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病原与临床症状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任何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鸡易感性都很高。鸡痘病毒是一种比较大的病毒,为痘病毒群、禽痘毒亚群的一种。鸡痘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相当强,在上皮细胞屑中的病毒,虽经完全干燥并经阳光照射数周,还能保持活力:鸡痘病毒对常用的消毒药抵抗力较弱,1%烧碱、1%醋酸、  相似文献   

2.
<正>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各种家畜、家禽和人类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哺乳动物痘病的特征是在动物皮肤上出现痘疹,禽痘则在表现在禽皮肤上产生增生性和肿瘤样病变。1病原痘病的病原是痘病毒。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与痘病有关的有六个属,正痘病毒属、山羊痘病毒属。禽痘病毒属、兔痘病毒属、猪痘病毒属和副痘病毒属,痘病毒为双股脱氧核糖核酸  相似文献   

3.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属痘疮病毒科、禽痘病毒属、鸡痘病毒种.此病毒可在干燥的结痂皮中存活数月.  相似文献   

4.
一.痘病毒及其引起疫病重要性 痘病毒是已知的最大、最复杂的线型dsDNA的病毒家族,与人类和动物有关的痘病毒可分为正痘病毒属、山羊痘病毒属、禽痘病毒属、副痘病毒属、猪痘病毒属、兔痘病毒属、软疣痘病毒属和雅塔痘病毒属八个属,其中能感染人类引起致病的有正痘症病毒属的天花病毒、猴痘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等;  相似文献   

5.
猪痘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有两种,一种是猪痘病毒,仅见于猪发病;另一种是痘苗病毒,可感染牛、猪等多种动  相似文献   

6.
痘病的认识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痘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和人类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哺乳动物痘病的特征是在皮肤上发生痘疹,禽痘则在皮肤产生增生性和肿瘤样病变。痘病毒对温度有高度抵抗力,在干燥的痂块中可以存活几年,但病毒很容易被氯化剂或对SH—基有作用的物质所破坏,有的对乙醚敏感。痘病毒对机体的免疫机理问题,近年来证明主要为细胞免疫。各种痘病中以绵羊痘、鸡痘和猪痘较为常见。山羊痘、牛痘和马痘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猪痘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痘疹。其病原体有两种:一种是猪痘病毒,仅能使猪发病;另一种是痘苗病毒,能使牛、猪等多种动物感染。1流行病学本病是由猪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在皮肤及某些黏膜上出现痘疹,只感染猪,常呈地方流行。本病常发生于仔猪和小猪,成年猪的抵抗力较强,猪痘主要通过损伤皮肤传染,在猪虱和其他吸血昆虫甚多、卫  相似文献   

8.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所引起的慢性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由于近年疫苗使用效果较好,本病发生多属散发性.很少有爆发性病例。因地区、气候、环境、鸡群的差异.所造成的危害性也不尽相同。鸡痘病毒对外界环境有高度抵抗力.在上皮细胞屑中的病毒,完全干燥和阳光照射数周后仍能保存活力.而且冷冻干燥和50%甘油可使病毒长期保持活力,达数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正>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俗称"羊口疮",其病原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该病毒与羊痘病毒的形态相似,存在于疱疹内和痂皮块中,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干痂中的病毒在阳光直射下经30~60 d才失去传染力;散落于地面的病毒可以越冬,至第2年春季仍具有传染性。对高热和常用的消毒剂均敏感,58℃条件下5 min可灭活,干燥  相似文献   

10.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禽痘病毒属。病毒大量存在于病变的皮肤和粘膜病灶当中,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干燥的痘疹痂皮中可存活数月,甚至更长。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型鸡场,常使病禽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继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时可引起大批死亡,特别是雏禽,常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1.
鸡痘是禽痘的一种,是鸡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以急性、接触性、高度传染性为特征。病变的主要特征为皮肤的表皮和羽囊上发生增生和炎症,上皮细胞内出现具有特殊性的包涵体,最后形成结痂而脱落;在有些病鸡的口腔和咽喉粘膜可以形成纤维性坏死性假膜(鸡白喉)。鸡痘是山鸡瘟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对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外界环境能够长期生存,在干燥痂皮中的病毒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在-15°C以下环境保存数年后仍有感染力。一般情况下,该病毒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周,常用的消毒药在10分钟内即可杀死该病毒。鸡对鸡痘病毒的易…  相似文献   

