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4月9日至12日,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珍稀植物调查组在皖南进行珍稀、濒危物种补充调查时,发现了目前我国最大的野生大黄花虾脊兰(Calanthe sieboldii)种群。该种群分别位于宣城市泾县桃岭甘基坞、汀溪大南坑,总面积1.33 hm2,总株数不少于500株,这是继湖南、江西后发现的国内最大的野生大黄花虾脊兰种群。一个小居群多达百株,数量之多让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兰科植物虾脊兰属陕西省分布新记录2种,分别是虾脊兰属的峨眉虾脊兰C.emeishanica K.Y.Lang et Z.H.Tsi和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 Lindl.,这2种兰科植物在陕西省只发现于镇坪县浪河和平利县天书峡(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3.
永州市金洞管理区前身是永州市金洞林场,始建于1954年,是全国四大示范林场之一,也是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和湖南省最大的国有林场。2006年5月,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永州市金洞管理区与金洞林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陕西兰科一新记录种—药山虾脊兰(Calanthe yaoshanensis Z.-X.RenH.Wang),该种首次发现于陕西省化龙山,共两个居群、140余株,形态上与肾唇虾脊兰(C.lamellosa)非常相似,两者不同在于药山虾脊兰唇瓣上的褶片为三角形,蕊柱无毛。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云龙县林业局漕涧林场工作人员在森林资源巡护过程中,在漕涧林场东山林区内发现了一种整株晶莹剔透,株高约10多厘米,株型像兰花一般的未知名植物。后经上网查询比对,发现这就是非常罕见的"死亡之花"水晶兰。水晶兰(Monotropa uniflora Linn.),不是兰花,也不是蕈类,属于鹿蹄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  相似文献   

6.
2015—2016年太白山地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调查发现新分布种5种——布袋兰Calypso bulbosa、长叶山兰Oreorchis fargesii、大花斑叶兰Goodyera biflora、圆唇对叶兰Listera oblata、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对它们的生境概况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相应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兰科植物是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重点保护类群,具有重要保护和科研价值。报道了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兰科Orchidaceae虾脊兰属Calanthe一广西新分布记录种——贵州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 T.Tang et F.T.Wang var.guizhouensis Z.H.Tsi,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唯一的以兰科植物命名并作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目前区内已查明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49属136种。  相似文献   

8.
正延庆山区发现了"北京无喙兰",它不仅是首次被发现,而且还是我国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兰科植物,其更稀少到中国目前仅见这17株。延庆发现17株"北京无喙兰"和其它叶型优雅、暗香浮动的兰花不同,北京无喙兰为腐生性兰花,自身没有叶绿素和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依靠土壤中的特殊真菌提供养分,因为这些独特的特性,它对生存和生长环境的要求比其它兰花要严苛的多。  相似文献   

9.
贵州地宝兰在国际植物学界名声赫赫,目前它在全球的唯一种群在广西的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1921年,贵州地宝兰在贵州罗甸被命名和描述后,人们就没有在野外发现过,直到2004年才在广西雅长发现。在全世界野生兰科植物遭遇不同程度破坏的今天,雅长保护区还难能可贵地保存着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是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和基因库。  相似文献   

10.
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 Schltr.)是广西乐业县雅长林区的特有种植物。2004年,贵州地宝兰在广西雅长被发现,轰动了植物学界--因为这一物种在人们的视野中已经"消失"了80多年。贵州地宝兰首次被发现并命名是在1921年,德国植物分类学家Schlechter在罗甸采集到唯一一份标本。此后,人们就没有在野外发现过该种,以至于我国植物学分类家在编写中国植物志时,只能参考德国植物分类学家的描述来记录。根据原记载,贵州地宝兰在贵州省罗甸海拔500米左右的河谷地带有少量分布。但80多年来,贵州境内再也没有发现其踪迹。直到2004年,由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组织的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山西杓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紫椴、黄檗,北京市Ⅰ级保护植物北京水毛茛,包括中国林蛙、大蟾蜍、宁波华蜥、赤峰锦蛇等,还有20多种蝶类……6月下旬,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了好消息,部分珍稀植物和动物在松山"现身",它们的加入让北京的动植物"大家庭"热闹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对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共有兰科植物37属66种,分别占陕西省兰科植物属种的82.6%和68.4%,其中戟唇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vaginata)、大根兰(Cymbidium macrorhizon)为本次调查发现的陕西省新记录种;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等10种兰科植物陕西省仅在安康市有分布,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镇坪、平利、宁陕三县种类数量最多,依次为53种、44种和30种,应作为重点保护区域;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等12种陕西省新记录还没有纳入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应尽快纳入。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安康市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2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该县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八十里大南山山脚下一片海拔1500余米的森林里爬山时,发现一株高约6厘米、晶莹洁白、从未见过的神奇植物。后经城步县林业局、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林业技术员仔细比对,确认该植物为稀有植物水晶兰。水晶兰既不是兰花,也不是  相似文献   

