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珠三角地区优良降噪树种的初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选取珠三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6个树种的纯林样地,设置了10,20,30 m的林带宽度进行降噪测试,结果表明:在10 m林带宽度时,珊瑚树和高山榕的降噪效果较好;在20 m宽度,珊瑚树、白兰、环榕、竹节树和高山榕的降噪效果好;而在30 m林带宽度,白兰和高山榕降噪效果最好。3个林带宽度里降噪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0 m>30 m>10m。  相似文献   

2.
运用样地调查的方法,以林带生物学特性、可燃物载量为基础,运用经典数学模型,对古浪县退耕还林区白榆防火林带的宽度、株行距、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榆防火林带比较理想的结构为宽度2.9~8.7 m,株行距为外侧2.0 m×2.0 m,中间2.0 m×3.0 m。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绿化林带降噪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速公路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对长宜高速公路浙江段路侧代表性绿化林带降噪效果进行了定位测量,并探讨了林带类型、宽度、结构等因素对噪声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绿化林带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不同林带类型其降噪能力差别较大。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其降噪能力逐渐减弱。为达到有效的降噪效果,建议高速公路绿化带宽度不宜小于10m。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是包括植物特点和林带结构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在高速公路绿化带建设时优先选分枝点低、分枝多、枝叶细密的植物。  相似文献   

4.
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防浪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为期1年(2007年11月—2008年11月) 的实地监测,分析不同气象条件对红树林防浪效应的影响,通过波高、流速等数据的变化对红树林的消波效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30m宽的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带平均消波系数为 0. 12,最大消波系数可以达到 0. 47;风暴潮期间平均消波系数为 0.18,最大消波系数为 0.33,消波效能提升了 38% ; 2)根据消波系数公式计算 30 m 宽红树林带的消波系数为 0. 58,远大于实测消波系数; 3)一般情况下,海桑 - 无瓣海桑红树林对于波浪的消减效能随着来波波高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海水将林木全部淹没时,林带基本失去消波能力,甚至发生林后波高大于林前波高的现象,这说明林分高度对红树林防浪护岸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在潮位起伏的海岸环境中,不同树种、林龄搭配的多层次结构有利于提高红树林的综合消波防浪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温带草原区的退耕还草技术,以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退耕农田为例,研究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对草本群落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1)林带间距的宽窄影响林带间隙草本群落的恢复过程,过窄或过宽的带间距都不利于林带间隙草本群落的恢复进程;2)当退耕地与林带的距离适当时,林带能明显促进草本群落的恢复,使草本的盖度和物种数目明显提高,当距离过大或过小时,这种促进作用显著减弱;3)林带间隙内不同距离草本群落的恢复效果符合高斯模型;4)根据高斯回归模型推算,当林带间距介于16~28m时,林带对草本群落的修复作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研究结果对优化温带草原区退耕地促草型灌木林的结构具有参考价值,就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来说,最好将林带间距控制在16~28m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目测判断、直接火烧、实验测定、火场植被调查和实地营造试验的方法,探究了防火树种的选择和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结果表明:防火树种的条件主要是枝叶茂密、含水量大、含油脂少、不易燃烧、耐火性强;下层林木应耐潮湿,与上层林木种间关系相适应;生长迅速、郁闭快、适应性强、萌芽力高;无病虫害寄生和传播。防火能力较强的树种有刺槐、核桃和青杨等;防火能力较弱的树种有三裂绣线菊、华北落叶松和丁香等。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条件是造林面积在100hm2以上,防火林带一般设置在山脊、林地边缘等,主林带宽度一般为30m左右,副林带宽度为20m左右,密度越大,防火效果越好。林带营造技术措施主要有整地、栽植和抚育管护。  相似文献   

7.
山杏核直播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适宜在造林难度大、土层瘠薄的干旱地区进行。采用镐头反坡小坑整地栽植,密度为2 500株·hm~2,即株距2m×2m,要求行环山水平,相邻两行各穴间呈品字形排列,穴面规格为40cm×40cm×40cm。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掌握林带减轻高速公路污染的状况,在距连霍高速、包茂高速、京昆高速公路路基0、15、60m的林带内分别设置监测点,测定了CO、CO_2、NO、NO_2等气态污染物和固体悬浮微粒(PM2.5、PM10)的浓度及噪音值;分别采集距离路基10,20,40,60,100m处无林带和有林带地段0~10、10~20、20~40、40~60cm层土壤,测定了铅含量。结果为:三条高速公路林带内CO_2、NO、NO_2、PM2.5、PM10浓度和噪音值均随距高速公路距离的增加而下降,相对于距路基0m处,CO_2浓度在15m处降低了4.0%~19.3%、在60m处降低了9.4%~21.8%,NO浓度在15m处降低了25.5%~97.1%、在60m处降低了46.7%~98.0%,NO_2浓度在60m处降低了28.3%~83.4%,PM2.5浓度在15m处降低了2.6%~23.4%、在60m处降低了7.7%~25.5%,PM10浓度在15m处降低了3.0%~19.4%、在60m处降低了11.1%~29.1%,噪音值降低1~14分贝后在15m处接近一般环境值(50~60分贝);距路基10、20、40、60、100m地段,0~60cm层土壤平均铅含量有林带为12.34~13.96mg·kg~(-1),低于无林带的16.53~19.72mg·kg~(-1),降低8.5%~31.2%。三条高速公路林带都有降低大气CO_2、NO、NO_2、PM2.5、PM10等浓度,噪音值和土壤铅含量的作用,京昆高速林带降低气态污染物浓度效果最明显,连霍高速林带降低PM2.5、PM10浓度效果最明显,京昆高速林带降低噪音效果最好,林带宽度超过15m之后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效果会下降。  相似文献   

