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不同鼠密度投饵量及防效试验练德进,林巧玉(福建省武平县植保站364300)为确定稻田不同鼠密度下每亩最佳投饵量,以达到经济有效的灭鼠目的,1992年9—10月间在我县中赤乡进行了投饵量试验。试验于9月19—21日选择两个鼠密度不同的田块,优势鼠种...  相似文献   

2.
防治农田害鼠适期投放毒饵既能有效地控制鼠害,又能提高灭鼠效益。作者1983— 1985年根据害鼠胃内食物构成季节变动及不同季节灭鼠对比试验结果等综合分析,得出了防治农田害鼠的投饵适期,经近几年大面积灭鼠验证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害鼠胃内食物构成的季节变化野外的自然食物条件直接影响着害鼠对  相似文献   

3.
农田害鼠饵料适口性研究初报阮治安,刘正道,佘永庆(浙江江宁县植保站,211100)1材料与方法为探索药物灭鼠的对路配饵,更好的开展农村大面积灭鼠工作,作者自1992~1993年对农田害鼠的饵料适口性进行研究,采用圆形铁盘法投饵试验。铁盘直径200mm...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稻田不同鼠密度下每666.7hm~2最佳投饵量,以达到经济有效的灭鼠目的。1992年9~10月在中赤乡进行了该项试验。  相似文献   

5.
杀鼠醚属于抗凝血杀鼠剂,是一种慢性、适口性较好、无二次中毒的杀鼠剂。为筛选适宜福泉市农区灭鼠的优质鼠药,2011年9—10月采取一次性投饵法,在城厢镇城郊村用0.75%杀鼠醚粉剂在不同生态环境进行了灭鼠试验。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94年引进灭鼠药溴敌隆,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农田四埂旁封闭式投饵法。为明确该法与其他方法的灭鼠效果,科学地指导大面积灭鼠,1995年8月我们在昭通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田四埂旁封闭式投饵法最为理想。1 试验区概况灭鼠试验区选在昭通市城郊农田,海拔1940m,属山间小盆地,一年种植两季,灭鼠期种植玉米。农田鼠种齐氏姬鼠Apodemuschevrieri占72-2%,其他为昭通绒鼠及黄胸鼠等。试验区按地形划为相等的3个大区域15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6-7hm2,区间挖塘放石灰作标…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毒饵站灭鼠的适口性及防治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类型毒饵站投放毒饵防治农田区和住宅区鼠类试验表明,PVC管毒饵站、竹筒毒饵站和矿泉水瓶毒饵站无选择性摄食3d的平均取食率分别为9.74%~10.29%、10%~10.63%和9.03%~9.39%;投饵15d后,农田区和住宅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92%~85.71%和81.81%~91.67%。3种毒饵站投饵均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和安全性,防治效果在80%左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生长特性及氮磷营养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依据在田间小区的试验,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拓使小麦生长速度、叶片伸展速度降低,植株叶面积减小。氮和磷素营养对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两者调控机理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在应用毒饵防治农田害鼠的工作中,人们常用棋盘式投饵,按10米投1行,5米投1堆全田毒饵覆盖;起到了一定的灭鼠效果,但用饵量大、费工、经济效益低。1983—1986年经作者研究表明封锁带式投饵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黄毛鼠是我县农田害鼠的优势鼠种,1985年至1987年调查所捕获的1357只农田害鼠中,黄毛鼠就占578%。为了把握农田灭鼠的最佳时机,更有效地防除农田害鼠,以保护农作物丰产丰收,笔者对黄毛鼠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研究方法采用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的120X60mm中型铁皮鼠夹调查,用曲线市夹法,每sin一夹,以新鲜油条或花生米作饵料,每月固定在月中旬调查一次,每次投放鼠夹300只,夜放晨收,分别记载黄毛鼠雌雄数量,并对雌鼠逐一解剖,观察记载其怀孕情况,孕仔数。二、研究结果1.田间消长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毛鼠…  相似文献   

