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丰城县自1952年大面积种棉花,由于布局过于分散,棉田建设不过硬,科学种棉水平难提高,棉花生产多年处于“面积少,单产低,经济效益差,多数农民不愿种”的被动局面。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植棉面积在3.6万~5.5万亩左右,单产皮棉徘徊在10~30斤之间,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植棉面积由7.7万亩增加到10万亩,多数年份单产仍在30斤左右徘徊,最高年的1965年,平均单产也只有47斤。1982年,全县10万亩棉花,分布在17个公社,245个植棉大队,3215个植棉生产队,80755植棉户,平均每个生产队植棉31亩,每户植棉1.23亩。其中:有5个分散棉区,816个植棉生产队,每个队只有10亩左右棉花。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顾名思义经济效益较高。可是,在1980年以前,临川县的棉花单产很低,在30~50斤之间徘徊了三十年。由于产量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棉农说:“种棉种棉,有钱买米,冒钱过年”。把种棉花当成了一个包袱。1981年以后,我县普遍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调整了棉田布局,运用了科研成果,单产翻番,收入猛增。1983年全县计划二万亩棉花,实种不足1万8千亩,总产18,900担,首次突破了百斤关,比1982年增长75.5%,比1980年增长1.63倍。其中秋溪公社总产8,424担。亩产165.1斤,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棉花亩产皮棉三百斤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生育规律,1980年至1982年我们在桃圩公社棉种场承担了地、县科委下达的棉花高产栽培试验研究课题。由于上级党政的关怀和科技人员的指导以及棉种场职工群众的帮助,连续取得了亩产三百斤以上高产稳产的较好成绩,经省、地、县各级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考核验收,80年1.05亩,亩产308.9斤;81年1亩,亩产304.3斤,而全场14.3亩棉田,平均亩产80年为68.4斤,81年为171.7斤。 82年,高产试验田扩大到相邻两块,一号田实测面积1.354亩,采用地膜复盖栽培  相似文献   

4.
临川县秋溪公社东溪大队第二生产队,有耕地面积196亩。五十年代开始种改良棉。实行稻棉轮作。是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我省棉花生产上一个比较高产稳产的水旱轮作产区。十年动乱以来,由于遭受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棉花单产不仅停滞不前,而且倒退到三、四十斤上下徘徊,最低的1977年,植棉126亩,亩产只12.6斤。干群对种棉存在严重的抵触情绪,棉农反映“种棉种棉不如荒田”。为了彻底改变这种棉花产量越种越低的落后面貌,摸索棉花高产经验,抚州地区农业局在公社党委的支持下,确定1980年在东  相似文献   

5.
引言 花生地膜栽培是一项增产十分显著的先进技术。60年代初,日本千叶县试验成功。1978年从日本引入我国,首先在北方试验推广,1982年全国花生地膜栽培面积达30多万亩,增产效果显著。山东省1982年297处次对比试验,平均每亩增产170.9斤,增产27.4%;到1983年出现1000多亩大面积千斤花生高产田,其中最高的亩产达1400多斤,就是由于采用了地膜栽培技术带来的重大突破。近两年来我市各地先  相似文献   

6.
赣北棉区是我省的主要产棉基地。近年来,面积发展到62.6万亩,单产达到了89.6斤,并出现了彭泽、九江两个稳产超百斤的县。都昌虬门大队还创造了丘陵红壤超双百斤。这就说明赣北棉区棉花是可以高产的。但是,就全区来说产量还没有过百斤,主要是县与县之间产量不平衡。生产上的差距,反映到科学种棉上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就是增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对丘陵红壤棉花生产与栽培技术进行了考查,现分三个问题报告如下: 一、丘陵红壤植棉大有可为。丰城县10万亩棉田,丘陵红壤棉地就有6万余亩。无论是旱年、水年,丘陵红壤棉区都涌现了亩产皮棉超百斤的高产单位和田块。一九八一年是高温干旱年,高产单位和田块仍然不少;据荣塘公社考查,店里大队中湖生产队53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21.5斤,全队36户,有18户亩产超过130斤;荣塘公社棉种场0.77亩移栽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74.4斤。外地丘陵红壤棉花高产典型更多,有的亩产已经超过250斤皮棉。实践证明,丘陵红壤不但可以种棉花,而且能够创高产。丘陵红壤种棉与平原圩区种棉相比有许  相似文献   

8.
地膜花生—蔬菜配套栽培,是我市耕作制度改革项目之一。1985年全市种地膜花生1.33万亩,比1984年扩大15.5倍,平均亩产570.5斤,比露地花生增产44.98%,其单产幅度为467—866斤,其中与蔬菜配套1.07万亩,据襄阳、枣阳、老河口、保康等县(市)371.5亩调查,大白菜亩产7900斤,增产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县的地膜棉发展较快。1984年种植面积达19.83万亩,占棉田面积的48.50%。为了探索不同颜色地膜的性能和对棉花的增产作用,我们选择了六种不同颜色的地膜,于1983年和1984年在慈溪县棉  相似文献   

10.
慈溪县传统的棉田耕作制度是,冬作春粮(大小麦、蚕豆)与黄花苜蓿间作,夏作棉花与春粮套种的两熟栽培制度。六十年代间作绿肥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85%左右。棉花产量高且稳定,平均皮棉亩产113.7斤。七十年代以来,绿肥面积不断减少。1982年统计,全县棉田绿肥面积6.63万亩,只占棉田总面积的16.64%,亩产鲜草量在千斤以下,棉田有机质肥料严重不足。绿肥面积迟  相似文献   

