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近几年番茄疮痂病已逐渐成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特别是对早春番茄和秋延迟番茄危害比较严重,防治不及时常常造成大面积减产。一、症状识别此病属细菌性病害,致病菌为油菜黄单孢菌辣椒斑点病致病型,或称疤病黄单孢杆菌。番茄叶、茎、果均可染病。近地  相似文献   

2.
3.
4.
辣椒疮痂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属细菌性病害,常造成辣椒大量落叶,严重影响辣椒生产。  相似文献   

5.
我市马铃薯主栽区过去多为分布于海拔400—700米的山区、半山区地带,主要为冬种春收。近年来,由于双季稻改作单季稻,平原、沿海也大面积种植马铃薯,所以引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预防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及时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2009-2014年,结合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我们在陕西省商洛市七县区开展了马铃薯疮痂病的为害症状、病原、发病特点、传播途径调查,为科学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辣椒量大,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是,辣椒本身各种病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在日光温室中发生广泛,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我区辣椒上常见的辣椒病害有:辣椒疮痂病、辣椒炭疽病、辣椒软腐病等。下面介绍辣椒疮痂病发病条件、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花生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花生疮痂病的症状、病原特性、发生条件及防治情况,以为防治花生疮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辣椒疮痂病俗称细菌性斑点病,是辣椒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该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危害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常造成大面积辣椒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 (一)发病症状及病原菌特性 幼苗期发病,先在幼嫩的叶面上出现银白色小斑点,尔后病斑变暗色并凹陷直至落叶,植株死亡。成株期也是先从叶片发病,病斑先呈水渍状黄绿色斑点,后呈褐色,边缘隆起,中部凹陷且色淡,表皮粗糙。受害重的叶片上密布小斑点,病斑直径在3~5毫米之间,后逐渐变黄,干枯脱落。茎部发病往往先从分枝处开始,病斑呈长条形,隆起纵  相似文献   

10.
梅疮痴病又称梅黑星病、梅黑痣病,主要为害梅果实影响梅品质,亦会为害叶片和枝条,是梅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1.
柑橘疮痂病又名癞头疤、钉子果,是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疮痂病是危害马铃薯生长及品质和产量的重要病害。近年该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马铃薯染病后,被害薯块表面满布各种疤痕,造成马铃薯品相差,商品价值降低,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如何降低马铃薯疮痂病的危害是当前马铃薯疮痂病防治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2003年4月在峄城区辣椒种植区内辣椒疮痂病普遍发生,一部分辣椒发病后还引起大量落花落叶,对产量影响十分严重.现将此病的田间诊断方法、危害特点、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在峄城区辣椒种植区内辣椒疮痂病普遍发生,一部分辣椒发病后还引起大量落花落叶,对产量影响十分严重。现将此病的田间诊断方法、危害特点、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简析如下。1田间病状诊断辣椒疮痂病也称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由细菌感染,病原为Xanthomonas vesicatoria(Doidg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很难被彻底治愈。该病导致薯块质量和产量降低,病薯商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目前马铃薯疮痂病有逐年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并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和缓解病害发生程度,减少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17.
<正> 辣椒疮痂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从苗期至成株期都可发病,造成大量落叶、落花、落果,甚至全株毁灭,对辣椒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症状叶上初呈水浸状黄绿色小斑点,后为不规则形,边缘隆起暗褐色,中间凹下淡褐色,表面粗糙。叶缘、叶尖变黄,干枯脱落。茎上病斑为木栓化隆起。呈纵裂疮痂状。果上病斑初起小黑点,后变为直径1~3毫米稍隆起的圆形或长圆形黑色的疮痂状病斑,病斑边缘有裂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调查,总结龙川县甜橙疮痂病的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地甜橙疮痂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辣椒疮痂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方县辣椒疮痂病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疮痂病始病期一般在5月上旬,危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7月下旬老病叶大量脱落.新病叶增加缓慢,病情不再发展;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荆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连续防治2次,可取得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