11.
徐翔  王朝斌  蒋凡  尹勇 《植物医生》2004,17(5):26-26
据报道,家栖鼠在花盆毒饵站和竹筒毒饵站中取食量最大,为进一步了解家栖鼠在农舍不同位置毒饵站中取食的差异,提高投饵准确性,2000年11月笔者在彭山县观音镇进行了家栖鼠对农舍不同位置放置毒饵站的选择性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稻黑点米形成的原因。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98%杀螟丹可溶粉剂浸种杀灭种子中越冬干尖线虫,收获后调查各小区收获稻子中干尖线虫数量及黑点米率,初步明确了水稻黑点米形成是由于干尖线虫的刺吸引起。通过干尖线虫接种,收获的稻子出现黑点米症状,并从黑点米中分离到干尖线虫,进一步证明干尖线虫危害是导致黑点米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0.2%莪术醇饵剂在新疆干旱半干旱农田应用的可行性,2022年4月至7月, 在新疆博州温泉县进行了该药防治害鼠试验。施药在3个试验点(即3个重复)进行, 在害鼠繁殖高峰期前施药, 投放药饵后30、60 d和90 d调查防控效果。结果显示:3个试验区域的结果趋势相似, 校正灭效基本维持在50%以上。与空白对照区相比, 优势鼠种灰仓鼠与根田鼠试验投饵区的雌鼠怀孕率明显下降, 小家鼠、灰仓鼠平均胎仔数明显降低, 小家鼠、灰仓鼠和根田鼠施药区域的鼠类个体的亚成体比例与对照区域明显下降, 说明该药剂对当地害鼠的繁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可达到控制害鼠数量的目的, 适口性也较好, 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建军 《植物医生》2000,13(3):37-38
蜗牛是粮、棉、绿肥等主要作物的一大有害生物,以成、幼贝取食玉米、棉花、麦子、首蓿、豆类等作物的幼叶和嫩茎。为有效地控制蜗牛的危害,探索防治蜗牛的有效药剂及使用技术,我们在筛选有关药剂的基础上,进行了除蜗特防治蜗牛的药效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除蜗特母粉(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二)试验方法: 1.室内毒力试验。在 65 × 45cm的塑料箱内铺3~5cm厚细潮土,每箱内投放成贝30只,然后在每箱内投放拌药饵料,饵料为炒熟的玉米粉,试验设 0.25,0.50,1.0,2.0g/m2的用…  相似文献   

15.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35%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悬浮剂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在小麦播后,苗前使用35%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悬浮剂进行土壤喷雾,药后45 d各处理对杂草的总体株防治效果达86.7%~97.7%,鲜质量总体防治效果达93.4%~98.8%。该药剂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繁缕、啐米荠、看麦娘、通泉草、扬子毛茛、鼠麴等一年生杂草,且对小麦安全,田间推荐每667 m~2使用剂量95~125 m L。  相似文献   

16.
作者研究了不同投饵方式,不同灭鼠季节和不同杀鼠剂的农田灭鼠效果,并研究了溴代毒鼠磷和磷化锌不同浓度与不同投饵量对农田害鼠的灭杀率,筛选出了农田灭鼠优化技术:封锁带式投饵,0.5%溴代毒鼠磷小麦毒饵每堆投饵2克,全年中灭鼠适期为3—4月份。这套优化灭鼠技术较从前采用的灭鼠技术提高了灭效,而且大幅度降低了灭鼠成本。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了不同投饵方式,不同灭鼠季节和不同杀鼠剂的农田灭鼠效果,并研究了溴代毒鼠磷和磷化锌不同浓度与不同投饵量对农田害鼠的灭杀率,筛选出了农田灭鼠优化技术:封锁带式投饵,0.5%溴代毒鼠磷小麦毒饵每堆投饵2克,全年中灭鼠适期为3-4月份。这套优化灭鼠技术较从前采用的灭鼠技术提高了灭效,而且大幅度降低了灭鼠成本。  相似文献   

18.
0.2%莪术醇饵剂防治森林害鼠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2%莪术醇饵剂是1种鼠用植物性不育2.2投药时间及方法投药时间为2005年4剂,是防治害鼠新型生物制剂。为了验证该月25日,足量投药1次,用药量5kg/hm2药剂对害鼠的抗生育控制效果,2005年在吉(10ga.i/hm2)。采用等距投饵法,投放间距为林省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威虎河林场做了10m×10  相似文献   

19.
灭草特在水稻秧田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毒鼠时机、毒饵布放位置及药物剂量一致的条件下,用不同饵料防治稻田害鼠,O.005%大隆稻谷毒饵灭鼠效果达91.8%,0.005%大隆大米毒饵灭鼠效果为79.6%。0.2%敌鼠钠盐稻谷毒饵灭效则为96.2%。以相同的或不同的大隆剂量、不同饵料、不同加药方法对4组笼养黄毛鼠作1次投毒试验,其结果与急性杀鼠剂1次毒杀效果相同,但试鼠呈慢性死亡过程。剖检症状为内出血。本试区仅初次使用第一代抗凝血剂——敌鼠钠盐,尚未产生抗药性的老鼠种群。大隆杀鼠剂,可作为今后出现“超级老鼠”时的接替品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6种常用杀鼠剂进行田间和室内药效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农田在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下,防效最好为氯敌鼠钠盐,其次为溴鼠灵和溴敌隆,再次为杀鼠醚、生物猫和敌鼠钠盐;农舍在以褐家鼠为优势种下,防效最好为溴鼠隆和氯敌鼠钠盐,其次为溴敌隆;城镇室内在以小家鼠为优势种下,防效最好为溴敌隆、其次为溴鼠隆和氯敌鼠钠盐。取得了田间害鼠日摄食量和死亡时间观察资料。在农田中等鼠密度下,每666.7 m2投饵量为:溴鼠隆75 g、氯敌鼠钠盐75 g、溴敌隆150 g、生物猫170 g、杀鼠醚200 g、敌鼠钠盐25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