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铜与锌对茶树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文炎  吴洵 《茶叶科学》1992,12(2):159-160
试验采用叶面喷施0、0.05、0.1、0.2和0.5(%)的铜(CuSO_4·5H_2O,以下简称Cu)和0、0.1、0.2、0.5和1.0(%)的锌(ZnSO_4·7H_2O,以下简称 Zn),以及0.05、0.1和0.2(%)的铜分别与0.2和0.5(%)的锌的混合液,在春茶前芽膨大期连续喷施2次,夏、秋茶每采茶2—3批喷施1次。施液量以叶面滴水为度,于阴天或晴天早晚进  相似文献   

2.
韩文炎  许允文 《茶叶科学》1993,13(2):101-108
采用大田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查测定茶树生育特性、多酚氧化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碳氮代谢的变化等,研究了铜对茶树的生长和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适宜的施铜量能促进茶树生长,特别是对新梢和吸收根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并能增强体内氧化还原酶促反应和碳氮合成代谢,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但过量施铜,在叶面喷施时,新梢的萌发和生长受抑制;在土施时,吸收根数量明显减少。过量施铜还会引起酶活性的降低、碳氮代谢的方向发生变化等,从而导致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文中还对茶树铜的缺乏与过剩,铜与茶树抗逆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韩文炎  许允文 《茶叶科学》1996,16(2):99-104
采用叶面喷施铜锌的方法,研究了铜锌交互作用对茶树和平共处 生理的效应。结果表明,铜锌合施,不仅显著促进了茶树新梢及枝条对Cu的吸收,而且有利于Cu由地上部向吸收根转移;只有在锌浓度较低时与铜合施才能促进对锌的吸收,反之,则不利于对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采用叶面喷施和土施的方法,研究了茶树对铜及铜对其他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CuSO4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铜含量,茶树主根和吸收根对土壤有效铜含量的反应较敏感,可作为茶园缺乏或污染诊断时植物分析的适宜部位,施铜能明显提高茶树体内的铜含量,但铜的移动性较差,叶面喷施主要积累于成熟叶,生产枝和新梢中,土施则集中于吸收根和主极中,施铜对茶树磷,锌的吸收有不利影响,但能提高锰的含量,铜对钾,镁,钙,  相似文献   

5.
韩文炎  许允文 《茶叶科学》1996,16(2):99-104
采用叶面喷施铜锌的方法,研究了铜锌交互作用对茶树生长和生理的效应。结果表明,铜锌合施,不仅显著促进了茶树新梢及枝条对Cu的吸收,而且有利于Cu由地上部向吸收根转移;只有在锌浓度较低时与铜合施才能促进对锌的吸收,反之,则不利于对锌的吸收。与铜或锌单施相比,铜锌合施对新梢生育及茶叶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叶绿素、茶多酚和氨基酸等的含量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能改善Zn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不利影响。硝酸还原酶活性与茶叶全氮量和还原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文中还对铜锌元素与茶树碳氮代谢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叶面喷施和土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锌浓度处理对茶树体内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及分布的影响、土壤有效锌含量与茶树吸锌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对锌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叶部(喷施)和根部(土施)吸收的锌能很快转移到茶树的其它部位,除成熟叶外,新梢、生产枝、主根和吸收根的含锌量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均达极显著正相关。新梢可作为茶树缺锌诊断的取样部位。叶面喷锌对茶树体内P含量影响不大,对K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土施则降低P和K的吸收。P—Zn间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但这种作用并非发生在茶树体内,而是表现在茶树根系的吸收上。对Fe、Mn、Ca和Mg含量的影响,则无论是叶面喷锌还是土施锌,均表现为茶树多数部位降低,其中土施对这此元素的影响比叶面喷施明显。施锌对Cu和Na含量的影响不大。从施锌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对矿质养分吸收进行综合评价来看,茶树施锌以叶面喷施为宜。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田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锌对茶树的生长和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适宜的施锌量能促进茶树生长、早发芽、多发芽。增加叶片叶绿素和新梢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尤其是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强,使碳氮代谢朝着有利于茶叶产量和品质提高的方向发展,而过量施锌,其效果则相反。碳代谢所要求的锌浓度比氮代谢低。茶园土壤施锌和叶面喷锌均有良好效果,但叶面喷施对茶叶品质的作用优于土施。叶面喷锌(ZnSO4·7H2O,下同)浓度以0.2%-0.5%,土施锌量以100kg/hm2左右为宜。文中还对碳氮代谢对外源施锌的敏感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茶树铜的研究:Ⅰ,茶树根系含铜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高氯酸消煮湿灰法制样,使用日本岛津 AA—630—12分析仪测定了槠叶齐、湘波绿、福鼎大白茶三个无性系良种茶树根系含铜量;用0.1N HCI 浸提,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有效铜,结果如下:(1)茶树根系含铜量,吸收根占71.9%,侧根占18.7%,主根占9.4%;(2)根系含铜量品种间有差异,但吸收根>侧根>主根的分布趋势相同;(3)根系含铜量,吸收根9月最多,侧根、主根3、4月较多;(4)根系含铜量,以3龄茶树为基数,16龄高80%,21龄高117%;(5)根系类型含铜量分配率与树龄有关。3龄茶树,吸收根占53.3%,侧根占27.3%,主根占19.4%;21龄茶树,吸收根占65.5%,侧根占24.5%,主根占10.0%;(6)茶园土壤有效铜与植茶前比,3龄茶园高3.4%~3.9%,21龄茶园高53.9%~62.1%。  相似文献   

