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吉林省参地中的10种VA菌根真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吉林省主要人参产区的5个参场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0种VA菌根真菌:1.穴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cavernata Blaszkowski;2.刺状无梗孢囊毒Acaulospora spinosa Walker & Trapple;3.束球囊霉Glomus fasciculatum (Thaxter)Gerd。& Trappe;4.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 (Nic  相似文献   

2.
首次对陕南区71种阔叶林菌根资源和分布作了调查,有62种树木在自然条件下可形成菌根,占整个调查树种的87.3%,有VA菌根、外生菌根和混合菌根3种类型,其中VA菌根占77.4%,混合菌根占14.5%,外生菌根占8.1%。菌根真菌大多数为Glomus属,少数为Gigspora属。  相似文献   

3.
VA菌根真菌对大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盆栽法研究了2种VA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和G.caledonium对大蒜Alliumsativum营养生和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真菌均可侵染大蒜根系,但不同菌种的侵染率及大蒜的生长反应不同,以G.mosseae对大蒜的接种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4.
VA菌根真菌对蕃茄线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VA菌根真菌Vesicular-Glomus mosseae在蕃茄根部形成的菌根对南方根结线虫幼虫的存活率、侵染率有一定的影响。在菌根化植株的根部,根结线虫形成的虫瘿少于未接种菌根的植株,线早的侵染率也极显著地低很多。菌根化根的浸提物对线虫功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d后约使半数的幼虫死亡。试验结果还表明,Glomus mosseae对蕃茄有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V_A菌根对植物抗旱性研究及菌株初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将资源调查中得到的Glomusmosseae的4种不同菌株S(山东)、A(美国)、91(新疆)、92(新疆)分别接种在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5%,10%和5%,并含磷矿粉的盆栽大豆(Glycinerax)上,以不接种孢子的为对照,经测定,3个水分条件下供试的4个菌株都有侵染,其中S和91菌株以10%水分处理侵染率最高,A和92菌株以15%处理侵染率最高;在水分充足时,大豆磷含量菌根株比非菌根株显著增加,其中接种91的植株在各种水分条件下,含磷量都高;菌根株的萎蔫系数均显著低于非菌根株,且在5%和15%水分条件下,接种S和A植株萎蔫系数显著低于接种91和92的植株。  相似文献   

6.
从吐鲁番盆地土样中分离到的稀有放线菌,经鉴定分为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小双孢菌属(Microbispora)、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双孢放线菌属(Actinobispora)、诺卡氏菌属(Nocardia)及未鉴定的诺卡氏菌形放线菌(Nocardioformactinomystes),其中小单孢菌为优势菌。稀有放线菌细胞壁组成Ⅱ型和Ⅳ型的菌株分别占47.4%和39.5%,Ⅲ型较少。在分离到的菌株中,能水解淀粉的占60.5%,能分解纤维素的占63.2%,抗G+菌的占23.7%,而对G-菌和真菌均无抗性。  相似文献   

7.
VA菌根真菌对酸枣实生苗生长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VA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lomus versiforme对盆栽酸枣实生苗生长和蒸腾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灭菌土壤中接种VA菌根菌后,显著地提高了酸枣实生苗的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蒸腾量及蒸腾速率。2种菌根真菌对酸枣实生苗生长和蒸腾作用的效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VA菌根真菌对紫茉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盆栽条件下,以灭菌的红壤土为基质,了插种VA菌根真力Glomuscaledonium对紫茉莉生长 影响。结果表明,接种VA菌根能明显提高真菌对紫茉莉的侵染率,接种株的营养生长,磷含量、叶绿素及花表地素含量明显优于对照株;不同施磷量对VA菌根效应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VA菌根化杉树苗抗酚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两株VA菌根真菌接种杉树苗,然后分别加入对羟基苯甲酸、邻香草醛和阿魏酸,结果接种VA真菌的杉树苗比未接种的长得好。接种Glomus mosseaeZ的杉树苗干重比对照增加27% ̄80%,接种Glomus mosseaeW的杉树苗干重比对照增加10% ̄60%。  相似文献   

