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宁夏中宁县、新疆精河县和青海诺木洪农场是枸杞种植的典型生态区。以不同产区"宁杞1号"和"宁杞7号"2个宁夏枸杞品种的果实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结合发育期气象因子指标,通过分析宁夏枸杞果实形态特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确定影响枸杞果实形态特征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宁夏中宁县和青海诺木洪2个产区的宁夏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发育可以分为3个明显阶段,而新疆精河县纵径发育只有2个明显阶段,枸杞果实发育期时长由长到短依次为青海诺木洪>宁夏中宁县>新疆精河县;同时,除新疆精河县外,其它2个产区的"宁杞1号"枸杞果实的发育期都明显长于相同产区"宁杞7号"枸杞果实的发育期,但3个产区"宁杞1号"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平均日增长量均小于相同产区"宁杞7号"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平均日增长量。3个产区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平均土壤温度是影响宁夏枸杞果实形态特征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区宁夏枸杞品质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夏同心、青海诺木洪、新疆乌苏3个产区的3个宁夏枸杞品种为试材,分别对不同产区枸杞外观品质(百粒重、横纵径)和枸杞干果主要活性成分(总糖、多糖、甜菜碱、浸出物、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海"宁杞1号"、"宁杞7号"的百粒重、果形指数较高,新疆"宁杞5号"表现较好;除了胡萝卜素含量依次为宁夏青海新疆外,其它活性成分含量因产区而异;因此,枸杞商品等级划分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以枸杞品种"宁杞1号"和"宁杞7号",以及枸杞品系'1401'和'1402'为试材,采用生长指标调查和光合特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下4个宁夏枸杞品种(系)的形态生长和光合指数差异,以探索根域限制栽培条件对不同枸杞品种(系)的形态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01'和'1402'相对于其它2个品种生长指标较好,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等光合生理参数也均高于"宁杞7号"和"宁杞1号",但'1401'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相对最低.综合分析认为枸杞优良品系'1402'更适合根域限制栽培条件.  相似文献   

4.
新疆主栽枸杞品种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及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精河主栽的枸杞品种"精杞1号"、"精杞2号"、"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为试材,采用凯氏定氮仪和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对材料中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研究了5个品种夏果和秋果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组分差异,并根据氨基酸平衡理论进行评估,以期为枸杞果实的生产、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除了"精杞2号"的夏果和"宁杞5号"秋果的蛋白质含量与其它品种差异显著外,其它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宁杞5号"的各类氨基酸含量及组分之和都是最高,但各类氨基酸组分所占总氨基酸百分比各品种夏、秋果各有不同;人体必需氨基酸与模式谱比较显示,只有5个品种的夏果和"精杞2号"秋果的苏氨酸符合。  相似文献   

5.
'宁杞10号'是以'宁杞4号'为父本、'宁杞5号'为母本杂交选育出的宁夏枸杞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92 g,最大单果质量2.06g,鲜果千粒重1348 g,平均混等干果203粒/50 g;枸杞多糖含量4.87 g/100 g、甜菜碱含量0.069 g/100 g、黄酮含量0.024 g/100 g、β-胡萝卜素含量29...  相似文献   

6.
以宁夏枸杞品种"宁杞1号"为试材,选取宁夏中宁、银川园林场地区的枸杞,在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硫酸亚铁、硫酸锌进行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分析喷施对枸杞中有效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铁0.05%~0.20%、锌0.05%~0.15%施用浓度范围,中宁、银川地区枸杞有效成分及微量元素积累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枸杞有效成分及微量元素均显著提高,到达一定量后,则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有效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最适宜的喷施浓度为0.10%铁-0.05%锌。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枸杞鲜果品质评价核心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枸杞鲜果品质评价核心指标,以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7号""宁杞5号"以及课题组选育的新品系‘14-02-02-20’‘14-Z44’‘14-Z168’‘14-402’‘14-401’‘14-16-10-17’‘16-23-7-8’‘16-23-8-10’为试验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法对10个品种(系)枸杞鲜果的16个品质指标如果柄拉力、百粒质量、硬度、弹性、胶粘性、咀嚼性、内聚性、色差a~*、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枸杞多糖、甜菜碱、黄酮、固酸比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6个核心指标分别为硬度、百粒质量、甜菜碱、胶粘性、总糖、色差a~*,与聚类分析得出的硬度、百粒质量、枸杞多糖、甜菜碱、胶粘性、可滴定酸、总糖、色差a~*八类指标基本一致。筛选出适宜鲜食的较优枸杞品种(系)为‘14-401’‘14-Z44’"宁杞5号"‘14-02-03-20’。  相似文献   

