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旭波 《广东园林》2006,28(1):21-22
广州园是广州市政府应福冈市政府的邀请,在爱蓝岛城中央公园国际交流庭园展区中展览的岭南园林庭园。占地350m2。运用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岭南民居、山池树石、诗文点染相结合,营造出“小中见大”、景观丰富的庭园,充分展现了岭南园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以最大程度还原长沙宝宁寺唐代始建时期之风貌并融入寺庙文化为指导思想,探讨了对整个寺庙庭园进行细致的景观规划,将庭园进行合理分区,并选择本地乡土植物以及具有佛教教义象征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3.
晓静 《湖南林业》2008,(7):27-27
庭园是居家建筑的附属和延伸,一般讲其面积有限。所谓实用庭园,首先必须有道路、地坪等硬质景观,来满足主人日常交通和活动的需要;其次要有各种由植物材料配置成的软质景观,除了要有观赏性外,还要重视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满族民居与乡村蒂观特点的研究,挖掘其蕴含的景观价值和宝贵资源。作者着重探索满族民居在塑造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空间布局等方面的优秀思想,从本质上继承传统满族民居的艺术精神。对传统的满族民居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在和未来,为设计具有满族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竹景观资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竹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资源,由竹的自然景观和竹的人文景观构成。竹的自然景观主要包括风景竹林景观、专类竹园景观、庭园竹景观和盆景竹景观;竹的人文景观主要由竹建筑景观、竹制器具、竹工艺品、竹食品、竹民俗和竹文化博览等组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国当代庭园设计现状,中国传统造园的文化背景,西方庭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现代庭园的需求,探讨了如何既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又借鉴西方庭园的发展经验,以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庭园设计,对中国现代庭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宝库中,有两处石头民居凭借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别样的景观特色在诸多艺术瑰宝中熠熠生辉,它们就是豫北地区的林州石板岩民居和豫西南地区的吴垭石头村民居。长时间以来,对地域特色的分析一直存在着粗浅定位和盲目更新的问题,却忽略了不同地域间相同艺术形式的对比和剖析。笔者以两处具有典型地域特色景观肌理的村落为案例,从宏观和中观角度对其特色形成和根源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得出较为清晰、系统的景观肌理特色分析结论,为地域文化保护和景观肌理恢复的研究提供综合性视角。  相似文献   

8.
探讨园艺作物在庭园植物配置中的选择、应用方式及庭园环境与住户心理需求等方面。综合其对庭园的生态效益和景现的艺术价值,阐述了园艺作物在现代城市私家庭园中的造景布局。并对开发利用集经济与观赏价值于一体的园艺作物满足私家庭园人性化植物配置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杨欣宇 《广东园林》2021,43(2):36-41
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了本土化的净土信仰,在这种信仰的影响下,在中国出现了敦煌净土变壁画,而日本贵族为了追求极乐往生,以中国净土变绘画为蓝本修建了净土庭园。通过比较分析敦煌石窟净土变壁画和宇治平等院净土庭园,讨论了中国净土信仰对日本净土庭园营造影响:净土庭园在思想上将庭园视为理想世界,在设计上强调建筑与园池的融合,在游览上注重远观与静观。同时,也继续探讨了净土信仰对后世日本庭园发展的影响:绘画开始作为日本庭园的造园蓝本,注重精神体验的非参与式游览方式得以创立,最终使寺院庭园成为了日本庭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竹,形态婀娜多姿,严冬不凋,素有“第二森林”之誉,且正直挺拔,四季青翠,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以观赏竹为材料进行庭园绿化逐渐受到各层专家赞赏。  相似文献   

11.
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时代背景下,乡土景观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系统分析风景园林学科体系下乡土景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核心内容和根本使命的乡土景观研究新框架。以云南阿者科哈尼族乡土景观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系统研究了其空间组成结构,进而研究了阿者科哈尼族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及互动方式。最后探讨了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利用风景园林学理论展开相关后续研究内容的实践途径,并提出此新框架不仅拓展乡土景观的研究视野,也有助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为基点,分析古典园林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提出将其造园手法运用于现代园林的方法和措施,为我国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园林雾化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莺  高翅 《广东园林》2008,30(1):33-36
从园林水景的功能、形态分类入手,介绍了雾喷泉这种新水景形式的概念和功能。通过分析目前雾喷泉在中西方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园林雾化水景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是亚运会后广州市举办的首次大型园林展览,以“梦想·花园·家”为主题。作为园博会的重要展览项目之一的艺术园圃,打破了以往临时展园统揽全园的传统做法,分为永久性园圃和临时性园圃,目的是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展品。本文以艺术园圃的植物景观营造为切入点,对本届艺术园圃的植物景观特点及艺术特色进...  相似文献   

15.
试用“气韵生动”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郭娜  高宇  胥辉 《山东林业科技》2008,38(3):104-105
从“气韵生动”这一绘画美学理论的特殊视角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阐述了“气”和“韵”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具体体现。说明“气韵生动”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这一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专类园之一。园区规划设计深入研究《诗经》和《辋川集》等经典诗词,提取创作元素,合理布局地形、建筑、水体、植物等要素,集中展示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再现中国传统园林的诗画意境。  相似文献   

17.
徐州市城区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徐州市城区地被植物的初步调查研究,报道了徐州市常见园林地被植物有132种,隶属45科94属。并介绍了这些园林地被植物的类型及园林应用方式,对主要地被植物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了徐州市园林地被植物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徐州市园林地被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传统园林艺术将意境的完美作为造园的最高境界,而当代公共景观在自然要素的表达上则更趋理性。作者通过比较2类不同形式的自然要素并进行案例解析,阐明了这一必然趋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竹子与园林     
该文简述了中国古代竹子造园的历史,列举了中国现代竹子造园的多种形式,并简要分析了竹子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涛 《绿色科技》2011,(12):38-39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无论在创造手法上,还是审美标准上,都与中国山水画画理相通,在造园构景时借鉴了很多山水画理论,从虚实相济、山水开合、以小见大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的画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