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9年8月10日,正值胡乐国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盆景界同仁以及先生亲友、弟子齐聚温州,参加胡乐国盆景艺术研讨会暨"浙风瓯韵"盆景展。胡乐国大师从艺六十余年,开创了松柏类盆景的"高千垂枝"等独特技法和艺术风格,创作出《生死恋》、《向天涯》、《傲骨凌云》、《一览众山小》、《风骨》、《踏歌行》等众多有影响力的作品,他发表了多达百篇专业文章,特别是对"盆景是文化"的提倡,结合中国文化对盆景艺  相似文献   

2.
正创作地点:浙江台州梁园本人在学习、创作盆景的道路上有幸得到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及浙江省盆景艺术大师任晓明先生指点提携,并得到中国知名盆景园——台州梁园园主陈文君女士的信任,多年来,在台州梁园创作了一批盆景,有作品得到众多朋友的点拨与批评指正,也有作品得到前贤的褒扬,这些都是我盆景艺术道路上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促进我盆景技艺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今择取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与读者朋友共赏,以期得到批评指正,进一步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潘仲连大师和胡乐国大师都为确立浙江盆景风格做出了重大贡献。得知研讨会的召开,潘仲连特意写了《先生仍与我们在一起》的文稿,字里行间,情真意切,以表敬意和思念。胡乐国先生离我们而去已近周年了,我们回望先生身影,宛如在昨,回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行踪与音容笑貌,倍觉亲切。先生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盆景事业,其创作的众多精品,灿耀夺目,有口皆碑。虽按前人屠隆《考槃余事》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完中国盆景文化的历史之后,自本期起,我们将连载由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编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名家教你做树木盆景》一书,以期使大家获得一些关于树木盆景的素材选取、造型技法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5.
刘启华 《花木盆景》2014,(11):13-15
浙江温州海平盆景园是温州盆景协会副会长王海平先生精心打造的私家盆景小庭院,位于王海平先生的企业楼顶之上,拥有王海平先生多年收集的盆景桩材近200余盆。王海平先生年轻时就喜爱盆景,常订阅各类盆景书籍,独自钻研,后得到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指点,受益匪浅,其盆景造诣得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8月11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带着对中国盆景事业的的无限眷恋和期待离开了我们。先生从艺六十余年,开创了松柏类盆景"高干垂枝"等独特技法和艺术风格,创作出《向天涯》、《生死恋》、《风骨》、《踏歌行》等佳作,他结合中国文化对盆景艺术的影响,提出盆景艺术必须崇尚自然,创立鲜明的民族风格,为浙江盆景风格的确立及推动中国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已故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是我的恩师,他曾写过一篇文章《盆景是文化》(《花木盆景》2005.11B),文中写到"盆景是文化,它和诗、书、画……一样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盆景艺术讲究文化内涵、讲究人品个性和意境的表现"。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影响,似乎盆景的文化属性也在渐渐稀释,而大家对盆景技艺的关注却与日俱增,不能说这是个不好的现象,但我认为盆景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层次,才足以成为艺术,而恰恰也是因为注重文  相似文献   

8.
正8月11日上午,温州第一批主题公园"吕浦盆景主题公园"在胡乐国大师逝世两周年的日子举行盛大开园仪式,并同期举办"浙风瓯韵盆景展",这个城市用最艺术的方式来纪念它的盆景文化引领人。此次活动由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鹿城区园林绿化养护大队和温州市园林学会盆景艺术分会承办,共展示浙风瓯韵风格的盆景作品近百件,特别展出了胡乐国大师遗作《铁骨铮铮》。  相似文献   

9.
正常州聚松园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吉成先生投资数千万元创建的私家盆景园,拥有各类素材近万件,既有成型的精品盆景作品,又有吴吉成先生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的盆景桩材,规模与品质都享誉业界。吴吉成先生数次慷慨解囊,承办了中国风、网络精品盆景展等重大展览交流活动,活动精彩纷呈,人气爆棚,得到盆景界极大赞誉。吴吉成先生对盆景痴迷在于享受盆景创作的过程,不仅自己长年累月坚持创  相似文献   

