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田间栽培的1个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美达丽)和4个高羊茅(Testuca arundinacea)品种(猎狗5号、千年盛事2号、夜明珠和Millennium)根系丛枝菌根发育状况及其与根际土壤有效磷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草坪草根系均观察到丛枝菌根的结构,其中黑麦草品种美达丽的菌根发育最好,表现在侵染率、侵入点、丛枝数最高;高羊茅品种Millennium的菌根发育较差,表现在侵染率、泡囊数、丛枝数最低。土壤有效磷与根系菌根发育如侵染率、泡囊数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及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在陕西黄土高原的志丹、安塞、延长、陇县、淳化和韩城6县(市)选取6个样地,采集5~30 cm土层狼牙刺(Sophora davidii)根系和土壤,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以及AMF侵染率、孢子密度等,研究狼牙刺根际AMF侵染率、孢子密度和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AMF平均侵染率达74.42%,孢子密度均值达19.06个/g,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在各样地间差异显著,但是两者无显著相关性。土壤中总球囊霉素平均含量为2.32mg/g,占土壤有机碳的36.46%,球囊霉素含量和孢子密度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球囊霉素含量与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pH呈负相关。同时,球囊霉素含量还与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相关。【结论】AMF和球囊霉素含量与土壤养分、酶活性等显著相关,可作为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环境状况检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野生结缕草被践踏后的综合表现,探索其作为运动场草坪和游憩草坪的开发价值。【方法】以目前湖南省常用的草坪草杂交狗牙根为对照,研究不同践踏强度对野生结缕草和杂交狗牙根外观质量(色泽、盖度、密度、质地、均一性)、生长发育(生物量和植株高度相对生长率)和生理代谢(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践踏处理下野生结缕草的盖度、叶片宽度、密度、均一性、地上/地下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等8项指标的均值大于杂交狗牙根,而叶绿素含量、株高相对生长率、叶片细胞伤害率、可溶性糖含量等4项指标的均值小于杂交狗牙根。【结论】野生结缕草具有较强的耐践踏性,适于在运动场草坪和游憩草坪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神东矿区塌陷区退化土壤为供试基质,以玉米为宿主植物,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对矿区退化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侵染率和生物量,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色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组玉米地上部分磷、氮、钙和根系部分磷、钾、钙含量显著增加;接种AMF后,玉米根际土壤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分别增加了36.2%和33%,且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由此可见,接种AMF促进了玉米对矿质养分的吸收,缓解了干旱造成的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矿区退化土壤改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铅锌矿污染地区不同林木根际土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及球囊霉素(GRSP)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在陕西凤县铅硐山铅锌矿区,采集7种不同林木的根系和根际土壤,测定根系AMF侵染率、AMF孢子密度、球囊霉素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研究不同林木根际AMF侵染率、孢子密度和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在不同林木根际土中差异显著,平均侵染率为44.64%,孢子密度平均2.34个/g,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无显著相关性。总球囊霉素(T-GRSP)含量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AMF可以通过分泌球囊霉素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增强土壤的保肥和缓冲能力。主成分分析表明,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有机碳、脲酶、全氮、碱性磷酸酶及阳离子交换量是反映铅锌矿污染区土壤营养状况的主要因子。【结论】AMF孢子密度和总球囊霉素含量与土壤养分显著相关,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地区生态系统环境状况检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根际土壤中重金属铅(Pb)化学赋存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b处理水平(0、300、600mg/kg)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Glomus mosseae对旱稻(OryzalsativaL.)根际Pb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接种处理下,旱稻根系侵染率以及根外菌丝量随着土壤Pb含量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处理显著提高Pb处理下根际pH;300mg/kgPb处理下,接种显著增加土壤球囊霉素含量,600mg/kgPb处理下,接种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球囊霉素含量(P<0.05);在Pb处理下,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处理显著提高可交换态Pb含量,显著降低了碳酸盐结合态以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含量,却显著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Pb含量(P<0.05)。[结论]这说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改变旱稻根际土壤中Pb的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内生真菌对脐橙果实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对 8年生田间栽培的枳砧伦晚脐橙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caulospora scrobiculataDiversispora spurcaD. versiformis和内生真菌Piriformospora indica,分析了伦晚脐橙果实品质和根系/根际土壤性状。结果显示:接种树的根系真菌侵染率为23.2%~27.4%,比未接种树显著提高了17%~38%;共生真菌接种显著提高了脐橙坐果量、果肉质量和单果质量,分别提高了65%~152%、20%~36%和13%~34%;减少了果实硬度(22%~39%),对果实色差、纵横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因真菌菌种而异。此外,共生真菌还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有机碳、有效磷、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分别比未接种提高了23%~31%、4%~26%、53%~147%和10%~138%,但抑制了速效钾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根系真菌侵染率与果实糖组份、可溶性固形物、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和有效磷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共生真菌通过根系侵染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并通过提高土壤结构和肥力等改善土壤环境。综合分析,D. spurca对果实外观品质、糖组分以及土壤结构和肥力的促进效果最突出。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一种野生结缕草的耐践踏性,采用湖南省普遍用于运动场的草种杂交狗牙根为对照,研究践踏对它们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草坪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践踏强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而细胞伤害率呈递增趋势。两种草坪草种间相比,野生结缕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大于杂交狗牙根,而细胞伤害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小于杂交狗牙根。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Cd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环境的影响,以黑麦草为供试植物、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为供试AMF,以Cd浓度(0、10、20、30 mg·kg-1)和是否对黑麦草接种AMF为双因素,设计8个处理,开展盆栽试验。结果显示:随着Cd浓度增加,AMF侵染率和孢子数量显著(P<0.05)降低。相同Cd浓度下,接种AMF显著(P<0.05)改善了黑麦草的根系构型(根系总长度、根系总投影面积、根系总体积、根尖数、根分叉数)。在相同Cd浓度下,接种AMF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以及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这说明,接种AMF能够通过改善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环境、提高土壤相关酶活性和球囊霉素含量等,增加植物抗性。  相似文献   

10.
