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别名蔬菜斑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潜蝇科斑。该虫食性杂,对蔬菜的危害比较严重,一般会使蔬菜减产10%~30%。1996年我市首次发现危害后,呈逐年加重危害趋势,极大影响了我市高效蔬菜的发展。为此,笔者对此虫在苏北沿海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1997年8月在我市发生范围已遍及全市11个乡(镇).该虫除为害蔬菜、瓜类、棉花外,还为害花卉和杂草.据测定受害蔬菜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可造成绝收,棉花重发田减产籽棉129%、皮棉93%.因此,从1998年开始,我们正式成立课题组,对我市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洲斑潜蝇是温室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为主,该虫在阿图什市温室大棚蔬菜上不同程度发生,平均危害率达20%。一、危害特点美洲斑潜蝇成虫将卵产在叶片上下表皮的叶肉  相似文献   

4.
<正>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俗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自1996年来该虫的发生逐年加重。据统计,福州市蔬菜面积3800公顷,1996年发生斑潜蝇危害约有5500公顷次,其中发生危害较严重约4500公顷次。1997年该虫发生为害面积约2400公顷,其中严重危害有1866公顷,占77.8%。近年来,该虫的危害已成为福州蔬菜生产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洲斑潜蝇是湖南蔬菜生产中分布广、危害重的害虫.记述了其危害症状和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美洲斑潜蝇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对瓜菜的产量和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日光温室、春棚、露地菜、秋延后蔬菜相连,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美洲斑潜蝇已无越冬、滞育现象,发生代数多,周年危害,成虫也可造成危害,但以幼虫危害为主.  相似文献   

7.
南美斑潜蝇,又名拉美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源于南北美洲,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并相继传入我省,1998年列入四川省植物检疫对象.该虫虫体小,生命力强,繁殖速度快,可危害豆科、葫芦科、菊科、十字花科、茄科等19科84种蔬菜和花卉,一般减产20%~40%,严重的毁种绝收.该虫1998年5月在汶川发现确认后,现已在汶、理、茂三县蔬菜产区普遍发生,九寨沟、马尔康县零星发生,给我州蔬菜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美洲斑潜蝇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其幼虫生活方式隐蔽,繁殖力强,寄生范围广,危害重,难防治。美洲斑潜蝇于1997年8月中旬传入哈密并发生危害,一般危害蔬菜和花卉。1999年,美洲斑潜蝇在哈密地区无土栽培的哈密瓜上严重发生,发生面积达33.33 hm2,株被害率为89.%~100%,叶被害率为41.7%~93.5%,虫情指数为8.8%~39.3%,减产15%~25%,若不及时防治将会提早拉秧,造成绝收,对哈密地区无土栽培哈密瓜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为了控制此虫的危害,我们进行了调查及防治。现将美洲斑潜蝇在无土栽培哈密瓜上的危害及防治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7年在乌鲁木齐、昌吉、米泉等地温室蔬菜上 ,发现黄瓜、葫芦、豆角、茄子、辣椒等多种蔬菜 ,受潜叶蝇危害 ,造成各种虫道 ,轻者植株发育迟缓并减产 ,严重者整个叶片布满虫道 ,引起叶片枯死脱落 ,甚至绝收。针对存在问题 ,我们开展了实验研究。首先进行了危害情况调查 ,对上述地区调查结果显示 ,斑潜蝇寄主范围广泛 ,已调查到的寄主作物包括 14科 42种植物。其中对豆科、葫芦科危害最重 ,特别是四季豆和豇豆 ,危害率达10 0 % ,其次是葫芦和黄瓜 ,危害率达 84%和 75 .8%。在一些周年生产的温室 ,植株被害率都在10 0 %。经制片镜检和国内有关专定鉴定 ,目前已鉴定出危害我区温室蔬菜的斑潜蝇主要是斑潜蝇属的美洲斑潜蝇 (L 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番茄斑潜蝇 (L iriomyza bryoniae Kahen)和南美斑潜蝇 (L 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幼虫防治试验可以看出 ,参试的 6种药剂对斑潜蝇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杀虫敌防效达 9 7.0 8% ;爱福丁为生物药剂 ,在蔬菜上使用比较安全 ,可以推荐使用。蛹药剂喷洒试验结果 ,杀虫敌防效最好 ,15 0 0倍液防效在 94.97% ,其余药剂防效较差。蛹毒土实验 ,采用的三种药剂 1∶ 30的配比 ,羽化率在 7%以下。成虫毒杀 7种药剂实验 ,以杀虫敌、好年冬、杀虫单?  相似文献   