14.
程静君 《云南林业》2002,23(5):10-11
1怒江兰花资源的现状云南是中国兰花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兰科植物有1000属530多种,占全国兰花种属的一半多。在全省530多种兰花中有一半的珍稀名品就出在滇西大理州、怒江州等地。尤其是怒江州的蝴蝶兰、棕根大雪兰、金兜兰、细叶莲瓣兰等最为出名。在怒江州澜沧江两岸分布有细叶莲瓣兰、朵香、绿兰、惠兰、豆瓣兰、剑兰、寒兰、墨兰、蜜蜂兰、虎头兰、莎草兰、大雪兰、兔耳兰、万代兰、虾脊兰、兜兰、独蒜兰、蜂腰兰、石斛兰、鹤顶兰等20多个兰花品种。2001年底,产于澜沧江畔的一株莲瓣兰,唇瓣全红,在中国兰花博览会上获金奖,开价10万…  相似文献   

15.
正说来真是稀奇,跟人类和动物一样,植物也能"识亲认故"。研究发现,许多植物都拥有"家庭观念",它们能清楚地分辩出谁是自己的"亲属",谁是"陌生人",谁是"敌人"。对"兄弟姐妹",这些植物表现出"照顾有加";对"远房亲戚"则稍稍疏远,但也能讲讲"义气"帮扶一把。但对旁不相干的人,则表现出异常的"冷漠"甚至"幸灾乐祸";遇到敌人,更是采取"攻守同盟"的战略,齐心协力,誓将敌人"驱逐出境"。2001年,瑞士植物学家、巴塞尔大学教授斯托克林博士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将两株箭叶蓼分别栽种在一株大海蓼和一株蓝禾草的身旁。  相似文献   

16.
石门县以石而名,是"沅有芷兮澧有兰"描绘的名胜境地,奇石和兰花资源丰富.色艳若丹的"石门红"、黛色如眉的"渫水青"、素雅似玉的"壶瓶雪"、栩栩如生的"燕子石"、流光焕彩的"九澧玉"五大品种为代表的"石门石"久负盛名;"湖南屋脊"——壶瓶山等名山大川兰花盛开,朱兰、蝴蝶兰、石豆兰、美冠兰、虾脊兰、扇脉杓兰等名贵品种争奇斗艳,白云乡兰溪相传就是屈原行吟咏兰之地.  相似文献   

17.
4种植物组合对室内甲醛气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是室内装修污染的重要污染物之一,选用4种室内常用植物,将植物进行排列组合后,跟踪检测室内甲醛浓度变化,分析出各种植物组合对室内甲醛净化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吊兰和龙舌兰吊兰和虎尾兰虎尾兰和龙舌兰吊兰和常春藤常春藤和龙舌兰常春藤和虎尾兰。研究发现,将植物进行适当合理的搭配可达到较强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省境内采集到短茎萼脊兰种野生植株,并对其野生生境、植物学特性与开花结果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通过耐寒性试验、测评,发现在室内绝对低温6.1℃条件下,短茎萼脊兰能安全越冬,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分析,其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7℃;根据杂交试验结果,短茎萼脊兰与蝴蝶兰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杂交组合坐果率达37.5%~81.25%。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佛山市植物园规划的背景、目标、选址、思路、主要功能分区进行了分析。佛山植物园的主要功能区包括了山茶园、珍奇植物区、抗污染植物区、药用植物区、南亚热带植物区、兰圃、温室植物区、生态修复区、科研行政管理区和游客服务区,将佛山植物园打造成为以山茶科为主要特色的精品植物园。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网上爆出新闻:"人类首次证实:鱼也有情绪变化"引起人们热议:动物界和植物界是不是都有着相应的心理变化?本刊记者对此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幼儿心理教授毛荣建,让他带领大家走进植物心理学。心理学巴克斯特效应1966年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测谎仪专家巴克斯特在给庭院的草浇水时,心血来潮将测谎仪的电极和一株热带植物牛舌兰连接在一起,然后发现当叶子被浇水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