9.
在简要介绍指标评价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世界主要木质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国家,通过实证方法简要说明基于统计赋权、主成分分析、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的实现过程,并运用兼容度和差异度来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协调系数检验优选评价方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草牧场防护林对积雪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苏联在60年代就进行了农田、牧场防护林对积雪影响的研究[1],认为通风结构林带附近积雪较为均匀,11H(H=树高)处积雪比其它结构林带的要厚,即有效积雪距离长;营造3~5行,行距为2.5~2.7m,带间宽度为300~400m,疏透度为0.5~0.6的林带,不仅积雪厚度最大,而且在网格里呈均匀分布[2]。中亚林业研究所曾经在克日鲁马地区观测了草牧场防护林带的防护作用,认为透风系数为0.20~0.45的草牧场防护林带,对积雪分布的作用最好[1]。1978~1983年,库尔斯克州水土保持试验站还观测了幼龄杨树(Populussp.)林带的积雪作用。认为2~3年生的幼龄杨树林带对…  相似文献   

11.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资源的重要自然灾害,突发性强、危害性广、毁灭性大,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森林生物防火通过防火林带建设、林下枯落物降解等措施主动降低森林火灾隐患、减小了森林火灾损失。今后应加强防火专家系统建设、防火林带布局拓扑优化以及森林生物防火技术标准等方向研究,达到森林生物防火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发挥森林生物防火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喀什地区390块新疆杨防护林标准地林木生长状况,306个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各县气象台历年观测数据,以及水系、地形、地貌等调查资料,选择了海拔高度、气象条件、土壤肥力和全地区14年生新疆杨1—3行林带标准树高等11项因子,用模糊聚类法,对喀什地区新疆杨地理产区进行了区划。最后划分四个地理产区,以第Ⅰ产区生产力最高,第Ⅱ区次之,Ⅲ、Ⅳ区依次排列。总结出第Ⅰ、Ⅱ区可作为培育新疆杨大径材重点发展区。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及林带的防护作用,于2016年6月,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沿线的衢州市龙游县模环乡、金华市婺城区罗埠镇2个路段分别各设置3个采样断面,研究土壤重金属Pb,Cd,Ni,As和Cr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个路段土壤重金属Cr含量最高,其次为Pb或Ni,最低为Cd。大部分采样点Pb,Cd,Ni,Cr含量明显高于金衢盆地土壤背景值。在0~160m范围内,随距路基变远,土壤中Pb,Ni含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Cd,Cr呈逐渐降低趋势。6个断面中有3个断面土壤重金属整体处于轻度污染,2个处于中度污染,1个处于警戒级别。从不同林带宽度来看,40 m林带对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的防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对乌兰布和人工绿洲11条不同配置结构农田防护林带的防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等条件下,窄冠型杨树林带的疏透度均比宽冠型杨树的小,新疆杨较加拿大杨低0.23,箭杆杨较二白杨低0.30;但新疆杨的防风效能较加拿大杨高34.43%,箭杆杨较二白杨高26.46%.宽林带(32 m)的防护作用强于窄林带(4 m),其农田防护率可提高16.55%~54.41%,胁地指数降低0.03~0.22,农作物减产率下降27.5%.(2)小网格灌木防护林的农田防护率、胁地指数和农作物减产率均好于乔木,农田防护率较乔木提高8.00%~13.93%,胁地指数降低0.04~0.05,减产率下降0.8%~49.4%;防风效能提高1.08%~6.3%.(3)乔木混交林的防护效应好于乔木纯林,其中,农田防护率较纯林提高43.8%,胁地指数降低0.27,农作物减产率降低57.5%.(4)新疆杨栽植9 a后即可进入最佳有效防护成熟期,有效防护成熟期在10~27 a.(5)林带配置方式即株行距、行数、林带宽度与林带疏透度显著正相关(R=0.661*、0.707*、0.688*).(6)林带防护距离随林龄增加而增加,林龄与林带间距呈显著正相关,即林带的工艺成熟龄和防护期是确定林带间距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平原地区公路典型绿化带降噪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选取京开高速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交通噪声在水平空间上的衰减规律,同时探讨绿化带的宽度、群落结构对交通噪声衰减的影响,以期为平原地区高速公路绿化带的树种选择、结构优化以及修剪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种典型林带类型的绿化带,建立9个20 m×60 m的样地,并在每个样地内按垂直于高速公路的方向设置不同宽度梯度的监测点,在定点连续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探讨不同林带类型、不同宽度梯度之间噪声值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绿化带结构指标和绿化衰减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选取的3种类型绿化带的降噪功能均较好,雪松纯林的降噪能力最强。绿化带在0 10m的范围内降噪能力最强,随着宽度的增加,绿化带的降噪能力逐渐减弱。绿化带的降噪能力是由多个林分结构指标协同作用的结果,并不能仅用某一结构指标表征整个群落的降噪能力,绿化带在同一高度水平上的断面积是影响其降噪能力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结论]高速公路绿化带可以起到良好的降噪功能,不同林带类型绿化带的降噪能力不同。在建植时,应优先选分枝点低、分枝多、枝叶细密的植物。在城市绿地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为完全消除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还应辅助于其它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坡地栽培的果树 ,经过嫁接 ,生长高大、树冠扩张 ,但其抗风、抗寒、抗霜冻的能力较差 ,所以需要在果园周围和果树的行间配置防护林带或灌木以起到防风、防寒的作用。1 果树防护林带的配置最有效的林带是纵断面呈长方形 ,且主要树种采用生长高大、枝叶茂密的乔木 ,进行乔灌混交以增大防风效能和保持水土的能力。林带横断面呈屋脊形或凹槽形的林带 ,其防风效果均很差。2 果树防护林带的宽度和间距果树防护林带主要以防风为主 ,同时还要考虑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所以林带应宽些 ,一般带宽以 2 0 m左右为宜。其间距 ,要视其所防护的果树或其他经…  相似文献   