10.
一、分布与为害根据国外报道,美洲斑潜蝇在北纬'#度以北地区不能自然越冬。蔬菜保护地成为此虫在北方第二年发生危害的重要虫源地,因此,加强对蔬菜保护地美洲斑潜蝇的监测治理,是控制其发生、为害的关键。二、寄主及危害(一)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 ,俗称蔬菜斑潜蝇 ,蛇形斑潜蝇和甘蓝斑潜蝇等 ,危害的作物种类达20余种。近年来该虫在岑巩县蔬菜生产上已成为重要防治对象之一。为了寻找防治该虫的最佳药剂 ,选用了48 %乐斯本EC在龙田镇龙田村周文非的菜地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 ,并在龙田镇、注溪乡、平庄乡进行大田防治示范 ,均获得较为满意的防治效果 ,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供试药剂48 %乐斯本E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 ;18 %杀虫双AC(湖南株洲农药厂生产 )。1 2供试作物品种之豇28 ,防治对象为美洲斑潜蝇 …  相似文献   

12.
南美斑潜蝇属省级植物检疫对象,在牡丹江地区,南美斑潜蝇在暖季主要以幼虫通过寄主叶片传播,并以冬暖式蔬菜温室和大棚越冬,在次年3月和7月形成2个发生危害高峰.危害对象主要是黄瓜和菜豆,一般造成30%~50%的减产率,严重的甚至绝收.利用其成虫趋黄性进行田闻诱杀及配合1.8%虫螨克、75%潜克、5%抑太保等喷雾防治幼虫,防...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防治蔬菜斑潜蝇的危害,对巴州地区危害设施蔬菜的斑潜蝇进行了调查和防控。结果表明:危害巴州地区设施蔬菜的斑潜蝇主要有5种,分别是美洲斑潜蝇L.sativae Blanchard、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Blanchard)、豌豆斑潜蝇L.congesta(Becker)、番茄斑潜蝇L.bryoniae(kaltenbach)和葱斑潜蝇L.chinensis(Kato)。在通过外部形态特征及田间危害状判断斑潜蝇种类的基础上,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环境友好型农药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其对设施蔬菜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美洲斑潜蝇是危险性害虫,1995年7月在我县首次发现,成为蔬菜上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受害面积0.84万hm2.主要危害豆科、茄科、葫芦科等13科28种蔬菜,受害最重的四季豆、豇豆、蕃茄、丝瓜、南瓜,虫叶率100%,虫情指数均26.7以上.为做好美洲斑潜蝇的防治工作,向广大菜农推荐高效、安全农药,我们筛选了8种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斑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禹明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30-2931
利用定植18 d的温棚蔬菜双丰2号梅豆,选择4个样区分别统计危害叶片,用目测法分成危害叶片的5个等级,对其平均叶面积、虫道面积、光合作用进行测算.研究表明,斑潜蝇对蔬菜梅豆早期的危害等级与产量显著相关,随着危害面积的增加气孔道度减小,气孔趋向关闭,光合速率趋向于零,蒸腾速率有明显变化,第4危害等级时蔬菜梅豆的损失达到96%,基本绝收.  相似文献   

16.
美洲斑潜蝇为害主要是幼虫在作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间蛀食叶肉,形成虫道,从而影响作物光合作用,致使产量、品质降低.该虫为害一般减产20~30%,重的可达50%,甚至绝收.为了解美洲斑潜蝇幼虫为害对我市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1999年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该虫的为害与损失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虫克是近年来研究出来的由我国生产的新型生物杀虫剂,我市用于防治美洲斑潜蝇和小菜蛾试验,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应用虫克可以大大减少对蔬菜的污染,是今后逐步取代化学农药防治蔬菜害虫、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理想生物农药,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棚室斑潜蝇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潜蝇是食性杂、危害大、分布广、传播快和防治难的检疫性害虫,喜欢为害菜豆、芸豆、黄瓜、丝瓜、番茄、茄子、白菜等蔬菜,已成为北方地区棚室内的重要害虫,并有继续扩散蔓延的趋势.受害严重的豆类、黄瓜、番茄、茄子等虫株率达100%,叶片受害率达700%,一般每叶有虫20~30头,最多时达150头,一般损失产量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又到了斑潜蝇盛发期,应抓紧及时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美洲斑潜蝇是蔬菜上的一种危险性害虫,1994年传入我国,1995年在我市普遍发生,当年受害面积即达20万亩,此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虫在我国华北地区自然环境下难以越冬,但由于近几年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为其在我市安全越冬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昆明地区拉美斑潜蝇田间种群发生与危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地区蔬菜地拉美斑潜蝇幼虫危害和成虫活动主峰在4-5月,次高峰在10-11月。满天星花卉大棚内斑潜蝇种群主高峰在7-8月,次高峰在4-5月,蚕豆从11月至翌年4月,拉美斑潜蝇成虫数量呈上升趋势,幼虫在10-11月和2-4月为害较重。该虫在蔬菜地不转移危害,但在蔬菜与蚕豆地之间却转移危害,植株幼苗期和成苗期受害轻重依品种而异植株中部叶片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