10.
《花木盆景》1998年第三期彩页刊登了胡乐国大师的盆景《孤岗风烈》,该作品构图隽美,景观端庄,稳健之中颇具动势;盘绕亘古的根基和扭筋转骨的结顶,无不再现出百年老树历尽沧桑志不可摧的顽强精神。这盆作品的前作为《游龙回首》,笔者初见于《中国盆景——佳作赏析与技艺》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徐旻)2006年10月28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作为评委成员应邀参加了“招宝山”杯宁波第四届盆景展览。10月29日至10月31日,胡乐国大师应邀先后参观考察了溪口镇应国平先生的盆景园、奉化市孙伟民先生的东方盆景艺术园、慈溪市冯小龙先生的盆景园、黄敖训先生的茂  相似文献   

12.
仙生 《花木盆景》2003,(4):18-18
胡乐国先生在本刊2002年第9期发表的《谈“传统”》一,提出了很独特很大胆的见解。他认为中国以往规则式盆景“属民间艺术”,唯有自然式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的正统,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此前还未见过此种提法。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5日,泉州释雅山公园松关阁里正在举行中国杂木盆景研讨会。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先生在主持现场制作表演时,由衷地指出:"我觉得近年来胡乐国先生所倡导的松树高干垂枝式造型是最中国化的,最能体现中国松树盆景的风格特点。""高干垂枝式"松树造型是胡乐国先生的强项,极富诗情画意,颇受海内外盆景界人士喜爱。  相似文献   

14.
青云为志     
正鲍世骐先生是国内盆景界公认的大家,其私家园苑杭州鲍家盆景园建制时早,开先河而为典范,园中藏奇松,纳劲柏,佳作云集,所出作品屡屡获奖,诸如《双雄》、《翠云》等松柏盆景早已经是业界有口皆碑的嘉树铭品。本期封面选用了鲍世骐先生收藏的一件真柏作品,这件盆景在金秋举办的第四届唐风盆景展暨第二届"中国鼎"中国盆景国家大展上,荣获唐风展特等金奖并首席"中国鼎"国家大  相似文献   

15.
刘启华 《花木盆景》2008,(5):F0002-F0002
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主办,常州宝盛园协办的首届中国贫景高级研修班于2008年4月7日-4月12日在常州宝盛园成功举办。此次中国盆景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发掘中国盆景界的高层次人才,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高层次盆景交流活动选拔优秀的盆景讲师及示范表演作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胡运骅先生、韦金笙先生,秘书长陈秋幽先生,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赵庆泉先生,宝盛园董事长辛长宝先生及全国各地的资深盆景作家近40余人共同出席、参与此次高级研修班。  相似文献   

16.
正赵庆泉大师与胡乐国大师相识于1979年我国在北京举办的首届盆景艺术展览会上,他们的友情和艺术交流一直延续了近四十年,共同见证了当代中国盆景发展全过程。在本次追思会上,赵庆泉与众多来宾一起重温了胡乐国的盆景理念,情到浓时,叹物是人非,不禁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8日,胡乐国先生应上海植物园的邀请,赴上海参加由“海派盆最研究中心”举办的盆景操作示范表演。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将原来釉缸种植的球状五针松改作成一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盆景作品。胡乐国大师为做好这次改作,他特意提前一天来到上海,挑选素材,精心构思。  相似文献   

18.
正时光如白驹过隙,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驾鹤西去已经一年有余,对先生的怀念不减,先生的音容笑貌与才情风范依然历历在目。在先生生命最后且身体尚健康的几年时间里,或在绿野山居聆听先生对盆景、对造园的理念,或陪伴先生游历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与文化名园,亦师亦友,受益良多,也极大开阔了我建设绿野山居的视野与思维。"我的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1月15日,浙江省第九届盆景艺术展在温州世纪广场盛大开幕。浙江省盆景艺术展始于1986年,此前已相继在杭州、温州、台州、金华、安吉、慈溪、绍兴等地成功举办过八届,是浙江省盆景从业者和爱好者的盛会,亦是定期对浙江盆景艺术的发展进行一次大检阅,历届盆景艺术展广受好评。浙江盆景始终秉持师法造化、崇尚自然的艺术风格,近三十年来,浙江盆景在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潘仲连、胡乐国先生的  相似文献   

20.
太过匆匆     
正10月18日从吴克铭先生刊于《中国盆景赏石》上《悼念恩师胡乐国》一文惊悉胡乐国先生突然谢世,不由得我猛然起立,低头默哀,接连两个晚上睡醒尤萦怀难已。乐国先生与我同为浙人,数十年来共事切磋频频,特别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有许多往事让我印象尤深。我与先生曾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