17.
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例比较分析了AHP法、熵权法、熵AHP法3种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及线性加权和法、指数加权法2种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在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方面,熵AHP方法集专家决策与数据信息决策于一体,客观科学;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方面,指数加权法模型考虑了森林经营的多目标和协调发展要求,较接近森林经营现实。因此,基于熵AHP方法的指数加权法模型是一种可行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所谓学校园林化建设 ,就是按照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合理配置树种 ,科学布设景点、小品 ,建成树木葱茏、花草满园、宁静舒适的生态环境。校园防护林的营造 ,对于地处城市中的学校来说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学校周围诸如街道的喧闹声和居民区的噪杂音 ,用几行乔、灌木组成隔离林带 ,可以达到利用植物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林带的宽度视用地的多少而定 ,但至少应该栽植 1行乔木 ,树种要选择高大荫浓的乔木 ,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在教室或实验室周围栽植的树木 ,还应考虑到室外通风和光亮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使教室与外界环境有所隔离 ,减少飞…  相似文献   

19.
川中丘陵区防护林水土保持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至1995年,用典型调查、定位连续观测等方法,对川中丘陵区防护林的水土保持能力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丘陵区现有防护林涵水保土能力,在坡度<30°时,有一定效果.在45°以上时效果不大;沿河岸护岸林带宽度7.5m以上,土壤侵蚀为轻度,小于7.5m将发生中度侵蚀;混交林涵水保土效果普遍优于纯林,尤以2柏(木)1桤(木)混交比例效果为佳;树木枯枝落叶层有较强吸水性能,可对降雨冲刷起到缓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木麻黄基干林带类型划分和更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1992年以来,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通过对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典型调查、防风效能流动观测和更新改造技术系列研究,提出依据地貌类型、海风强弱、微地形、林木生长、林带结构特征和防风效能等相结合的基干林带类型分类系统,把当地林带分为9种主要类型,并提出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由于基干林带分类理论研究的突破,带动了林带更新方式和造林技术的不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的顺利发展.在林带更新方式方面,按照不同类型林带研究结果,提出带内隔带、林冠下造林和疏伐套种更新方式等,以及应用时的更新带宽度、郁闭度和疏伐强度的控制等各项关键技术.根据树种适应性、速生性和防护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用于不同类型林带的更新造林树种,如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刚果12#按、湿地松和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等.这些优良树种和无性系已繁殖700×104株,陆续在邻近市县推广造林.在林带更新造林关键技术方面,因应不同类型林带秋冬季大风、干旱、土壤缺水贫瘠等不良生境条件,研究提出挖深穴整地、放适量客土、施磷肥、拌泥浆、春季雨天冒雨造林,容器苗大苗深栽和幼林培土保墒抚育等系列化抗旱造林技术,多数树种造林成活率达到90%左右.3a幼林,主要造林树种平均树高3~5m,均已郁闭成林,开始发挥防护作用,更新林带内相对风速比造林前减少10%左右.这是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之一.这一技术已为当地林业生产单位认同,并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