9.
采用叶面喷施和土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锌浓度处理对茶树体内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及分布的影响、土壤有效锌含量与茶树吸锌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对锌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叶间和根部吸收的锌能很快转移到茶树的其它部位,除成熟叶外,新梢,生产枝,主根和吸收根含锌量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均达极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嫁接因结合了接穗和砧木各自的优势而具有一种或多种显著的增益效果,在低产茶园改造、良种推广以及茶树新品种选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文章重点综述了茶树嫁接技术、嫁接对茶树的影响,以及在品种选育中应用等相关研究,并对嫁接在茶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嫁接在茶树中的应用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氮元素是茶树重要的矿质养分,是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茶树对氮肥的利用率不仅与茶树生长和生理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会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综述不同茶树品种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情况和氮肥对茶树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探讨氮元素对茶树生长和生理活动的影响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茶树氮肥资源和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施肥是茶树栽培过程的重要环节,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营养元素,对茶树产量及品质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当前主要施肥方式及特点,考察肥料对茶树芽叶生长、营养元素吸收及有效成分变化的影响,并概述了施肥方式与土壤环境变化的关联性,以期为茶树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茶园间作对茶树生长及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我国茶叶重要产地之一,茶树栽培历史悠久,由于立地条件和传统生产习惯之原因,茶园多有间作的特点,存在多种复合经营类型。作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间作茶园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硒对茶树生长及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硒是动物及人体的必需元素,我国有许多地方缺硒,缺硒与人畜禽40余种疾病有关。在缺硒地区,通过喷硒的方法可获得含硒量较高的硒粮,硒粮对克山病、大骨节病等与缺硒有关的疾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陕西、湖北富硒地区曾有过有关土壤及茶叶含硒量的报道,本文作者也曾报道过我国茶叶含硒的状况。本文就硒对茶树的必需性,硒对茶树生理活动、物质代谢的影响以及茶硒的形态进行研究,以为今后开拓富硒茶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水培法的结果,讨论了铝液(0—90ppm)对茶树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如下: 1、铝液浓度在5—15ppm范围内对茶树根部生长有促进效果,但对地上部的影响不明显,铝液浓度甚至高达30—90ppm,亦未发现茶树任何部分生长受阻。可以断定,茶树也是一种好铝植物。 2、随着铝液浓度上升,铝明显积累于根部,地上部也渐渐增加,可以说,铝由根部向地上部移动很困难。 3、经铝处理,根部对磷的吸收量的增加,铝液浓度为15ppm时最高,根部和地上部的氮铁含量变化不大。可见磷、氮和铁很难向地上部移动。 4、随着铝液浓度上升,根部对钙镁钾的吸收量降低,而向地上部移动之量增加,这种倾向,以钙显著,镁次之,钾最小。 5、Ca/Al和Mg/Al含量的克分子比,根部因铝液处理而明显降低,而地上部降低较小。据此,我们认为钙镁与铝之间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于茶园灌溉有否必要这一问题,目前尚有争论。静冈县茶树栽培有长期的历史,而且成龄后似乎没有干枯过,所以就认为茶树是深根性作物,可能不必要灌水!甚至提出茶树是有湿害问题的主张,确实各地也发生着过湿的障害。另一方面,茶树能在多雨的地方栽培,讲水是如何地重要。虽然搞好排水,防止湿害是重要的,但同时在必要时给予必要的水  相似文献   

17.
一、绪 言 由于经过多年的大量施肥,日本普通茶园土壤多呈强酸性反应。近年因茶叶畅销。所以茶农把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作为努力的目标,而且这个趋势似乎还要持续下去。如果只看眼前的话,的确多施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茶叶的产量和提高其品质;可是从长远着想,多施化肥招致土壤恶化。土壤酸化是其中一例;低  相似文献   

18.
生产实践中发现,茶树裁在坟堆、庙宇遗址和石灰性土壤上,茶树不能成活。很多生产部门都提出过这种问题。为了查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曾对几个茶场的土壤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蒙山11号、东胡旱、龙井43、英红2号和黄叶水仙五个品种不同部位的铜含量。结果表明:所测五个品种不同部位的铜含量均为细根〉芽〉成熟叶;蒙山11号茶树各部位铜含量为细根〉芽〉生产枝〉嫩茎〉第二叶〉第三叶〉第一叶〉成熟叶。  相似文献   

20.
茶是热带性的常绿树,是全年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作物。光合作用的机制与大量的酶及化学物质有关,这个复杂的工程大体上是由叶子进行的。当叶片变老了怎么办,怎样舍弃它,又怎样以新叶代替它?怎样使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将合成了的成分高效地用于新芽,提高新芽的产量与品质?从这一观点上看“叶”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