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何消化农作物秸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各级相关部门做了积极的努力。一方面,加大了各种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投入,建设了多种综合利用秸秆的示范工程;另一方面,加大了对焚烧秸秆的管理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焚烧秸秆的现象依然严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变废的区域仍在  相似文献   

2.
作为农业大省区,广西每年可生成大量秸秆。由于农民对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意识不强,导致部分农民顶着“禁令”焚烧秸秆。而秸秆还田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等问题也在客观上导致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十三五”期间,广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形成了广西特有的“密码”,破解了秸秆综合利用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日常燃料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作物秸秆尤其是麦秸秆已不再是农民的日常主要燃料,农作物秸秆在很多地方也没有好的用途和出路。因此,尽管各级政府三令五申禁止秸秆焚烧,但每到农忙季节,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秸秆焚烧具有破坏环境、矿  相似文献   

4.
荆门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产量大、种类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秸秆出现了地域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荆门市着力推广以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为重点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不断拓宽利用领域,发展秸秆经济,取得初步成效。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1.秸秆产量及利用情况荆门市农作物年播种面积875万亩,年产生秸秆406万吨左右。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机作物秸秆量占秸秆总量的77.1%。目  相似文献   

5.
<正>一、小麦秸秆焚烧的原因与影响随着农村生活习惯的改变,用于饲料、肥料和燃料等生活用秸秆数量大幅减少;同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加,农业劳动力相对减少,三夏时间紧任务重,农民对价值较少的秸秆不重视,没有收集秸秆的积极性,大量小麦秸秆被直接焚烧。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下达秸秆禁烧令已有10多年了,年年下文件禁烧,但年年一到夏收季节,就狼烟四起、火光冲天。为什么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呢?禁止秸秆焚烧究竟难在哪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对秸秆焚烧的危害认识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回顾几年来禁烧秸秆的历程,政府在禁烧秸秆方面,都为农民做了些什么呢?省、市、县各级政府夏收前下发一次秸秆禁烧令,夏收来临之际县里召  相似文献   

7.
徐春光 《当代农机》2012,(11):14-15
农业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已有多年,各地农机部门为"秸秆禁烧"工作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是,在田间地头还时不时能看到秸秆焚烧。秸秆焚烧不仅影响空气质量,甚至影响交通安全。那么,秸秆处理除了焚烧真的别无他法?近  相似文献   

8.
<正>3月下旬,钟祥市农机局、环保局的宣传车开始走进乡村,启动201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大声势的宣传。如此之早的管控举措,显示了钟祥市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态度和决心。2015年湖北省明确提出从5月1日起,禁止露天焚烧秸秆。3月18日,钟祥市召开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题会议,从"绿色决定生死"的全局高度出发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全市农作物秸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农作物秸秆禁烧目标,只是简单地下命令不行,要"堵"更要"疏"。本文对秸秆的焚烧的危害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秸秆焚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家治理空气污染,禁止焚烧秸秆一刻都没有停,各地相继出台的"禁烧令"一个比一个严,但秸秆焚烧依然屡禁不止。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关键不是"堵",更是"疏",并提出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问题是农村工作的老课题,也是环保的新问题。秸秆禁烧年年讲,年年抓,但还是屡禁不止,成效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江苏省是农业大省,目前全省秸秆年产量在4000万t左右,如何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杜绝秸秆焚烧现象,是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是江苏省“十二五”农机化技术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1.存在的问题 目前,江苏省稻麦收获机械化水平很高,但是秸秆综合利用率却不足40%,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部分农民对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CO、CO2、SO2、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导致大气中固体颗粒悬浮物增多,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焚烧秸秆过程中形成的浓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公路、航空的正常运行;同时,焚烧秸秆容易引起火灾,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赵京安 《山西农机》2010,(11):12-13
秸秆焚烧屡禁不止,是因为出路不畅。这些年我国农村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而农民为了抢农时、省费用、图方便,往往把秸秆放在田里一把火烧掉。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广泛宣传焚烧带来的危害,采取必要的手段去“堵”,另一方面要多从“疏”上想办法,积极为秸秆找出路。  相似文献   

13.
山东天力绿色能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研究所经过10多年的艰辛努力,发明了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将废弃的秸秆变成了清洁的空气,使农民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管道燃气,乡村燃起了绿色之火。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效地避免了秸秆焚烧后产生的大量烟尘污染环境问题,为农村提供了新型能源,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一五"以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秸秆作为农村主要生活燃料逐步被液化气、煤炭、电等取代,不少农民视秸秆为负担和麻烦,因此在收获粮食的同时,将农作物秸秆留在田间,一把火一烧了之是常事。焚烧秸秆不仅造成秸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水库"功能衰减、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从农民群众认识问题机械化作业问题、秸秆利用难点多和政策措施不得力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秸秆焚烧的原因。从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方法和秸秆利用找出路等8个方面提出了做好秸秆禁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作物秸秆处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村的稻麦秸秆有效利用率急剧下降,约有70%的稻麦秸秆被焚烧。所以,每到稻麦收获季节,农田中"火海遍地,浓烟四起",数亿吨秸秆被付之一炬,从而造成了大量的秸秆资源浪费,烧焦了土地、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17.
每年麦、稻两个收割季节,农民都大面积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严重影响群众生活,据统计,60%以上的作物秸秆被焚烧,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的炊事能源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用电与气多了,烧秸秆的少了。政府和社会为提高秸秆利用,抑制焚烧,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就是推广秸秆气化炉,其具体做法是用机械设备把秸秆制成颗粒,再通过一家一户的气化炉对颗粒进行气化,供每天炊事取热之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作物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农村秸秆的绝对过剩现象日益突出,秸秆焚烧现象十分普遍,危害形势更加严峻。为确保全面禁止夏、秋两季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太仓市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2010年,全  相似文献   

19.
1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现状建湖县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现有水稻4.93万hm2,三麦4.27万hm2,全年秸秆总产量约68万t。2012年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2.4万hm2,处理秸秆16.3万t,利用率为24%;秸秆多种形式利用秸秆31万t,利用率为46%。其余秸秆多被露天焚烧或被随意堆积在田间地头、河边或水里,任其腐烂。秸秆废弃和露天焚烧,一方面是对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会产生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农村燃料结构的改善,农作物秸秆逐渐变成被付之一炬的废弃物。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影响群众健康和公共安全,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要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必须先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实行以用促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