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鲜明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意志和坚定决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林业部门来讲,当前最关键、最核心、最紧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  相似文献   

2.
《甘肃林业》2014,(3):1-1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入的论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保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时代。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发挥了真理伟力。青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4.
正一、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林业实践的启示和思路学习两地的先进经验,核心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西夏区地处贺兰山东麓银川平原西部,发挥着银川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抓好西夏区林业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生态文明观为引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注重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新时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做了详细论述。新修订的《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林业实践,是林业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近来一直在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组成部分,提到了新的高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思想认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重大部署,吹响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号角。在第40个植树节之际,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进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维护生态文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国有林场又是我国林业发展建设的排头兵、主力军、主战场。笔者结合当前木兰林管局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实际,就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全面开启新时代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新征程,谈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奎燕   《云南林业》2021,(1):42-4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当前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玉溪市澄江市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目的,为澄江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澄江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最新重要成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创中华民族幸福美好未来,具有特殊而深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十分深刻、十分精辟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指导国家长远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本遵循,是加快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各级林业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关键要牢固树立以下九大观念。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体观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出台"生态立区28条",启动"蓝天碧水·绿色城乡"专项行动,着力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作为一名自然资源厅和林业战线的党务工作者,要带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切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近来一直在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组成部分,提到了新的高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5.
李建平 《山西林业》2019,(3):4-5,48
生态文明及其思想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我国的林业草原事业高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翻开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篇章。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集体乘车,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温榆河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植树现场,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中华民族历来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华文明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下大气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相似文献   

18.
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九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西藏,使西藏自治区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通过推动编制造林总体规划、积极开展保护区调规、加强林业宣传和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工作,促进美丽西藏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树立生态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20.
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也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人类尊重自然,自然就会哺养人类。因此,中国古人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