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以林业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公益型研究机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学科齐全、科技队伍结构合理、科研条件配套、有足够能力承担国家或跨地区的重大林业项目的省级综合性研究所,在国内外有很高声誉。作为黑龙江省的林业科学创新研究主体和林业建设的科技支撑主体,"六五"以来,该所一直承担或参加国家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2.
《林业科技》2014,(2):F0004-F0004
正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以林业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公益型研究机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学科齐全、科技队伍结构合理、科研条件配套、有足够能力承担国家或跨地区的重大林业项目的省级综合性研究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作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创新研究主体和林业建设科技支撑主体。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以林业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公益型研究机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学科齐全、科技队伍结构合理、科研条件配套、有足够能力承担国家或跨地区的重大林业项目的省级综合性研究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作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创新研究主体和林业建设科技支撑主体,"六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以林业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公益型研究机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学科齐全、科技队伍机构合理、科研条件配套、有足够能力承担国家或跨地区的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技》2008,33(1):F0004-F0004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林业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和营林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公益型研究机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一个学科齐全、科技队伍结构合理、有足够能力承担国家或跨地区的重大林业项目的省级综合性研究机构,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声誉。作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6.
《林业科技》2009,34(1):F0004-F0004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林业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和营林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公益型研究机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一个学科齐全、科技队伍结构合理、有足够能力承担国家或跨地区的重大林业项目的省级综合性研究机构,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声誉。作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省林业建设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林业科技》2008,33(5)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原为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2008年9月10日更名),是一所承担森林工程作业与环境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承担林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为主的公益型研究机构。“黑龙江林业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  相似文献   

8.
正林业公益项目:"机载实时监测林火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研究概况"机载实时监测林火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是由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承担、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国家林业局北方航空护林总站共同参加研究的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执行期为2012年——2016年,总经费192万元。项目针对我国林火频发、重大林火难于控制、森林资源面临威胁的严峻局面对森林火灾实时动态监测提出的科学需求,强化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旨在解决机载实时动态监测林火热点目标  相似文献   

9.
巩丕孝 《森林工程》2000,16(3):32-33
章研究了林业科学发展趋势,区域划分科学发展趋势,分析了黑龙江省的林业区域划分科学的研究方向,实践方向,得出了“林业生态经济区划”是黑龙江省林业区划发展趋势的结论。本研究对我国其它省份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对于保障林业科学经营,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林业管理手段科学、规范、高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其宗旨是建立以森林资源信息为主体,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的森林资源基础信息服务平台框架,初步确定了各类森林资源信息统一管理、共享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开发了满足国家、自治区、旗县不同层次森林资源管理需要的一体化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1.
由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科技处主持,邀请有关专家组成的检验组,对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的该项“七五”国家攻关课题,从7月29日至8月13日进行了历时15天的检查验收工作。该课题,共下设7项子课题,有5个省级研究所,1个中科院研究所,1个省级设计院,2个地区级研究所,1所高等院校,共计10个单位的56名研究人员参加。经过课题组历时5年的研究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期完成了合同文本  相似文献   

12.
《林业科学》2006,42(3):F0003-F0003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与木工机械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内唯一以研究开发林业与木工、人造板机械为主的工程技术中心。中心在近十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林业部重点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计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推广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与木工机械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内唯一以研究开发林业与木工、人造板机械为主的工程中心。中心在近10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林业部重点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计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推广项目、国家“948”引进科技项目和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同时我们还委托承担了许多木工机械厂的设计任务,在国内木工机械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防护林科技》2008,(1):F0004-F0004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是由黑龙江省三北林业建设指导站和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的自选项目,前后历时22年,于2007年12月12日通过了技术成果鉴定,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本项研究科学地把黑龙江省划分了5个林业生态建设功能区,16个亚区;创建和总结了190个典型模式。本刊将陆续对5个功能区进行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5.
陈安媛 《林产工业》2023,(12):97-98
<正>林业是以森林资源为主要对象而开展的经营或管理活动,其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林业国际化发展成为林业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林业企业国际化转型中,语言沟通是其中重要挑战。对于母语是非英语的林业从业人员而言,在处理国际交流、商务谈判、技术研讨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林业科学专门英语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依托林业科学英语,有助于促进林业企业之间技术交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以推动林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本研究主要探讨林业科学专门英语对林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基于林业英语的林业企业国际化发展措施,为林业科学英语教育提供参考,为林业企业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点滴     
天峨县林学会设奖为鼓励林业工作者在十五年基本绿化天峨县作出重大贡献,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近,天峨县林学会决定设立林业科技奖.凡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林业科技奖:1、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达到县级本行业的先进水平,经过实践证明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较大科学价值的;2、推广应用取得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林业经济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并经过验收的;3、科学技术管理做出出色贡献,取得显著效果并经过验收的;4、各种林业调查报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林业研究机构和林业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耳其位于欧亚大陆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属地中海亚热带气候,土壤类型、生物和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按不同气候和森林经营类型,土耳其在不同地区设有11个林业研究所,8个土壤实验室,主要从事林业应用科学研究,重点解决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林业基础性研究则由大学承担。文中主要介绍土耳其林业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林业研究队伍、研究项目和奖励办法、研究课题和项目的选择和实施、土耳其林业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对生产的贡献、林业研究关键计划和林业研究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研究的规范性、系统性、研究方法与手段、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开展了国内外城市林业的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中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能力的5项对策:(1)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学研究中心;(2)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实验基地;(3)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平台、开展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4)建议国家林业局成立城市林业司或类似机构以便形成强有力的协调组织中心,提高综合研究开发能力;(5)切实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原名为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以木材科学基础研究和公益研究为主的省级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综合性重点研究机构。该所设有人造板研究室、制材技术研究室、木材干燥研究室、家具与复合材研究室、木材胶粘剂研究室和机电研究室6个专业研究室和1个实验中心,负责承担人造板工艺与制造、木材加工工艺与技术、木材物理与干燥技术、木质功能材料、木质结构复合工程材料、木材胶黏  相似文献   

20.
由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和省林木病虫害防治站共同承担的,甘肃省科委1986年下达的基础应用研究科技扶贫项目“大枣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课题,于1989年9月21日在宁县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