濒危植物崂山百合根围AM真菌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崂山百合种群密度降低过程中根围丛枝菌根(AM)真菌空间分布特征,2014年10月从崂山3个土层采集崂山百合及伴生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根围土壤样品,分离鉴定AM真菌种类、测定菌根发育状况和孢子密度、分析AM真菌分布及其与种群密度、土壤因子(土壤有机碳、p H、碱解氮、速效磷等)相关性。从崂山百合根围分离AM真菌4属14种,玉竹根围分离3属11种。崂山百合分布于10~20 cm土层内,根系侵染率随种群密度增大而增加;大密度种群样地玉竹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小密度种群。崂山百合种群密度对其根系丛枝定殖率无显著影响。10~20 cm、20~30 cm土层崂山百合和0~10 cm、10~20 cm土层玉竹根系泡囊定殖率随各种群密度增大而降低。30~40 cm土层崂山百合、10~20 cm土层玉竹菌丝定殖率随高种群密度增大而增加。种群密度对崂山百合和玉竹根围孢子密度有显著影响。10~20 cm和20~30 cm土层崂山百合根围总球囊霉素含量随崂山百合种群密度增大而降低。10~20 cm和20~30 cm土层酸性磷酸酶和脲酶含量随崂山百合种群密度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黄芩根围AM真菌分布与土壤碳氮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丛枝菌根(AM)真菌分布与土壤碳氮含量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于2010年6-10月每月分别从河北省安国市中药材种植基地、霍庄和常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种植地采集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黄芩根围AM真菌各结构定殖率、孢子密度、球囊霉素和土壤碳氮含量.结果表明:黄芩根系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  相似文献   

12.
煤炭的大规模地下开采不仅破坏了地表植物,而且对矿区土壤造成了严重影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矿区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在采煤沉陷区紫穗槐接种菌根真菌,系统地研究菌根对紫穗槐根系形态的发育,对土壤性状的改良以及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一年后,接菌紫穗槐根际土壤菌丝密度和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菌根植物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对照增加42%,速效钾含量比对照增加9%~11%;菌根植物的根系发育状况良好,接菌紫穗槐根长比对照高30%~40%,根尖数多10~20个,根际土壤总球囊霉素接菌植物比对照高0.2~0.6 mg/g。在采煤沉陷地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改善根际土壤的性状,有利于地表植被的恢复与稳定,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自然条件下菊花与AM真菌共生关系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于2010年7月-2011年6月,每月连续从河北省安国市药材种植基地采集菊花根围土样,分析AM真菌定殖情况以及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菊花根系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Ⅰ型菌根共生体,AM真菌定殖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并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AM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夏、秋季显著高于冬季。总球囊霉素平均含量为1.95mg.g-1,与土壤有机C和N平均含量比为25.5%和15.4%,冬季含量显著高于夏、秋季。相关性分析表明,孢子密度和总定殖率与土壤有机C、速效P和碱解N极显著正相关;球囊霉素与孢子密度、总定殖率、有机C和碱解N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有机C和碱解N对球囊霉素有直接作用,而pH通过有机C对球囊霉素起间接作用,说明球囊霉素是菊花根围土壤有机C和N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以高羊茅、高羊茅+黑麦草(混合草)、狗牙根为背景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其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草坪草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均能正常生长,但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它们的分蘖数减少;(2)盐胁迫对3种草坪草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下部分;(3)3种草坪草相对含水量均总体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溶性糖含量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150 mmol/L NaCl处理下3种草坪草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达到最高。研究表明,3种草坪草均对150 mmol/L NaCl胁迫处理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可以用于中度盐胁迫土壤的生物修复。3种草坪草综合耐盐能力依次为混合草高羊茅狗牙根。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红花产量与品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生长、产量以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单菌接种组(GM)、根内球囊霉菌(Glomus intraradics)单菌接种组(GI)、G.mosseae与G.intraradices混合菌接种组(H)、不接种的对照组(CK),测定了红花伸长期的生物量、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土壤pH值及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3个接种组丛枝菌根真菌均有侵染,混合菌接种组侵染率最大(69.00%);与对照组相比,接种组的生物量和产量均明显提高(P0.05),其中接种混合菌的效果最大,红花生物量、花绒产量、单株籽粒质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5.67%、17.79%、24.86%;接种组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全磷含量均降低,而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均提高;红花生物量、产量、土壤有效磷含量、磷酸酶活性与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红花丛枝菌根的形成改善了根际土壤微环境,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促进红花生长,增加红花产量,根际效应与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晖  李君  周守标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4-55,182
