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县是全省茶叶基地县之一,自然条件较优越,发展茶叶有一定优势。近几年全县茶叶产量逐年加番,一九八二年产茶2100担,比上年820担增长2.5倍,按2332亩采摘茶园计算,平均亩产干茶达90斤;今年茶叶总产值可达6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12万元,茶叶生产已成为我县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全县有茶园10107亩,其中:社办茶场23个,面积8642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86%;去冬今春发展大队办茶场24个,面积1240亩,新增19个生产队种茶,面积仅225亩。在23个社办茶场中,除灰埠公社茶场是  相似文献   

2.
思口公社茶场建于一九七六年。现有职工一百零四人,其中从事茶园管理的职工九十一人。分两个专业队,四个作业组。茶园总面积一千三百二十亩,其中成令茶园三百亩,幼令山地茶园(四年生)一千零二十亩,每劳力分管茶园一十四点五亩。另外,有幼令油茶山五百亩,水田二十四亩,鱼塘一口,养鱼九千尾。一该场从一九八○年开始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茶叶生产责任制。其具体做法是: 公社对茶场实行“三定、三奖、一赔”  相似文献   

3.
缙云县杜桥村共有 2 0 1户 ,6 30人 ,仅有水田 80亩 ,旱地 50亩 ,茶园 36 0亩 ,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 0 0亩。 30多年来茶叶生产成为该村发展、壮大、巩固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 ,1984年最高产量达 2 2 6吨 ,1998年最高产值达 2 0 5万元 ,茶叶单项收入户均超万元 ,茶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 80 %以上。杜桥人把茶树当作“摇钱树” ,把茶园当作“聚宝盆” ,加速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成为缙云县典型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为全县农业综合开发 ,发展名优茶生产树立了榜样 ,并被地区评为百强村。1992年以来 ,随着茶叶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 ,大众茶滞…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我省主要创汇产品。由于种种原因,现行茶叶生产还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变,尤其是在目前茶叶市场出现疲软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新科技,改良茶园土壤,复壮茶丛树势,改进制茶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就当前茶叶生产中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如下浅见,与大家商榷。一、加强良种繁育,扩大良种画积目前,全国有良种茶园约400万亩,占菜园面积的四分之一,远远落后于日本。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各省的重视。安徽、  相似文献   

5.
<正>2002年,修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后,茶叶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迅速增加,到2014年春新建茶园面积达12万亩。在新建茶园时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茶苗栽种技术,编写了《修水县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技术指南》,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技术措施日臻成熟,使全县新建茶园基本达到了"一年保成活,二年保试产,三年保封行"的目标。为了扩大交流学习,助推江西省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对  相似文献   

6.
义乌市现有茶园 180 0 0亩 ,主要分布在南北山区 ,茶叶生产历来是山区农民的一大经济来源 ,但由于茶叶行情一直低迷 ,前些年不少茶园处在荒芜或半荒芜状态 ,全市年产茶叶 6 0 0t左右 ,茶叶总产值近 80 0万元 ,茶叶平均亩产值 70 0元左右 ,茶园整体效益普遍不高。为开发适销对路的茶类 ,提高茶园经营的整体效益 ,我们从 1996年开始 ,在东塘道人峰茶厂 (2 0 0 1年初改称义乌市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 )探索开发无公害茶 ,后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 ,于 1997年下半年开始转向开发与国际通行的有机茶 ,1998年 9月有 2 2 0亩茶园获得国家…  相似文献   

7.
省乐山茶场,位于吉太盆地中心,现有三令茶1500亩,二令茶2000亩,是省太和综合垦殖场联合企业,为了力争明年春茶大丰收,该场党委决心狠抓秋冬季茶园管理,采取了如下几项主要措施。 (1)三令茶在伏旱解除后,用四齿耙  相似文献   

8.
夏秋茶生产茶园管理及采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茶生产茶园管理及采制技术陈宜(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一、夏秋茶生产的意义夏秋茶生长具有芽叶萌发重叠。芽叶小,易老化,病虫多等情况,许多茶场鉴于这些情况,加之人力紧张,夏秋茶很少生产甚至不采,这样就造成了茶园经济效益降低,茶叶总产量减少。如何策划夏...  相似文献   

