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不同修枝处理的中辽1号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的是以不修为对照,半修、全修的处理重度的修枝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修枝处理对生长量、材积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经过4 a的对比试验,全修的树高平均增长量提高了50.0%,胸径平均增长量提高了17.5%,单株材积平均增长量提高了48.7%,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腾冲11年生秃杉幼林为材料,采用不修枝、修枝1/3和修枝1/2等3个处理,研究不同修枝强度对秃杉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强度增加能促进枝条的恢复性生长,不修枝、修枝1/3和修枝1/2,枝条的增长率分别为9.09%、18.93%和26.86%,但枝顶芽高和枝最低处高下降幅度减少,减弱了树冠向下拓展空间的能力,不修枝、修枝1/3和修枝1/2,其枝顶芽高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9.76%、10.56%和5.05%,枝最低处高下降幅度分别为17.33%、5.78%和1.94%。修枝后秃杉林木的高和径生长均有明显下降,且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加生长量下降越快,修枝强度为1/3时,1年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下降21.29%和18.36%,3年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下降8.42%和4.42%;当修枝强度达1/2时,1年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下降28.39%和24.15%,3年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下降18.68%和9.44%。修枝对林木生长的影响随着修枝后生长时间的延长,生长量下降幅度会有所减弱,但3年后差异仍然明显,因此在秃杉的经营管理中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修枝,宜不修或少修,即使要进行修枝,也应采用少量多次的修枝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对5年生的福建柏人工林进行修枝试验,修枝3 a后调查分析树高、胸径和枝下高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枝对幼林期福建柏人工林的胸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树高、单株立木材积和枝下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作用由大到小为:修剪枯枝+2轮活枝>修剪枯枝>不修枝。与不修枝相比,修枝3 a后,修剪枯枝处理树高生长增加了57.61%,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提高44.86%,枝下高增长了4.43倍;修剪枯枝+2轮活枝处理树高生长量提高55.14%,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提高72.37%,枝下高增长了5.62倍。  相似文献   

4.
不同修枝强度对油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修枝强度对油松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枝强度下胸径和树高生长量为:1/31/21/502/3,说明合理修枝能有效促进油松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8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良无性系B301速生人工林为对象,从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叶片净光合速率、树干边材液流等生长、生理角度,探讨修枝对三倍体毛白杨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修枝第二年,消除初始条件影响后,轻度修枝三倍体毛白杨胸径年生长量显著大于对照(P=0.034);5月中旬到6月中旬,轻度修枝胸径生长量显著大于重度修枝和对照(P=0.024),分别为重度和对照的1.59和1.69倍。修枝可提高三倍体毛白杨材积生长,轻度修枝材积生长显著高于对照(P=0.008),较对照和重度修枝分别高140.66%和90.16%,重度修枝也较对照高26.56%。对照和轻度修枝叶片净光合速率较重度高9.43%(P0.05),但在某些特殊点,不同处理间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修枝对三倍体毛白杨树干边材液流无影响,未修枝处理较修枝平均高3.36%。总体来看,修枝可促进三倍体毛白杨林木生长,提高其整体水分利用效率,轻度修枝最佳。  相似文献   

6.
基于速生杨中黑防经营技术,进行了不同修枝强度对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中度修枝强度有利于提高速生杨胸径生长量和立木蓄积量,而弱度修枝和重度修枝强度与中度修枝相比,无论树高还是胸径,均相对减少,冠幅随修枝强度的变大而减小,冠幅面积依次为未修枝>轻度修枝>中度修枝>重度修枝。掌握适宜的修枝强度在提高树干圆满度的同时,能够提高立木蓄积量及优质木材率。  相似文献   

7.
修枝和间伐对福建柏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永元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68-70,74
对16年生福建柏人工林开展修枝、修枝+间伐试验,2年后调查结果表明:修枝、间伐对福建柏树高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修枝处理还是修枝+间伐处理,对福建柏胸径生长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修枝处理对于优化福建柏树体干形有着明显的作用,而间伐对树体干形的优化作用不大;修枝+间伐处理对单株材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修枝处理的单株材积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修枝+间伐处理对不同坡位福建柏生长差异明显,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以中、下坡生长量大,上坡生长量小;树体干形中坡较上坡、下坡好。综合结果表明,福建柏选择中、下坡种植,采取修枝+间伐处理,对提高其产量及干形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吉林省梨树县农田防护林为对象,进行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及时进行幼林抚育,可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提高11.8个百分点和14.8个百分点;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0%和24%。修枝强度不同效果差异显著,以1/3修枝强度效果最佳,可降低风速26.2%,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6倍。间伐强度控制在25%~30%时效果最好,间伐后林木分布均匀,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所提高,林带内卫生状况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以5年生欧美杨107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季节、强度修枝对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修枝对其生长影响差异显著,冬、春、夏季修枝的平均树高分别为16.2、16.5、15.1 m,比对照分别增长17.4%、19.6%、9.4%,胸径14.2、14.8、13.7 cm,比对照分别增长2.2%、6.5%、-1.4%;随修枝强度增加,高生长呈上升趋势,胸径生长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各处理组合中春季萌芽前修除基部第1冠层(J2Q2)效果最好,其树高17.2 m,胸径15.2 cm,分别比对照增长24.6%、9.4%。但春季修枝易萌条,修枝后要及时抹芽除萌,降低消耗,提高修枝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修枝处理对木麻黄无性系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抗风性和抗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1 m和修枝2 m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其树高分别比不修枝的对照增加15.2%和22.7%,胸径比对照增加16.1%和14.3%,单株材积比对照增加54.5%和31.8%;2种修枝处理均能降低木麻黄人工林经台风袭击后的风倒率,但只有修枝2 m处理的风倒率(6.5%)显著低于不修枝对照(33.3%)的风倒率;修枝处理也能降低台风袭击后木麻黄人工林的青枯病发病率,但3个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11.
造林密度和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份胸径、树高、枝下高等,来分析造林密度及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美107杨’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即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2a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株行距3m×12m、5m×6m、3m×6m,而树高生长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修枝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树高生长和提高枝下高,有利于提高杨树木材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肥料对蓝花楹幼树生长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开展了5种不同肥料对蓝花楹幼树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的生长量均以A处理(羊粪200 g/株)为最好,其次是氮磷钾复合肥,再次是牛粪,最差的是F(对照,不施肥)处理。A处理在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上分别高出F(对照)处理的82.6%和44.7%。不同肥料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试验开展了6种不同肥料,用量均为200g/株,并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对幼树大叶杜英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的生长量均以A处理(羊粪200g/株)为最好,表现最差的是G(对照)处理。A处理在树高、胸径生长量上分别高出G(对照)处理的28.7%、34.2%。可在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分生长的初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围场县木兰林管局管辖区的新丰林场试验林为基础,分析了修枝强度以及修枝剩余物的不同处理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及冠层变化的影响。修枝强度设置3种,强(冠高比4/5)、中(冠高比7/10)、弱(冠高比3/5);对修枝剩余物处理分别为放置、清理、粉碎,并设置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修枝对林木的胸径生长率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其中,中度修枝对林木胸径、树高生长率的促进和Vissky系数的提高较为明显;针对修枝剩余物不同处理试验的初期结果显示,粉碎处理和清理处理的林分,有利于林木胸径生长率的提高,放置处理的林分更有利于提高林木树高生长率。  相似文献   