通过测定在逆境下超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对电导率等几项生理指标;从抗性生理学角度对安徽省假俭草,结缕草的9个种群的抗寒性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假俭草,结缕草不同种群间耐寒性的差异.综合生理生化研究得出,结缕草(阜阳)的草种耐寒性最好,研究结果为安徽省城市绿化草坪草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同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样地中多个树种根际范围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分析和探讨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的环境因素。本项目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中进行,选择3个山谷样地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原生土区域中7个主要树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0~10 cm表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硬壳柯、变色锥、木果柯、多花山矾和南洋木荷等5个乔木树种根际范围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云南连蕊茶和云南越桔2个灌木树种根际范围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含量;5个乔木树种中硬壳柯和南洋木荷2个树种根际范围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大于另外3个乔木树种,说明不同树种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有明显影响。7个不同树种根际范围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例在老君山神山谷样地中达到最大值,在三棵树山谷样地中降低为最低值,说明不同山谷样地中的环境条件也可以显著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碳含量及两者之间的比例。本项目研究结果充分证明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的复杂性和环境控制因子的多样性,可为全球各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成分和碳贮量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黄土高原刺槐造林引起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群落变异与其功能间的相关机制,以采自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流域的草地土壤(简称草地菌剂)和35 a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根际土壤(简称刺槐菌剂)作为菌剂,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接种处理(刺槐菌剂:CH;草地菌剂:GL;不接菌剂的对照:Non)下刺槐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植株生长状况、菌根侵染率、土壤酶的活性、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总球囊霉素及易提取球囊霉素的含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植株相比,GL对刺槐植株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对侧柏植株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CH显著降低了刺槐植株的生长,而对侧柏植株则具有显著促生作用。(2)GL处理下刺槐根系丛枝侵染率较高;CH处理下侧柏根系丛枝侵染率较高。(3)GL增加了刺槐根际微生物量N以及侧柏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CH增加了刺槐根际微生物量N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侧柏根际微生物量C和球囊霉素的含量。(4)GL提高了侧柏叶片净光合速率、气...  相似文献   

19.
镉污染地草坪草对镉的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洪波  梁彦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23-10624
[目的]为重金属污染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对种植在镉污染地19种草坪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0~10、10~20cm)的含镉量分别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除结缕草和纳苏外,其他草坪草对镉的累积特性均表现为地上部分〈地下0—10cm根系〈地下10~20cm根系。其中赫尔德、猎狗、剪股颖3种草坪草对镉的富集能力较强。草坪草根部对镉的平均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85%,这表明草坪草从土壤中吸收的镉主要存在于地下根系当中。通过对不同品种草坪草对土壤中镉的累积特性研究,筛选出抗镉和富集镉能力强的草坪草,为镉污染农田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调查采样与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区不同河岸带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保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区河岸带植被类型可以较为显著地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在河岸带0~30cm土层的分布特征。河岸带的结缕草草坪、虎尾草草坪与荒草地、杨树林、火炬树林相比,土壤的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5cm和5~10cm土层均有显著的降低,而在10~20cm和20~30cm土层的差异则不明显。2)在0~30cm的河岸土壤,河岸的结缕草坪和虎尾草坪的土壤养分平均含量都要小于河岸的荒草地和林地,但2个草坪类型的土壤容重则较大。河岸带5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依次为荒草地、杨树林地、火炬树林地、结缕草草坪和虎尾草草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