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泉州、漳州和厦门等地农村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新农村建设中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取得的成效和问题,并从闽南文化自身、农民、政府、文化研究者和民间艺术骨干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在海西新农村建设中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所在。一个区域一个村庄离开了农村产业的支撑,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落到实处。本文就莲都区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作进一步思考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解决农村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标,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途径。基于陈村花卉产业的调查研究,明确陈村花卉产业发展的过程,发展中成功的、积极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花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助推河北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提高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从河北近几年开展农村信息化新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上看,实现农村信息化无论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依托《农村科技传播新模式示范》子项目的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农村信息化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了当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总结广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建议,为农村产业发展培养出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产业技术农民,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更多"双带"能力强的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等重要作用。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焦点过多地聚集在对城市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上。对农村,特别是对西部新农村研究还很不够,对西部新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模式构建还很缺乏。为此,结合西部新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和需求,不断构建和完善西部新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与模式。通过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来推动西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建兰  林诗文  刘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33-2636,2722
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及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导入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2点必要性:一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形势的需要;二是为了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研究了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的具体特性、现有基础及面临的阻力。介绍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导入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模式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探讨了构建生态农林业循环发展模式所需要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的政府职能和监管机制、营销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市场体系和人力资源等。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为例,分析了华坪县创建的"919"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模式及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8.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支撑,对相关产业的承接有利于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村资源环境优势、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都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产业承接提供可能性.文章分析了农村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可行性,并从现状出发,给承接地政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孔德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57-12259
针对芜湖市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绿色发展的视角分析了芜湖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芜湖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转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发挥政府和农民两个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范乔希  陶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8-19,22
新农村建设为宜宾各区县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宜宾各区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详细分析了宜宾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导产业不明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收入增长慢、城市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反哺能力弱、农村社会事业滞后、农村整体文明程度低等问题之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宜宾新农村建设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风景名胜区内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存在,正视风景区内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时风景区内农村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发展模式来确立风景区内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定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景观化,来实现风景区内新农村建设的导向性转变;通过大力推动乡村旅游,来完成风景区内新农村建设对风景区的合理补充与相互促进;通过鼓励社区参与分享风景区发展成果,来促进农村居民与风景区的相互关系,最终实现农村与风景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6):143-145
农村基础设施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发展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村产业升级、改造传统农业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的提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供给问题受到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从学术研究的动态和内容来看,国内外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两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关梳理和简要性概述。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村养老产业,鼓励城市老人到农村居家养老,以县域为基点建设农村养老新区,以美丽乡镇为依托,建设多种经济形式的敬老院,吸引城市老人到农村养老生活,为家乡新农村建设发挥余热。发展农村养老特色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城市化,发展农村养老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城市老人到农村养老生活,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解决城市人口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医护问题。城市老人在农村养老的生活消费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源泉,且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胡易雷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3):16-17,2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乡村经济产业调整和发展状况,不仅能够显性地看到乡村振兴战略在乡土社会中取得的成果,又能够顺应新时代中国新农村发展需求,帮助农民获得经济效益,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为此,该文以贵州省毕节市少数民族地区B村为例,通过对现阶段B村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其在为产业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农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发展的。本文简述了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百年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通过新农村建设,可以消除城乡二元制度壁垒,有效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和科技水平低下的问题,还可以推动农村文化创新和发展。从发展经验看,建设新农村需要新的视角思路,即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农村产业、必须在城乡互动推动、必须提升政府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汉寿县新农村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客观地分析了汉寿县新农村建设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汉寿县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进行详细梳理和分析,提出汉寿县农村现状及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发展思路,构建出汉寿县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韩沛锟 《河南农业》2011,(12):15-16
近年来,农村青年择偶方式多样,早婚现象明显增多,择偶形态较为复杂.早婚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对我国的计生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带来严峻的挑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农村青年的择偶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此,笔者以河南省中牟县为例探析农村早婚问题成因及择偶形态转变的途径,对于构建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各种新型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出现,农村合作社最为新型的农村的合作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农村合作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推进、相互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将通过对农村合作社的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给农村生态产业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突出生态环保的综合管理模式,形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林业信息化发展的综合运用,将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将围绕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从多方面探讨构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举措,更好地推动农村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相融合的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