15.
为培育杉木大径级无节柱材,探讨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选择17年生中龄林,设置修枝与不修枝处理试验,20 a后调查中龄林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后的前两年,修枝处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的胸径年生长量(P<0.05),对树高、林分蓄积量年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随后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逐渐减弱。中龄林修枝处理20 a对杉木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和总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干生物量分配比例(P<0.05),显著降低了叶生物量分配比例(P<0.05)。中龄林修枝处理20 a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大径材出材率(P<0.05),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大径无节柱材培育。  相似文献   

16.
藏柏、墨西哥柏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 :藏柏和墨西哥柏 6年生时树高平均生长量达 0 .77~ 0 .8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达 0 .83~ 0 .95cm,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藏柏 6年生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比对照马尾松和柏木大 35%和 55% ,胸径大 35%和 56% ,墨西哥柏的树高则比对照大 2 9%和 4 8% ,胸径大 2 0 %和39%。  相似文献   

17.
安溪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秃杉引种造林试验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速生性和抗逆性,对幼林观测表明,其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长势良好,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8 m、胸径生长量达1.2 cm;与福建柏、杉木生长量比较,秃杉树高提高了12%~21%、胸径提高了13%~29.8%,具有明显的增益优势,适宜作为南方用材林进一步引种栽培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翻地深度和不同栽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河北省查字龙头山种苗场的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栽植5a后,调查结果表明:深翻15cm可促进华北落叶松树高与胸径生长,深翻15cm比深翻40cm和对照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5cm、16cm,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0.12cm、0.23cm;造林密度2.0m×2.0m的比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低4cm、胸径高0.07cm;华北落叶松在一年中的7、8月份生长量最大,深翻15cm和40cm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6.60%和43.71%、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52%和40.65%,造林密度2.0m×2.0m和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23%和40.43%、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4.93%和40.45%。因此,通过适宜深度翻耕与合理的栽植密度造林可提高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量。  相似文献   

19.
人工修枝是用材林无节良材培育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本研究对亚美马褂木(Liriodendron sino-americanum)采用3种修枝处理,即分别修除占树高1/2、1/3、1/4处的下部枝条,连续3a对亚美马褂木3a生幼林进行修枝,每个生长季结束后测定,分析不同修枝强度对马褂木生长产生的影响。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次修枝后,1/3修枝强度下的树高生长显著优于1/2修枝处理及对照(未作任何修枝处理),在胸径生长上不同处理间及处理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在高径比上不同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在胸径地径比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3和1/4修枝处理具有较高的胸径地径比;从连续3a的观测结果来看,修除占树高1/4~1/3处的下部活枝,有利于促进亚美马褂木的生长,但过度修枝(≥1/2)对亚美马褂木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修枝对福建柏林分生长及无节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2002年在福建省南靖国有林场对6年生福建柏林分进行的修枝试验表明:修枝促进林分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修枝4a后,树高生长增加10 5%~20 9%,胸径生长增加2 6%~8 1%,单株生物量增加14 9%~37 2%,单株材积增加18 2%~44 3%,材积生长率提高3 48%~7 32%,林分蓄积量增加6 84~16 68m3·hm-2,其中促进林分生长效果最好的处理是修枝强度为50%;修枝降低了福建柏林木的尖削度,与对照相比较H/D值增加了7 0%~14 1%;在一定修枝强度范围内,修枝促进福建柏圆满度的增加;6年生开始修枝对降低尖削度、提高材积增长速率、促进节疤愈合效果最好,其次是5年生,11年生为最差;6年生的福建柏林分,在修枝强度为50%的条件下,树高、胸径、单株生物量、单株材积、材积生长率等以1200株·hm-2保留密度为最好。修枝强度和修枝间隔期可通过侧枝相对生长量法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