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症,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1],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也在46.4%~85.7%之间[2],这严重阻碍了奶牛养殖业和乳品业的发展,也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目前,国外报道导致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3];而在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导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体主要有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霉形体、  相似文献   

2.
浅谈奶牛乳房炎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又称奶牛乳腺炎,是乳腺因感染、外伤或化学刺激所出现的炎性反应。乳房炎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投入药费最多、防治最困难、造成奶损失最大的一种复杂的奶牛疾病。当今世界约有1/3的奶牛患有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在奶牛中更为普遍[1]。其中,  相似文献   

3.
北京延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尤其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因复杂,不易诊断,是奶牛健康的一个巨大威胁.据报道,全球2.2亿头奶牛中约有1/3患有各种乳房疾病,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在45%~47%之间,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都在1.35亿元以上[1-2].  相似文献   

4.
正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性能,且发病病因复杂,严重制约着我国奶牛业发展[1]。多种病原菌均可以引起奶牛乳房炎,其中以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E.coli)为主,大肠杆菌引起的乳房炎多见于高产奶牛及产后泌乳高峰期奶牛[2-3]。因此,生产实践过程中应重点防治大肠杆菌造成的奶牛乳房炎。我国一般使用抗生素以乳头灌注的方法治疗奶牛乳房炎,但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使奶牛的乳腺泌乳能力下降,使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的抗菌药物防治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奶牛乳房炎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除了易感牛、病原微生物与环境三者间相互影响外,其复杂性还表现在致病菌的多样性,从而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1,2]。今天,奶牛乳房炎仍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奶牛患各种类型乳房炎,经济损失相当严重。据报道,仅美国奶牛业每年因乳房炎引起的损失估计达20亿美元[3]。播虎等在1980~1989年对我国22座城市32个奶牛场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奶牛临床型的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均高于国外报道[4]。本世纪础年。代,抗生素的问世及随…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抗生素防治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奶牛乳房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为奶牛常见病 ,也是造成奶业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1] 。据报道 ,在美国 1 1 0 0万头泌乳奶牛中有约 5 0 %患有乳房炎 ,日本平均乳房炎患病率为 45 .1 % [2 ] ;我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更高 ,孙福先 ( 1 996)、萧乾庆( 1 997)、杨章平 ( 1 998)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给对奶牛生产带来巨大危害。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浅析该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在生产中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因感染、外伤或化学刺激而发生炎性的一种反应,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同时也是奶牛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1]。据统计,奶牛乳房炎在我国的平均发病率高达40%~65%,其中临床型的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2%~3%,隐性乳房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正>乳房炎主要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主要有球菌、杆菌、霉形体和病毒等,共达150多种,不同区域乳房炎的细菌分布和种类均有所差异[1]。目前国内外仍然主要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但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使疗效甚微,加大剂量应用的结果是造成奶中药物残留严重[2]。试验通过对徐州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找出针对徐州地区乳房炎有特效的抗生素,从而减少使用无效又易造成残留的抗生素,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乳品安全。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乳房炎(Mastitis)是奶牛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奶牛场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物理、化学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1-2],该病从发现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奶牛乳房炎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相当严重,其感染和发病率很高,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在50%左右[3-4]。我国奶牛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防治的免疫学和药理学机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 ,是一种复杂的、招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尽管西方一些国家对此病已进行了 1 0 0多年研究 ,但至今未能提出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而我国对此病的研究起步较晚 ,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在 2 0多年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仍远未能达到彻底解决之目标[1] 。目前 ,全世界约有 2 .2亿头奶牛 ,其中约有 1 /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乳房炎 ,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 35 0亿美元 ,仅美国的损失就达2 0亿美元 [2 ,3]。而据调查 ,我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普遍高于国外报道[4 ] 。可见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  相似文献   

