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国Briggs Nursery公司 杜鹃花(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新品种‘Trocadero’。该新品种系杜鹃花‘Torero’与‘Erato’品种杂交种。其性状优势超过父本母本,耐低温,可忍耐零下20℃的低温环境。6月份花朵盛开,株高可达3英尺~4英尺。  相似文献   

2.
合理开发利用木豆资源,研究木豆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23份木豆种质间、器官间总黄酮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木豆不同品种间叶和花的总黄酮含量为2%~4%(11M010除外),荚的总黄酮含量大多分布在2%以内。以早熟、中熟、晚熟3个品种为研究材料,其叶片、荚皮、叶柄、籽粒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25%、2.23%、0.84%、0.22%,且存在极显著差异;比较不同成熟度木豆叶的总黄酮含量,新叶(4.09%)的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成熟叶(2.98%)和老叶(2.69%)。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几种云南核桃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比较其叶、树枝皮、青皮、壳、内隔膜及内种皮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云南核桃品种的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不同,不同云南核桃品种的同一部位总黄酮含量也有差异。娘青核桃内种皮、内隔膜、叶等部位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其它品种,总黄酮含量内种皮达23.17%,叶中达14.80%,内隔膜中达15.17%,青皮中达9.33%;大泡核桃的总黄酮含量为内种皮中14.78%,叶中12.01%,内隔膜中10.27%,其青皮、树枝皮总黄酮含量略高于其他核桃品种,分别为15.79%、5.56%。综合来看,核桃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分布为内种皮叶青皮内隔膜树枝皮壳。  相似文献   

4.
采用NaNO2-AlCl3-NaOH法测定枇杷叶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以精制枇杷叶多糖测得枇杷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苯酚-硫酸法测定枇杷叶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比较枇杷叶生品与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枇杷叶生品总黄酮含量3.40%,蜜炙品、姜汁炒制品、姜汤煮制品、清炒制品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77%、4.02%、2.88%、3.98%;枇杷叶生品多糖含量9.16%,蜜炙品、姜汁炒制品、姜汤煮制品、清炒制品多糖含量分别为9.51%、7.95%、10.09%、9.19%。枇杷叶经过炮制后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均有变化,其中总黄酮含量以姜汁炒枇杷叶中的为最高,多糖含量以姜汤煮枇杷叶中的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野生蕨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用分光光度法对野生蕨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季野生蕨菜,根状茎总黄酮化合物含量最高,达6.09%;叶片和叶柄总黄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分别为2.95%和3.09%。春季野生蕨菜,根状茎与叶片总黄酮化合物含量较高,分别为5.80%和5.54%;叶柄总黄酮化合物含量较低,仅为2.28%。春、冬季节采收的野生蕨菜均以根状茎总黄酮化合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红树莓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醇法提取红树莓总黄酮并建立红树莓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树莓中的总黄酮.芦丁在0.011~0.066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2.2%.红树莓总黄酮含量为21.93%.此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用于测定红树莓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张华  特布沁  包玉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18+358-318,358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柠条锦鸡儿总黄酮的含量,以优选出柠条锦鸡儿总黄酮的最佳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水浴提取法、液氮-乙醇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提取柠条锦鸡儿总黄酮,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10 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超声波-水浴提取法测得柠条锦鸡儿叶总黄酮含量为3.88%,根皮为0.83%;微波提取法测得叶中总黄酮含量为3.14%,根皮为0.44%;液氮-乙醇提取法测得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39%,根皮为0.14%。超声波-水浴提取法提取总黄酮含量最高,微波提取法次之,液氮-乙醇提取法最低。[结论]研究可为柠条锦鸡儿中黄酮类物质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为柠条锦鸡儿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春光无限好,一起去赏花春天,百花齐放在泸西还有一种让人喜爱的山花那就是杜鹃花它的盛开点燃了一整个春天的热情杜鹃花被誉为"花中西施",所以有诗赞美道:"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漫山遍野火红的杜鹃花的确是美的让人止不住的赞叹,一簇一簇鲜艳火红的杜鹃花惹人喜爱,让人心动不已。  相似文献   

9.
分光光度法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采用AlCl3显色,在412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 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2%、99.72%,RSD分别为2.38%、3.1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3%、98.75%,RSD分别为2.71%、2.86%。[结论]以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AlCl3为显色剂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沙棘果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于2007年9月在青海大通、甘肃天水、山西右玉、辽宁建平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采集沙棘果,榨汁后沉淀,然后将沉淀物在室温下晾干并粉碎,之后进行超临界萃取,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沙棘果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青海大通沙棘果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27%,然后依次是甘肃天水沙棘果、山西右玉沙棘果、辽宁建平沙棘果,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3%、0.95%、0.89%,可见,高海拔地区沙棘果中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沙棘果中的总黄酮(P<0.05)。[结论]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沙棘果中的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