8.
以密枝枸杞为试材,以"宁杞5号"枸杞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Folin-Ciocalteu法、苯酚-硫酸比色法、四苯硼钠比色法、凯氏定氮法和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分别测定枸杞叶片中总黄酮、总多酚、粗多糖、蛋白质、抗坏血酸和钾元素含量,研究了密枝枸杞叶片营养品质价值。结果表明:密枝枸杞和"宁杞5号"叶中除抗坏血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各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密枝枸杞叶中总黄酮、总多酚、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宁杞5号"枸杞叶(P≤0.05),而粗多糖、钾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宁杞5号"枸杞叶(P≤0.01)。与"宁杞5号"枸杞叶相比,密枝枸杞叶中总黄酮、总多酚、蛋白质、粗多糖和钾的含量分别高2.97%、5.93%、6.42%、8.31%和33.76%,但抗坏血酸含量低32.34%。  相似文献   

9.
以"宁杞1号"为试材,研究了秋季追施枸杞专用肥和硫酸钾及灌水,对枸杞采果期及产果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宁南山区枸杞园现有条件下,秋季(8月上旬)追施枸杞专用肥和硫酸钾,可以显著延长枸杞采果期、增加产果量。  相似文献   

10.
宁夏枸杞采后呼吸强度和水分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宁夏枸杞浆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以4 a生的宁杞-1号品种的夏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失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宁杞-1号枸杞是一种呼吸强度极高的浆果;绿色幼果的呼吸强度最高,达CO2407.05~420.34 mg·kg-1·h-1;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呼吸强度逐渐降低;鲜红果的呼吸强度最低,达CO2139.99 mg·kg-1·h-1;初步证明宁杞-1号属于一种呼吸非跃变型的果实.在(5±1)℃的低温下,桔红色浆果极易失水,失水率和贮藏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996,第3天时失水率已达6.8%;保鲜膜包装能极显著抑制浆果失水,贮藏至22 d时失水率仅达3.74%.  相似文献   

11.
 枸杞新品种‘宁杞7号’自交亲和,可单一品种建园,腋花芽为主。当年生枝为产量的主要负载单位,成枝力中等,果枝粗长,植株生长旺盛,树姿开张。鲜果粒大,肉厚,易制干。干果药香浓郁,口感好。平均鲜果单果质量0.72 g,横径1.18 cm,纵径2.2 cm,果肉厚1.2 mm,含籽数29个,鲜干比4.1 ~ 4.6。干果枸杞多糖含量39.7 mg · g-1;甜菜碱10.8 mg · g-1,胡萝卜素1.385 mg · g-1。适宜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宁夏枸杞适生区栽植。  相似文献   