11.
乳房炎是成年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可达30%(Gardner等,1990),奶牛生产单位每年因乳房炎导致的淘汰率约10%,占牛群总淘汰率的1/2左右[1].乳房炎可以降低奶牛产奶量(下降10%~15%)、增加医疗费用支出,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乳房炎还会降低牛奶品质、造成牛奶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1-3].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全世界大约有6 000万头奶牛患有乳房炎,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1%~60%,其中以隐性乳房炎为主,个别牛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46. 4%~85. 7%,是造成我国奶牛单产水平比较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6]。据美国乳房炎协会统计,目前约有150种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20种左右,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  相似文献   

13.
正1研发背景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最常见、最难防治、花费最多,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1/3左右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临床乳房炎在每个泌乳期的发病率在20%~50%。在我国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在46.4%~85.7%,发病率均高于国外报道,特别是在环境卫生不良、挤奶时消毒不严、管理不到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急性乳房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急性乳房炎1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5例奶牛均为初产牛,年龄在2.5~3.5岁之间,且均是发生在产后1个月内的急性乳房炎,病程3~6天,右侧乳房炎7例,左侧乳房炎5例,双侧乳房炎3例。伴有寒战、高热症状者12例,乳头破损者3例。患侧乳房有红、肿  相似文献   

15.
于文会 《兽医导刊》2014,(12):47-53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又称奶牛乳腺炎,是乳腺因感染、外伤或化学刺激所出现的炎性反应。乳房炎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投入药费最多、防治最困难、造成奶损失最大的一种复杂的奶牛疾病。当今世界约有1/3的奶牛患有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在奶牛中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不但影响其产奶量,更严重影响牛奶质量,大量牛奶被废弃,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奶牛的发情率、妊娠率随乳房炎病情加重而降低,治疗药物残留危及消费者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数的21%-23%^[1],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液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被迫淘汰。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95%^[2]。在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10%~20%,在7—8月份则高达60%~70%^[3]。  相似文献   

18.
刘鸽 《中国乳业》2021,(12):94-99
对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的712 头澳系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患病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0 头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患病率为5.62%。从剩余的未表现出临床乳房炎症状的672 头奶牛中随机选出180 头奶牛,共682 个乳区(720 个乳区中有38 个瞎乳头),分别进行兰州乳房炎检测(LMT)和乳样体细胞数(SCC)检测。经LMT诊断发现,180 头奶牛中有56 头患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1.11%;经SCC检测发现,180 头奶牛中有60 头患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3.33%。数据分析发现:各乳区患乳房炎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各乳区阳性率之间没有必然规律;6岁以上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与2~3岁、4~5岁的患病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6岁及以上奶牛乳房炎的患病率要高于2~3岁、4~5岁奶牛;6胎及以上的奶牛乳房炎患病率与其他胎次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6胎及以上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要远高于1胎、2胎、3胎、4胎、5胎奶牛。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1/3的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它不仅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乳品质发生改变,严重时使其泌乳机能完全丧失而被淘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害人类健康。1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奶牛乳房炎是其乳腺受到微生物感染或因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20.
奶牛临床乳房炎可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是因为造成产奶量降低和治疗费用增加,同时也会引起奶牛的淘汰。本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常发性乳房炎对奶牛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影响。试验共从5个大型、高产奶牛场中选出16145头奶牛,其中在产后10个月内,发生1次乳房炎的有3036头,发生2次乳房炎的有758头,发生3次乳房炎的有288头。忽略个体效应,利用通用混合模型来分析临床乳房炎对奶牛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影响,同时考虑奶牛胎次、泌乳阶段和其它疾病等控制变量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乳房炎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所有胎次奶牛的死亡率。在头胎奶牛中,1次乳房炎、2次乳房炎和3次乳房炎的比值比和95%的置信区间分别是5.6(1.7,18.0)、23.3(7.1,76.2)和27.8(3.7,209.9)。在经产奶牛组中,分别为9.9(7.4,13.2)1、2.0(8.0,18.0)和11.5(6.1,21.4)。临床乳房炎显著提高了乳房炎发生后2个月内奶牛淘汰的风险。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这一研究不仅给奶农提供了奶牛乳房炎与奶牛死亡率和淘汰率关系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作为乳房炎控制方面的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