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庞俊杰  冯磊  孙岩 《农业工程》2018,8(1):93-96
设施农业种植中的土壤由于常年过度种植和缺少四季的自然整理,土壤板结严重。传统的旋耕耕深只能达到10~15 cm,15 cm以下的部分形成了厚厚的犁底层,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保肥能力。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一种深耕作业机具,耕深可达到30 cm。深耕后的作业质量能够达到旋耕作业标准。从动力选型、作业刀具设计及刀具排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旋深耕旋耕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目前我国耕地中普遍存在的犁底层问题,设计一种深松与深耕旋耕联合作业的机具。阐述深耕旋耕机整机设计方案,确定主要参数,从理论上分析主要参数对功率消耗的影响,提出减小功耗的措施,为设计合理的深耕旋耕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款大型自动智能轮式拖拉机进行介绍、分析。该拖拉机采用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发动机,包含电控自动驱动系统(APS),智能犁深作业管理系统,360°全景监控系统,智能导航系统,智能终端系统。能够配置多种大型多功能复式作业机具,适用于大地块、大型农场的深耕、耙、犁等农田智能化作业。  相似文献   

4.
四、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适用的作业机械实施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要求选用的作业机械应符合蓄(保)水、聚肥、改土三大要点中其一或全部的作业功能。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用机械和选用的原则: 1.深耕、耙耱机具适用的旱作机具应具备蓄纳天然降水和保墒、提墒的工作部件及装置,按作业划分,可分为深耕、深松  相似文献   

5.
轮胎压实对机具牵引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机具田间牵引阻力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固定道与非固定道处理下机具田间作业的滚动阻力、开沟器牵引阻力和总牵引阻力.与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时深松、小麦和玉米播种作业相比,固定道保护性耕作下机组总牵引阻力分别降低14.6%、13.3%和13.3%;滚动阻力分别降低26.9%、21.9%和19.7%,平均降低22.9%;机具牵引阻力分别降低7.5%、7.2%和12.4%,平均降低8.8%.固定道处理的开沟器牵引阻力平均比非固定道处理降低22.0%.与非固定道相比,固定道总牵引油耗在3种作业时分别降低17.6%、12.4%和9.1%.试验结果表明,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显著降低机具田间牵引阻力,减少了机具田间作业油耗.  相似文献   

6.
振动式深松中耕作业机的研制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配合蓄水保土技术研制的振动式深松中耕作业机的结构关系及工作原理,并对不同工况进行了作业性能以及耕作阻力测试与分析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有振动深松作业时随耕作深度的增加,拖拉机行驶速度减小,深松部件的耕作阻力增大;相同耕深条件下,无振动深松作业的耕作阻力大于有振动深松作业的耕作阻力,振动深松降低了机具牵引阻力,节省了燃油消耗,机具的研制为蓄水保墒提供了可行的作业机具.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现有深松整地机具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深松联合整地机。阐述该机具的工作原理与整体结构,详细介绍其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思路。该机具结构合理,作业阻力小,整地效果好,作业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我国马铃薯挖掘机存在的机具作业阻力较大、易堵塞及明薯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牵引式马铃薯挖掘机,通过对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阐述及对挖掘铲工作部件关键尺寸的理论分析,得到了机具挖掘铲、分离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具体结构尺寸。对整机的作业性能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能够一次性完成挖掘、薯土分离及成条铺放等作业,挖掘深度符合马铃薯收获要求,机具的伤薯率较低、明薯率较高,各项指标均满足马铃薯的收获要求,且作业稳定性较好,提高了马铃薯的收获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做好水稻秸秆禁烧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沛县积极探索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技术路线。文章分析总结了深翻深埋、复式作业、旋耕作业、套播免耕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作业要求、机具配置、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三秋”期间 ,邢台市农机局认真借鉴“三夏”跨区机收的成功经验 ,按照商业化、市场化运营机制 ,积极探索“三秋”作业机具的统管统用和大中型农机具跨区作业的新路子 ,大力培育以秸秆还田、旋耕、深耕为主要内容的“三秋”农机跨区作业和服务市场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主要抓了以下三点。一、抓好机具的统管统用为搞好三秋作业机具的统管统用 ,邢台市以县乡农机服务组织为依托 ,建立了 17个农机具调节市场(农机劳务市场 ) ,组织起农机作业服务队 74个 ,统调大中型农机具 349台。另外还规定 ,享受补贴的机具 ,由村统一安排作业 ,在完…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新疆兵团农业生产的需要,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研发了一种浅翻深松翻转犁,一次进地即可对工作幅宽内的土壤进行正常耕深范围内的翻土以及犁底层的松土,达到上翻下松,不乱土层的深耕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该样机达到了设计指标,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铧式犁使土垡侧移而无法适应设施农业耕作需求的难题,设计一款新式犁体。基于铧式犁的设计方法水平直元法和翻土曲线族法,提出一种翻土曲元法。通过对犁体导曲线、翻土曲元线的设计,由翻土元线中点穿透于导曲线且翻土元线角度按照规律变化后得到一种翻垡后土垡无侧移且无犁沟的就地翻土犁体曲面,利用Solidworks建立就地翻土犁数学模型。查阅现有土壤物理性质研究成果文献,获得土壤的密度、泊松比、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碰撞恢复系数,通过EDEM软件构建土壤颗粒离散元模型,模拟土壤耕作试验,试验表明犁体耕作效果较好,犁体在6 km/h速度下阻力约为1200 N,为就地翻土犁样机制作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铧式犁犁体曲面设计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铧式犁犁体曲面设计国内外现状以及犁体曲面的成形方法,结合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研究分析了CAD技术应用于犁体曲面的优越性,提出CAD技术用于犁体曲面设计的必然性。CAD技术可以较好地表现犁体曲面的三维结构图,能使曲面的设计更好地表现犁体曲面的视觉效果,使设计更趋优化,同时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产品的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4.
油菜直播机开沟犁体曲面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减小油菜直播机开畦沟系统牵引阻力并分析机组不同作业速度对牵引阻力影响的规律,开展了开畦沟犁体曲面参数与作业速度的试验研究。建立了EDEM离散元土壤仿真模型,以犁体牵引阻力为试验指标分别开展以铧刃起土角、导曲线开度、直元线起始角、直元线最大角及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的试验;构建了犁体曲面优化模型,并开展了犁体曲面的3D打印及试制加工。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牵引阻力随铧刃起土角增大而减小,分别随导曲线开度、直元线起始角、直元线最大角增大而增大,随作业速度的增大而急剧增大,作业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牵引阻力及功耗分别为前者的1.98倍及3.97倍;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当犁体在一定工作参数条件下,铧刃起土角为15°,导曲线开度为190 mm,直元线起始角为35°,直元线最大角为40°时,犁体牵引阻力最小为241.11 N,比优化前减少11.26%。为考察优化犁体实际田间作业效果,对犁体进行3D打印及试制加工并与原有犁体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犁体作业的畦沟沟底大块土垡少,残留土壤质量减少62.87%,沟底干净,T型沟明显。  相似文献   

