途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配置出现了多方面的改善,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率不断上升,致使政府改革过程中政策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本文针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看法以供相关学者交流。  相似文献   

14.
基于3S技术的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石羊河流域的环境变化影响很大,研究其变化可为天祝县及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3S技术,探测了20世纪末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变化的特点。主要结果如下:耕地增加较快,主要增长方式是毁林草地和开荒;未利用地转变为林草地在空间分布上很有规律,80%以上分布于4000 m左右的高山顶部。  相似文献   

15.
高伟  李小锋  郭正刚 《草业科学》2012,29(10):1533-1538
利用1980年土地覆盖数据,1994年和2008年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资料, 采用3S技术研究了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1980-2008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8年内巴里坤县居民及工矿用地、耕地和林地持续增加,水域持续减少,草地先减少后增加,整体增加,未利用地先增加后减少,整体减少。1994-2008年较1980-1994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增加,说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加快。气候变暖和各类生态工程是巴里坤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土地资源的特性方面上看,主要可以分为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两种类型.各种不同的土地特性对土地的利用率都会产生不同的限制作用.土地研究人员只有对土地资源的特性和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了解之后,才能够从根本上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中,笔者主要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提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采用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技术,不仅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间、光照、热量和水分等资源,增加牧草产量,提高牧草品质,还可以进行营养互补;草木樨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开展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明确了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栽培选地、种子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技术指标,为大田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一 目前我国蛋鸡养殖户的现状亟待改变 1小规模大群体,土地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当前,养殖户多以饲养2000~5000只蛋鸡为主,按照全国年存栏13亿只产蛋鸡计算,养殖户数量将不低于26万户,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并由此导致养殖用地的利用效率低,土地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3S技术在内蒙古草地资源面积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娃  朝鲁 《内蒙古草业》2003,15(1):8-10
通过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地位(GPS)技术,即3S技术结合地面调查的方法,获取内蒙古草原资源面积,是一种快速、准确进行大尺度草原资源面积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能够实现动态监测和定期更新,满足国家和主管部门的需要。以全国第2次草地资源遥感速查(内蒙古范围)为例,说明3S技术在草原资源面积调查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选取“富凤土鸡3号”40日龄母鸡54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S1、S2、S3、S4 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6羽。对照组饲喂全价饲料,S1、S2组在全价饲料中分别添加3%、4%桂叶粉混合发酵制剂,S3、S4组在全价饲料中分别添加3%、4%桂皮粉混合发酵制剂。饲养期110 d,试验期结束后测定各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1)D组试验鸡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日均采食量最高,分别为2126.67、14.43、55.07 g,高于其他试验组,料肉比和存活率分别为3.82、88.90%,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 0.05)。(2)D组腹脂率为5.38%,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 0.05),S4组胸肌率最高,为16.58% ,S2组腿肌率最高,为 23.70% 。(3)D组饱和脂肪酸最高,为1.66%,S2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最高,分别为1.18%、1.13%,S4组亚油酸最高,为0.04%。(4)S4组胸肌和腿肌肉色Opto值分别为59.75、63.29,在所有组别中最高。(5)S1组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最高,而S2组EAA/TAA和EAA/NEAA比值分别为40.39%、67.35%,在所有组别中最高。综合看来,肉桂提取剩余物发酵制剂的加入稍微降低了试验鸡的生长性能,但其对鸡肉的腹脂率、胸肌率、腿肌率等屠宰指标,以及脂肪酸组成、风味、氨基酸营养等均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桂油提取剩余物|富凤土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