12.
兔痘是由兔痘病毒引起的家兔的一种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以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眼炎,以及内脏器官发生结节性坏死为典型临床特征。兔痘病毒属正痘病毒科痘病毒属。该病毒可在多种动物培养细胞如H细胞、猪肾细胞、  相似文献   

13.
正羊传染性脓疱,俗称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是传染性脓疱病毒,典型特征是羊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有丘疹、脓疱、溃疡,破溃干燥后形成疣状厚痂。羔羊多发且多为群发,成年羊多散发。本文从病原、症状、剖检、类症鉴别和预防等方面对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生、诊断和预防进行了阐释。1流行特点传染性脓疱病毒属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对外界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干痂中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经30~60d才  相似文献   

14.
鸡痘的病原体为一种比较大的痘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强,在外界环境中能够长期生存。从皮肤病灶中脱落的干痘痂,毒力可以保存几个月,一般情况下,病毒可在土壤中生存数周。该病毒能在10-12日龄的发育鸡胚或纤维细胞上生长繁殖,并产生特异性病变。1病原和流行情况家禽中以鸡的易感性最高,各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鸡痘。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原该病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痘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禽的皮肤和黏膜病灶中。干燥的病毒表现出明显的抵抗力,在上皮细胞屑片和干燥的痘痂皮中可存活数月或数年之久,阳光照射数周仍可保持活力。2流行特点禽痘的传染常因健康易感禽与病禽接触引起。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病毒散播的主要方式。一般经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蚊子及体表寄生虫亦可传播本病。家禽中以鸡的易感性最高,飞禽中鸽最严重。任何年龄、性别和品种都可感染。  相似文献   

16.
<正>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疫病,该病毒属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的一类,与其他禽类病毒有时也交叉感染,鸽痘疫苗对其它禽类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在鸽痘预防方面仅鸽痘苗才达到免疫效果,鸽痘病毒适于干燥、低温、潮湿,但对高温敏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生季节,一般在连雨天后多发,洪水过后易爆发,蚊虫叮咬也是感染途径之一,不同鸽龄不同体质对鸽痘的易感性不同,主要在皮肤黏膜出现痘疹、水疮,后破溃、结痂等,通过皮肤或  相似文献   

17.
痘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皮肤和黏膜发生丘疹和水疱。痘病毒对寒冷和干燥抵抗力很强,可存活数周至半年;对腐败的抵抗力很弱;3%石炭酸、碘酊、2%福尔马林,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绵羊、山羊、  相似文献   

18.
鸵鸟痘病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7~10月份,对幼鸟危害较大,5日龄~3月龄鸵鸟群体中发病率几乎达到100%,死亡率最高可达50%。对夏秋季节鸵鸟养殖造成严重损失。1病原该病原为禽痘病毒,属双股DNA病毒,具囊膜,形状似砖形或长方形,除能感染鸵鸟外,还可在鸡胚尿囊膜上生长,被感染的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和接种的鸡胚尿囊膜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有包涵体,痘病毒耐干燥,痘疹痂块中的病毒在外界可存活数月,但对其他理化作用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剂3%石碳酸、0.01%碘液10 m in即可杀灭。2流行情况及症状2005年以前…  相似文献   

19.
绵羊痘又名绵羊天花,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典型绵羊痘一般初为红疹、丘疹,后变为水疱、脓疱,最后结成痂,脱落而痊愈. 1病原 绵羊痘病毒分类上属于痘病毒科、山羊病毒属.病毒核酸类型为DNA,病毒粒子呈砖形或椭圆形.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黏膜的丘疹、细胞以及痘皮内,病羊的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发热期血液内也有病毒存在.病毒可于绵羊、山羊、犊牛等睾丸细胞和肾细胞以及幼仓鼠肾细胞内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病毒也可经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于发育的鸡胚内增殖.通常可于增殖细胞内产生包涵体.本病毒对直射阳光、高热较为敏感,碱性消毒药及常用的消毒剂均有效,2%石碳酸15min可灭活病毒,但耐干燥,干燥的痘痂皮中病毒可存活6~8周.  相似文献   

20.
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病原是痘病毒,属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禽痘病毒是以鸟类为宿主的痘病毒的总称.在自然情况下每一种病毒只对同种宿主有易感性,但通过人工感染也可能传给异种宿主.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幼鸽也可发生,鸭、鹅等水禽易感性很低,也少见明显症状.金丝雀可发病,造成流行.鹌鹑也可发生.各种野鸟对禽痘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