12.
鲜食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娅丽  王锦秀  常红宇 《园艺学报》2011,38(5):1015-1016
 ‘宁杞6号’是从宁夏枸杞天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具有生长旺盛,发枝力强,产量高,果粒大,果肉厚,含籽量少,口味甘甜无异味,适宜鲜食等优点。鲜果平均单果质量1.29 g,果实横径9.29 mm,纵径22.73 mm,果肉厚2.03 mm,含籽数20.96个;枸杞多糖含量12.6 mg · kg-1,氨基酸总量89.1 mg · kg-1,胡萝卜素1.5 mg · kg-1;在宁夏海原、中宁、银川、惠农、平罗等地区与‘宁杞1号’(授粉树)合理混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3.
‘宁杞9号’是采用倍性育种、杂交技术等育种手段相结合,选育出的三倍体枸杞新品种。具有植株生长量大、生长势强、叶芽鲜嫩、风味良好、营养丰富、抗寒抗旱性强等特性,适宜进行枸杞芽茶、芽菜的开发应用。定植后第3年枸杞鲜芽产量达到22.5 t ? 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宁杞5号’枸杞新优良种是由‘宁杞1号’生产园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植株(YX-1)经单株无性扩繁育成的。它具有生长旺盛、成枝力强、树体成形快,果实成熟期显著提前,结果性状好等优良特性。鲜果平均单果质量1.1 g,最大单果质量3.2 g。果实平均纵径2.54 cm,横径1.74 cm,果肉厚0.16 cm,内含种子15 ~ 40粒。干果含总糖560 mg · g-1,枸杞多糖34.9 mg · g-1,类胡萝卜素1.20 g · kg-1,甜菜碱9.8 mg · g-1。鲜果粒大,肉厚,果形优美,口感甘甜但不失枸杞特有的药香味,可鲜干两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离、鉴定,对宁夏枸杞主要栽培区贮存1 a和2 a的枸杞果实表面和内部带菌种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果实带真菌较为普遍,表面带菌8属11种,内部带菌6属6种,表面带菌种类较内部多;同一地区贮存1 a和2 a带菌种类差异不大;宁夏芦花台园林场枸杞带菌种类较中宁县和惠农区略少.  相似文献   

16.
以"宁杞五号"红枸杞为试材,采用2因素3水平双向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进行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不同浓度混合水溶液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浓度组合的叶面肥对枸杞树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枸杞叶面配方施肥及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配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对"宁杞五号"红枸杞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提高的促进作用比单施尿素或者磷酸二氢钾的效果要好。2)尿素的浓度为3 g·L-1,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 g·L-1混合配施的效果最好,其对枸杞树新梢径粗、新梢长、冠幅以及产量的影响最大。3)通过交互作用分析,尿素用量为2.527 g·L-1,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593 g·L-1,即二者比例为1∶0.630时,新梢径粗生长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最高增量为1.744 mm;尿素用量为2.593 g·L-1,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612 g·L-1,即二者比例为1∶0.622时,新梢长生长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最高增量为48.479 cm;尿素用量为2.641 g·L-1,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665 g·L-1,即二者比例为1∶0.630时,冠幅增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最高增量为23.955 cm;尿素用量为2.825 g·L-1,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451 g·L-1,即二者比例为1∶0.514时,枸杞产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最高产量为12.830 kg。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配施能够显著促进枸杞树木的生长和产量,在一定浓度的肥料用量范围内,枸杞新梢径粗、新梢长、冠幅、产量4项指标的生物累积量随浓度的逐渐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枸杞新品种‘中科绿川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天顺  董静洲  岳建林  王瑛 《园艺学报》2015,42(12):2557-2558
‘中科绿川1号’枸杞是从‘宁杞1号’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树势旺盛,发枝力强。果实偏圆,果蒂易脱落,适宜于机械化采摘。果肉厚,口味甘甜、香纯,富含枸杞多糖、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果实含水量高达80.09%,种子较少,适宜制汁。幼树早产、丰产、稳产性较好。自交亲和性偏低,异花授粉坐果率高。对枸杞蚜虫、黑果病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设施温棚方法,开展"宁杞菜1号"栽培种植,促进产量及效益提高。从"宁杞菜1号"生理特点入手,详细介绍了"宁杞菜1号"的品种特征、育苗、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摘菜和修剪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以‘宁杞7号’枸杞鲜果为试材,采用不同pH的微电水、不同浓度的食用碱和不同浸洗时间对其进行脱蜡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枸杞鲜果脱水速度及干果总糖含量、多糖含量、甜菜碱含量、商品率、色泽品相及制干成本的影响,以期获得更高效、环保的枸杞制干脱蜡剂及其使用方法。结果表明:微电水和食用碱对‘宁杞7号’鲜果在脱水速度、干果商品率、外观品相及成本上有明显差异,而对干果总糖、多糖和甜菜碱含量无明显影响。微电水处理后干果表面无碱粉残留,制干成本降低29.11%;但干果商品率降低10.55%,脱水速度较慢。食用碱液处理干果表面碱粉残留明显,成本较高;但商品率较高,脱水速度较快。生产中,推荐使用pH为10.5微电水浸洗2min对枸杞鲜果进行脱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