11.
(一)荣圹公社江下大队位于赣江东岸。九个生产队,232户,1,354人。耕地面积1,543亩,其中丘陵旱地种棉54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5%,是个水源、土质条件较差的丘陵红壤粮棉兼作地区。该队自52年种棉以来,常年亩产在20~30斤之间徘徊,产量最高的1982年单产也只有55斤,是荣圹公社有名的低产队。为了改变棉花低产落后面貌,县农业局经作站在公社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棉农自愿的原则,与大队签订了棉花技术承包合同,并派出棉花技术干部常驻大队,负责科技普及、培训、指导等工作。今年棉花生产尽管遭受了低温、大风、梅雨、高温秋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地膜植棉的作用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概况我省棉花地膜栽培是从1979年开始的。当年在研究单位小面积试验,覆盖面积不到4亩,平均亩产皮棉154.4斤,比不覆盖的对照田增产26.1~47.6%。1980年多点试验示范550.4亩,平均亩产皮棉168.1斤,比不覆盖的对照田增产44.4%。产量最高的绥中县宽帮公社大房身大队第三生产队,覆盖  相似文献   

13.
迁安县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全县共有耕地77.5万亩,历年播种花生面积23万亩左右。为了探讨新的花生增产途径,1981年,我们搞了2.4亩的塑料薄膜覆盖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后,1982年在扣庄公社的扣庄大队和东晒甲山大队搞了1000亩花生地膜复盖栽培示范,根据县、社、队联合验收结果,复膜花生平均亩产551.8斤,比不复膜的平均亩产344斤增产207.8斤,增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10号是我国主要棉区麦棉两熟栽培的棉花新品种。三年来试种、示范、生产的结果,前茬小麦亩产400斤左右,皮棉百斤上下。1982年山东临沂县中棉所10号面积10万亩,亩产小麦359斤,皮棉90斤。江苏  相似文献   

15.
南昌县三江公社汗塘大队是个粮棉混作地区,全大队共有耕地3358亩,其中植棉1650亩,占总面积的49.1%。该队历来是种植水稻为主的地区,从71年开始,将水田改为旱地,实行稻棉轮作。但由于轮作制度不合理,栽培措施不过硬,亩产皮棉在40—50斤之间徘徊,最高的78年,也只有64斤。因为棉花亩产低,投工多,成本大,广大干群思想上普遍存在“种棉吃亏”,“种棉不如种粮”,“种棉不如种其它经济作物”等等认识,抵触情绪大,把种棉当成“包袱”。历年来,不仅计划面积完不成,而且出现将差田、瘦田、远田种棉,棉田分散,稻棉插花现象较为普遍。为了彻底改变棉花低产面貌,1981年县委,公社党委加强了具体领  相似文献   

16.
在连续三年大丰收的基础上,1982年我县的棉花生产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县植棉计划十万三千亩,年报总产181,781担,实际产量192,000担,按计划面积亩产达186.4斤,比大丰收的81年增加77,711担,增长68%,LL78年53,402担增长359.5万,单产比81年123.4斤增加63斤,为78年61.4斤的三倍多。三中全会以来的四年,每年总产增长34,645担,单产提高31斤,实现了高产稳产,持续幅度增产,广大棉农普遍尝到了“科学种棉,越种越甜”的甜头。今年棉花丰收的特点是成桃、铃重、衣  相似文献   

17.
上海是全国棉花亩产最早过百斤的高产省、市之一。自1964年亩产过百斤以来,全市140多万亩棉田,17年平均亩产皮棉119±21斤。但产量高而不稳,且很不平衡。产量最高的1978年亩产皮棉169斤,产量最低的1977年仅91斤,前后两年产量竞相差78斤。同一年份,十个郊县之间的产量相差也颇悬殊。如1978年,产量高的县亩产皮棉高达  相似文献   

18.
枝江县是湖北省的主要产棉县。建国以来,棉田面积较为稳定,产量不断提高。常年种植26万亩左右,皮棉单产由1949年的25斤,上升到目前的200斤左右,增长七倍多。当前棉花生产的主攻方向,是如何提高棉花质量,而抓好红铃虫防治,则是增产保质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一)丰城县的棉花生产,在连续三年增产的基础上,1985年又喜获丰收。全县实收面积37,234亩,总产皮棉39021担,平均单产105斤。种棉三十四年来第一次成为百斤皮棉县。概括1985年棉花生产形势特点是“一调三提高”,即调减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植棉经济效益。向“高产、优质”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一、调减面积:1985年在棉田布局上,坚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以完成全县3.2万担皮棉收购合同为原则,尽可能把棉田面积  相似文献   

20.
1984年,我省棉花生产获得了单产过百斤、总产超历史的丰收,跨入了全国百斤皮棉省的行列,结束了我省棉花亩产长期徘徊在六七十斤上下的局面,有力地回答了我省不宜种棉的错误论调。据统计,全省实播棉田121.66万亩,总产皮棉138.28万担,单产为114斤,比1983年亩产77斤增长48.1%,和历史最高年1982年相比,播种面积减少了29.77万亩,而总产却增加7.04万担,单产增长31.0%,总产比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69.5万担翻了一番,单产增长1.2倍,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今年棉花生产大丰收,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