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为世界各地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人多取急性经过,家畜及野生动物则多呈隐性感染,长期带菌排菌,污染环境、水源。 四川省是钩体病严重流行省区之一。一般认为,马骡周期性眼炎与本病有密切关系。驻川部队马骡历年均有原因不明的失明及眼病发生。为了了解动物感染本病的情况,为防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于1984年8~9月,对部分地区的畜禽、鳝鱼采血清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以及人群对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意识,采用犬钩端螺旋体抗体ELISA试剂盒对遵义市320份犬血清样品进行钩端螺旋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对遵义市646名大学生开展有关钩端螺旋体病的社会调查。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犬钩端螺旋体的总阳性率为5.00%(16/320),犬钩端螺旋体病感染在来源、年龄与性别上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中33.13%(214/646)的受访者认为钩端螺旋体病能通过动物传染给人,有45.67%(295/646)的受访者曾经被犬抓伤或者咬伤过,56.35%(364/646)的受访者认为被犬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采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研究表明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阳性率较高,并且人群对钩端螺旋体病防范意识不足,存在较大的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3.
一、钩端螺旋体与犬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属有2个种,引起人和犬发病的是问号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就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犬共患传染病。该病原菌菌型复杂,目  相似文献   

4.
正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 ospira)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此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由钩端螺旋体或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引起,所有年龄的犬均易感,公犬和幼犬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2])。近年来,随着宠物饲养的迅速发展,有25%~60%的犬都感染过此病~([3])。犬感染钩端螺旋体后主要表现为两个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犬共患传染病.由于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有着广泛的动物宿主,临床症状多样,很多动物呈隐性感染,在犬群中的感染率也比较高,对犬的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了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6.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下称钩体)是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的病原体。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病)在世界多数国家均有发现,多种动物有感受性。1880年拉利(Larrey)在法国殖民军中发现钩病患者,同年发现于犬,1935年在牛,1938年在狐、山羊和猪中检出。1923—1934年,钩病在我国河南、山东、山西等地人群中流行。解放后广西、广东、河南、河北、山东以及其他若干省份均有发生,东北地区也有本病存在。钩病的主要特征是短时间发热,具有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  相似文献   

7.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钩端螺旋体类微生物引起的各种畜、禽、野生动物和人均可感染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多为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犬共患传染病。该病原菌菌型复杂,目前共有23个血清群,每个血清群内又可分为若干个血清型。由于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有着广泛的动物宿主,临床症状多样,很多动物呈隐性感染,在犬群中的感染率也比较高,对犬的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了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9.
钧端螺旋体病是致病钧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各型疾病,可引起人、野生动物和家畜发病,是一种典型的人鲁共患病。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而且可长期存在于感染动物体内,成为主要贮存宿主。如鼠类感染后,大多是健康带菌者,并可通过  相似文献   

10.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我国很多地域,特别是南方省份的感染率高。大多数钩端螺旋体病呈亚临床感染症状,只有感染出血性黄疸型和犬型等致病性强的钩端螺旋体才呈现急性、亚急性临床发病。由于该病对公共卫生影响较大,因此对该病的确切诊断有着重要意义。1病例情况2013年7月,畜主杨某发现自养犬(1岁7个  相似文献   

11.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犬共患传染病。该病原菌菌型复杂,目前共有23个血清群,每个血清群内又可分为若干个血清型。由于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有着广泛的动物宿主,临床症状多样,很多动物呈隐性感染,在犬群中的感染率也比较高,对犬的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了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12.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一种犬和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自然疫源性疾病。犬在感染后引起急性肾炎并常伴有肝衰竭或凝血不良[1~2]。在感染人后引起螺旋体性黄疸,称为Weil氏病。犬较易感染本病,猫的钩端螺旋体病少见。我国从犬分离到的钩端螺旋体主要是犬群和流感黄疸出血群。1病原犬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主要为犬钩端螺旋体和出血黄疸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菌体纤细,螺旋紧密缠绕,一端或两端有特征性的小钩。在旋转时两端柔软而中间僵硬。钩端螺旋体为严格需氧菌,对pH6.2~8.0以外的酸碱敏感。加热到50℃10分钟、60℃10秒以及常用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13.
钩端螺旋体病是致病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各型疾病,可引起人、野生动物和家畜发病,是一种典型的人兽共患病.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而且可长期存在于感染动物体内,成为主要贮存宿主.如鼠类感染后,大多是健康带菌者,并可通过尿液向外排菌,成为重要传染源.当犬接触这些染菌的水、土壤或尿后,就可通过破损皮肤、粘膜及消化道感染.通过交配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大,因公犬有用鼻和舌舔自己或母犬生殖器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7,(3)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人和家畜(主要是犬、牛和猪)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以发热、肝脏和肾脏功能不全、肺脏病变和繁殖障碍为特征。猪钩端螺旋体感染通常是亚临床性的,不过有时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疾病,主要取决于感染病原体的血清型和猪感染时的日龄。1病原学钩端螺旋体是一种直径约为0.1μm,长度为6~20μm的螺旋体原虫。钩端螺旋体具有典型的双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因和发病机理病原菌可通过擦伤的皮肤或眼、口和鼻黏膜进入,交配后还可通过精液传播。感染后潜伏期短(5~14 d),随后发生菌血症。如果是由宿主适应血清型(如哈德焦钩端螺旋体)所致,症状相对轻微,但如果由非适应菌株(如波蒙那钩端螺旋体)引起,可导致急性严重感染,有时甚至是致命感染。菌血症持续4~5 d后,感染动物对钩端螺旋体产生免疫反应。此后,微生物局限在抗体难以进  相似文献   

16.
在诊断胎儿感染钩端螺旋体尚缺乏可靠方法的时候,牛钩端螺旋体流产的血清学试验被认为是一种最实用的实验辅助方法(Stoenner,1968,1972;Smith,1973)。虽然Stoenoer(1972)曾指出在流产发生时,偶尔有些母牛血清学检查阴性,但近年来确信由于钩端螺旋体病而近期流产的大多数母牛都具有高的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17.
猪钩端螺旋体病是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是由猪感染钩端螺旋体而引起的传染病,可感染人。临床上病猪表现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流产、出血性素质、水肿等症状。钩端细螺旋体对人、畜和野生动物都有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有很多血清群和血清型,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致病性钩端螺体有25个血清群,至少有190个不同的血清型。因此,要科学的了解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主要症状,病理变化,科学的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钩端螺旋体病(letospirosis)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目前对犬钩端螺旋体病多采取抗生素疗法。本文报道犬感染问号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出现急性肾炎症状。给予患病犬输液和抗生素治疗,治疗5 d后,肌酐明显改善,精神状态改善,食欲恢复,预后良好。该病例报告可为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根据病程及临床症状的不同,马的这种病表现为多种类型。通过对我场马匹的调查,其类型主要有三:一是隐性感染,即血清学检查为阳性而没有临床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简述了猪对钩端螺旋体抗病力的初步繁育试验效果。通过试验,以期获得公母猪及其后代对钩端螺旋体抗病力和易感性遗传力的差异。血清学试验是以显微凝集反应为依据的。以四至十四天标准细螺旋体培养作抗原:有RGA株(黄疸出血型)、Moskva V株(流感伤寒型)、M-84株(赛罗型)、Pereplicln株(参考株)、Pomona株(波摩那型)。试验的大白猪来自同一农场,包括16头公猪和41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