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微咸水灌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溉水源短缺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危机与挑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微咸水灌溉是一种可行的开源途径,在我国不同地区针对不同农作物已经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需要及时而完整地总结相关的经验,以更好地指导未来微咸水利用的实践。以华北平原大田灌溉为基本农业类型,总结了微咸水灌溉成功施行的相关措施,包括可用水源的矿化度阈值、降雨淋溶以及相关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盐分累积状况的影响和改善等,并针对微咸水灌溉实施条件下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可能出现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有助于人们多角度、从不同方面认识微咸水灌溉问题,为未来微咸水灌溉的实施提供了一些准则。  相似文献   

2.
微咸水灌溉与土壤水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淡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已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微咸水中含有大量盐分,用其灌溉必然增加土壤盐分,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地质量。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土壤水盐状况成为微咸水安全利用的基础。本文较详细地回顾了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微咸水入渗模型和水盐运移模型、微咸水灌溉方法、微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水盐调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研究中关注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微咸水安全利用方面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微咸水灌溉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其内在机制,以及构建合理利用微咸水灌溉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缓解河北农业用水紧缺的技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解河北农业用水紧缺问题,主要可从开源和节流2个方面着手。通过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来增加农业灌溉用水量;改进地面灌溉方式、利用管道代替明渠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发展农艺节水措施,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加强水权水价管理,减少无效灌溉浪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监测农田墒情,指导农业适时适量灌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三元化农业。农业节水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鼓励支持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在政策层面,需制定合理水资源利用规划;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推行水价制度改革;将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政府绩效挂钩;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区或者限制开采区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咸水分布广、问题多,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咸水区农田灌溉问题,水文地质科技人员深入豫东进行试验、研究。经过17年的探索,基本掌握了咸水运用规律。获得在试验田中各种作物平均增产11.0%~87.6%,在推广的12.8万亩农田中,平均增产36.0%~48.8%的效率。本文以实际灌溉效果对比,说明咸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咸水灌溉中易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沧州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之一,仅农业灌溉就占了用水量的80%左右,为维持本地区的生产和民众生存,不得不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和引调外源水,并由此而引发了诸如地面沉降、机井报废、工程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地下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沧州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使得浅层咸水、微咸水分布广泛,水量比较丰富,仅咸水的可开采量就达4亿m3,就此咸淡混浇技术的原理和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邢台市微咸水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微咸水的化学特性,指出利用微咸水进行灌溉,不仅要考虑作物对水分的要求,而且要控制盐分的危害,微咸水灌溉技术涉及到水、土、作物等几个方面。实验结果表明:矿化度小于或低于3g/L的微咸水,对作物和土壤不会产生危害。提出了为缓解邢台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在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流域调水的同时,利用南水北调淡水资源对本区咸水进行稀释,降低水的矿化度,减少盐份对作物及土壤的危害,使之达到符合国家颁发的灌溉水质标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新思路。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为本市农业分配水量,计算出了可以带动本市微咸水的利用量。对引江带动邢台市微咸水利用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增氧灌溉技术在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是未来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此,总结了不同土壤增氧方式及设备的发展现状,系统论述了增氧灌溉技术目前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增氧灌溉技术在改善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元化增氧灌溉技术与智能化精准增氧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最后,提出未来应着重于研究多元化增氧灌溉技术的发展、提高增氧灌溉技术生产效率及建立田间智能化增氧调控系统,以此作为未来增氧灌溉技术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咸水灌溉下土壤水盐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2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红卫节水示范园进行了咸水灌溉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咸水灌溉下的土壤经过秋浇后含盐量可以降到咸水灌溉前水平。以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发的土壤水分大气作物系统模拟软件SWAP为工具,应用示范园的土壤、水、盐分试验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模型模拟结果和田间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在农业的灌溉方面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自动化技术,通过农业节水灌溉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本文主要讲述了现阶段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运用现状,以及就如何提升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水平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德儒 《南方农机》2023,(10):193-195
【目的】农业生产需要使用大量水资源,传统灌溉方式会加剧水资源浪费问题,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因此研究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利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与实际应用场景。【结果】相比于传统的农业灌溉技术,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具有操作难度低、可自动调节与自我纠错、抗腐蚀性强、节水能力强、灌溉效率高等优势,不仅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而且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结论】应用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灌溉方式的不足,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应扩大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提升农业灌溉的自动化水平与节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节水灌溉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际上现代节水灌溉应用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设备和产品研发领域的发展态势,总结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现状以及节水灌溉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存在技术瓶颈,在节水灌溉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节水灌溉设备与产品更新换代,农业节水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节水灌溉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目标与主要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严重缺水促使以色列大力发展节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和再生水处理利用技术,形成以水为主的高科技技术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其实行水资源国家所有和管控,大力开展节水宣传和培训,研发和应用节水技术,在农业方面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常规水资源,并创新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回用技术,提升灌溉水资源量。这一系列高科技使以色列实现了不足总人口5%的农业经营者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业经营者的生产经营环境日益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华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非常紧缺,水资源日益缺乏与粮食需求日益增多之间的矛盾尖锐。充分利用微咸水资源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1997-2005年冬小麦和夏玉米微咸水灌溉田间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充分淡水、充分淡咸水、关键期淡水、关键期淡咸水和不灌溉等5个处理下土壤饱和电导率和含盐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盐动态呈受灌溉和降雨影响的短期波动和受季节更替影响的长期波动;在正常降雨年份,使用微咸水进行灌溉是可行的,不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微咸水灌溉虽然导致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降低10%~15%,但节约淡水资源60%~75%。如果降雨量达到多年平均水平以及微咸水灌溉制度制订合理,微咸水用于冬小麦/玉米田间灌溉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咸水灌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主要为灌溉水质的研究、灌溉后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及防治、不同作物的耐盐度以及灌区土壤的水盐动态等。这些工作为充分利用咸水灌溉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质多劣于湿润地区,质量较高的水缺乏,淡水资源不足与农业生产发展的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因此,很多地区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淡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利用微咸水进行农业灌溉是一条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总结了国内外微咸水利用现状及灌溉方法,归纳了微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水盐运移规律,概括了大量开采微咸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从国内外微咸水灌溉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灌溉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微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有效的缓解灌溉水源短缺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与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为合理地利用咸水资源进行灌溉提供指导。从咸水资源灌溉利用现状来看,膜下滴灌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效的利用微咸水资源以及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利用膜下滴灌方式进行微咸水灌溉,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如何从流域或区域尺度上评价微咸水灌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从更大尺度维持盐分平衡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增加,在农业用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传统大水漫灌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灌溉中应用人工智能,可以提高自动灌溉的实效性。有鉴于此,文中分析了农业自动灌溉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农业灌溉中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增加,在农业用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传统大水漫灌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灌溉中应用人工智能,可以提高自动灌溉的实效性。有鉴于此,文中分析了农业自动灌溉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农业灌溉中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增加,在农业用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传统大水漫灌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灌溉中应用人工智能,可以提高自动灌溉的实效性。有鉴于此,文中分析了农业自动灌溉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农业灌溉中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微咸水灌溉动态安全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灌溉水质、土壤安全、经济作物及荒漠植物安全等各项目标,结合灌溉制度、灌水方法、灌溉方式及土壤改良措施等动态因子,就微咸水资源化利用的安全性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动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等级并编制了用于微咸水灌溉动态安全性评价的SASI软件。利用该软件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莫索湾灌区微咸水农业灌溉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内,随着微咸水灌溉年份的增加,棉田土壤及作物虽然仍保持在未受污染的范围内,但污染指数逐渐增大,由此提出改善微咸水灌溉安全状况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