15.
转叶式切土刀助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犁式开沟机助推装置-转叶式切土刀的运动学及动力学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运动参数优化设计,水平推力简化计算方法及最大推力的计算公式。田间试验及检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切土刀转速与前进速度匹配合理,则助推效果明显。以此方法设计试制的双犁开沟机,已成功应用于苏南烂湿地区的开沟作业。  相似文献   

16.
耕地机犁体曲面是空间任意的曲面。设计合理的犁体曲面,应采用CAD/CAM软件进行实体造型,曲面设计成高速梨曲面,既可以降低无效阻力,又能减轻犁的质量,增强曲面的光滑程度。为此,采用数控加工中心对耕地机犁体空间自由曲面进行铣削加工,选择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合理的参数,对粗加工时间和精加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线式粗加工和环绕等距式精加工组合有更高的加工效率和更好的质量,能使耕地机减少抛扔的能量消耗,提高耕地机零部件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7.
降低铧式犁耕作阻力,减少能源消耗,是国内外农业机械研究者一直非常关注的课题。铧式犁犁体曲面成型方法是元线沿着准线按照一定规律运动形成,元线与准线形式是影响铧式犁耕作阻力的两个重要因素。以BTU3 5犁体为基础,用三角函数曲线代替直线作为元线形成新犁体曲面,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将两犁体曲面耕作阻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三角曲线作为元线形成的犁体曲面耕作阻力较小,在5、6、7km/h时耕作阻力分别比原犁体降低2.5%、4.1%、3.9%。结合直线与sin函数曲线曲率变化情况,可得出结论:变曲率犁体曲面更有利于降低耕作阻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三点悬挂方式过于依赖生产经验,不能适应现代农业机具设计和开发的快速发展,为更好地保证犁耕的作业质量,必须在悬挂方式上进行合理的调整。本文对悬挂犁与拖拉机挂接的方式进行了重新设计,使悬挂犁和拖拉机三点悬挂构成挂接机组,犁的挂接点落在拖拉机的动力中心和犁的阻力中心的连线上,即三点构成一条直线,而将挂接机组上的牵引点做为虚牵引点。同时,结合南疆土壤特性,并利用Mat Lab软件优化了相关参数,最终各性能参数与悬挂犁标准参数更接近,充分证明了悬挂方式改进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驱动式圆盘耕作外载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驱动式圆盘犁是80年代新出现的节能型耕作机具。采用专门制作的试验装置对驱动式耕作圆盘的外载六分力进行了田间测定,在2类3种土壤中测得了不同转速、不同耕速、不岑及耕深条件下的六分力数据并进行了,针其与被动式四川省肋进行了对比。归纳出六分力的变化规律及典型土壤条件六分力数据,所得结构可作为驱动式圆盘犁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犁耕装置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土壤耕作机具,其核心部件是犁片结构,但犁片是曲面形状,其设计和优化过程较为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olid Works软件的耕犁装置设计和仿真优化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犁耕装置的设计效率。以30系列悬挂铧式犁耕装置为例,对其结构和参数性能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其结构参数建立了犁耕装置的三维模型,并以犁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运动仿真。由建模和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采用Solid Works软件可以成功实现犁耕装置犁片和土壤的三维建模,运用其运动仿真功能成功实现了耕犁作业的运动动画的制作,为耕犁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