9.
铜鼓县生产的“宁红”茶和上饶的“婺绿”茶、庐山的“云雾”茶一样,都被誉为茶中珍品,曾一度盛誉国内外市场,素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之称建国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铜鼓县的茶叶生产恢复和发展很快,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铜鼓名茶十里香。”据地区统计局年报,1987年全县茶园面积4256亩,总产茶叶200担。铜鼓县茶叶生产的发展,对促进我区内外贸易、活跃市场、增加国家税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丰城市兰溪茶场海拔 6 0 0多m ,现有茶园面积 12 30亩 ,其中采摘面积 86 2亩。兰溪茶场长期注重优质茶生产 ,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在茶园生产中 ,采取茶园病虫综合防治的方法 ,努力减少农药防病灭虫次数 ,降低茶叶农药残留量 ,确保茶叶质量 ,并取得显著成效。兰溪茶场在病虫害防治中 ,采取农业措施和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农业措施所采用主要做法是 :①每年 10月上旬坚持在茶园里施用有机肥、复合肥 ,亩施用饼肥 2 0 0kg或进口复合肥 5 0kg ,以提高茶树抗逆力 ;②每季合理分批采摘茶叶 ,杜绝或减少害…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产茶国中,日本茶叶机械发展很快,近年来,不仅制茶机械实现了连续化。茶园管理也实现了机械化。在全国76.9万亩采摘茶园中,除少数覆盖茶,玉露茶,碾茶等高级茶用手采外,其它的茶园几乎都用机采。平均亩产277斤。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国家。笔者根据日本近两年的部分有关杂志、广告,就茶园作业机械类型,收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论人工“生态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是人工建立的。所谓人工“生态茶园”,是在建立茶园的同时,相应地建立恰当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型的茶园,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茶叶生产模式。其主导思想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既要做到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又要注重对茶  相似文献   

13.
茶煤病是茶园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全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也是丽水市莲都区茶园的主要病害。茶煤病的病原菌为真菌,其种类很多,但常见的为浓色煤病菌。茶煤病爆发年份,不仅茶叶严重减产,品质下降,严重的则可导致病株枯死。2000年本区大港头镇杨山村500亩幼龄茶园爆发该病,发病面积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我县大面积栽培茶树始于一九七五年,先后建园近万亩。茶园多处于红壤丘陵山地,其土质粘重、肥力低。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茶叶生产没有足够的认识,加之前几年市场上茶叶滞销,影响了茶农生产的积极性,大部分茶园荒芜废弃,到去年底统计,实有茶园面积约4000亩,其中采摘面积2364亩。至今,我县茶树只有十余年的栽培和生产历史,按茶树生物学特性,目前正值青壮丰产  相似文献   

15.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市的茶叶生产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经历了两起两落的曲折过程,茶园面积从最多的1982年2.68万亩,下降到1990年的2.03万亩,净减6500亩;1983年茶叶销售第一次陷入低谷。由于茶叶的滞销,茶叶专业户对茶园的投入明显  相似文献   

16.
宣汉县地处大巴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实为发展优质绿茶的好地方.全县现有茶叶5万亩,投产茶园4.2万亩,其中低产茶园3万亩,占投产茶园面积的71%.长期以来,茶园管理粗放,产量低,亩产仅30公斤,品质差,均价每公斤4元左右,效益低.1990年,我们根据省开发办要求,开始在该县昆池区茶河乡进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开发研究,以点带  相似文献   

17.
茶尺蠖是尤溪县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尤溪县部分茶园茶尺蠖为害猖獗,不仅严重影响当季茶叶产量,而且导致树势衰退,耐寒力差,易受冻害,影响次年茶叶生产,对茶叶生产的威胁很大。通过对茶尺蠖的危害性、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的认识,提出了茶尺蠖绿色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18.
茶尺蠖是茶树的暴食性害虫之一。近年来,茶尺蠖常在黄山市低山和丘陵的丰产茶园为害成灾,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茶园呈铁锈色,状如火烧,严重影响茶叶生产。笔者将其列为黄山市茶树重点害虫进行观察,初步探明了茶尺蠖在黄山市发生规律,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赣南的茶叶生产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据记载,1896年赣州市茶园面积就达4.05万亩,产茶1 600多t,产品畅销广州、武汉、九江等周边市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市的茶叶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1996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2.26万亩,总产2 268 t.近几年来,赣州市着力开发了名优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不断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单产的逐年提高,采茶劳力颇为紧张,特别是一些地多人少的省、市地区和茶园成片集中的国营或县、社办茶场,茶粮争劳力的矛盾尤为突出。例如我场现有采摘茶园4700多亩,每年要向外地雇采茶女工达4000余人,这除了要及时解决车辆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