10.
VA菌根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盆栽条件下,以Lou土为基质,研究了接处VA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株的营养生长,磷含量及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优于对照株;玉民苗对VA菌根的依赖性很强。说明接种VA菌根真菌能够促进玉民苗的营养生长,提高植株对土壤磷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1.
苹果,梨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苹果,梨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实现。该系统可采用电话咨询方式为果农提供24h不间断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了柿蒂虫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柿蒂虫的发生世代、消长规律、生活年史及测报与防治技术。柿蒂虫在河北省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君迁子(Diospelos—lotus)果实、君迁子树、柿树(Diospelos—kaki)皮缝中越冬。平原区和浅山区越冬代成虫在5月中旬出现,盛期在5月20~23日,深山区发生约迟15d,当年一代成虫开始于7月中旬,盛期在7月.底。通过预测其发生期,适时喷药,加以人工防治相配合,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主要热作果树低温灾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调查研究了2008和2011年年初的低温气候对贵州几种热带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风树受害3~5级,澳洲坚果受害0~1级,火龙果受害3~5级,番石榴受害2~3级,芒果受害3级。因此典型的热带作物果树品种只能在贵州省的低海拔无霜区种植,否则易受低温危害。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有关文献,对福建省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有44科82属256种和26变种。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壳斗科、芸香科、猕猴桃科、葡萄科。福建省野生果树乔木类有122种,灌木类有114种,藤本类有38种,草本类有8种。此外,还对野生果树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明农牧交错带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生态作用,于2009年4、7、10月从冀蒙农牧交错带柠条根围0~10、10~20、20~30、30~40、40~50cm 5个土层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AMF和球囊霉素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柠条根围AMF和球囊霉素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菌丝定殖率和孢子密度在7月份最大,球囊霉素含量在4月份最高;菌丝定殖率、孢子密度和球囊霉素的最大值均出现在0~10cm土层。土壤因子对AMF和球囊霉素的时空分布有显著影响,球囊霉素与菌丝定殖率和孢子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球囊霉素可作为评估土壤AMF活动和土壤肥力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柿蒂虫的为害和发生规律,包括生物学、生活习性的观察,为今后系统防治柿蒂虫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柿蒂虫平均卵期7.1d,幼虫期33.92d,蛹期22.30d,成虫产卵前期2.75d.在君迁子果实、树皮缝及柿树皮缝中越冬,君迁子树皮缝中的虫数多于柿树;在树干上的分布为上少下多。在干柿蒂中有极少数越冬虫,仅为取样的0.6%,土壤中未见有越冬幼虫。对趋化性的研究结果表明:a.糖醋液对柿蒂虫成虫无引诱力;b.用不同溶剂粗提柿蒂虫性激素,以用乙醚溶剂效果最好,使用不同雌当量粗提物诱蛾时,浓度越高,效果越好,但雌当量与诱蛾量非正比相关。对成虫趋光性的研究表明,柿蒂虫对黑光有很强趋性,黑光灯下诱蛾性比为41:1.柿蒂虫成虫的夜间活动主要在午夜和黎明前。  相似文献   

17.
陕北果树根际解磷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小朋  景斌斌  贺晓龙  任桂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3961-3962,3986
试验利用PKO培养基从陕北果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4株可有效分解利用难溶性磷酸盐的菌株,对其解磷及促植物生长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在利用无机磷的同时,可产生有机磷、NH3和HCN,可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试验可为陕北果树专用菌肥的开发、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上一种重要的蛀食性害虫,为了推动果园害虫的无公害防治以及指导合理应用性信息素防治梨小食心虫,2012年在河北省昌黎县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进行了应用评价研究。研究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性信息素诱捕器颜色、类型、放置位置等对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诱集出现3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中旬;三角式和船式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显著优于水盆式和干式诱捕器;白色、绿色诱捕器效果明显好于黄色,树冠外围诱捕梨小食心虫的数量明显高于内膛。  相似文献   

19.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症状、危害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严重危害我国北方枣树,并且逐年加重。本研究通过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经多年多地试验,查明此病的症状、危害及病原菌。结果显示:金丝小枣浆烂果病在河北、山东、天津的产区普遍发生,以河北泊头市发病最重。该病在枣果进入白熟期(8月20日左右)开始发病,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近圆形软腐病斑。1998—2000年3年平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6.7%和26.9。依据柯赫氏法则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菌有性阶段鉴定为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Schw.)),无性世代鉴定为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经黑光灯诱导后,囊孢壳菌在室内PDA培养基上可形成子座与分生孢子器。有性世代的子囊壳与子囊孢子只发现于越冬后的病枣果中。  相似文献   

20.
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晚熟、鲜食枣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探讨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品质的差异,在山东沾化、河北黄骅和沧县三地设立产地对比试验园,将选自不同产地(沾化、黄骅、庆云、沧县和乐陵)的冬枣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同一立地条件下栽培,对冬枣果实营养组成和感官评价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园和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说明影响冬枣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而不是产地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