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试卷调查等方式,构建了"龙头企业+农户"农业技术扩散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体系权重;该指标体系由准则层3个部分,指标层22个指标构成,分别从农业技术扩散前(B1)、农业技术扩散中(B2)、农业技术扩散后(B3)进行了综合评价;由权重结果可知,在"龙头企业+农户"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农业技术扩散中(0.5813)>农业技术扩散前(0.3297)>农业技术扩散后(0.1911)。在农业技术扩散中这一环节,专家指导、生产标准技术规范的实施、各个环节专人负责等因素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龙头企业+农户"为主要模式的契约农业,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形态。但在"龙头企业+农户"供应链的运行过程中,违约率居高不下,倒逼龙头企业与农户必须重视合作稳定性问题。通过构建影响"龙头企业+农户"供应链合作稳定性的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判,获取供应链合作稳定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依赖与反馈关系,以及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再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测算出各个指标所对应的权重,最终识别出影响"龙头企业+农户"供应链合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主体的品牌声誉、合作收益分配政策、主体的经营规模以及合作风险分担机制,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桥梁和纽带,是技术创新和新技术使用的主体,它提高了技术扩散的有效性,有助于降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各种风险.宁波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扩散方式有"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6种类型.为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应探索科学的技术扩散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和协调机制;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政策支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强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扬州私家园林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比较各指标层次重要性,建立了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扬州私家园林价值评价指标权重。结果显示,准则层6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力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是:科学价值B2(0.425 2),历史价值B1(0.263 6),美学价值B3(0.131 9),社会价值B4(0.086 4),情感价值B5(0.056 1),经济价值B6(0.036 8)。根据综合权重,获得最能体现扬州私家园林价值的5个因子依次为造园手法C22(0.269 3),地域历史文化特征C12(0.190 7),叠石技艺C23(0.087 8),艺术美C31(0.071 1),可持续性C41(0.064 8)。  相似文献   

5.
对林芝市巴宜区休闲农业资源进行评价,为巴宜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发展模式及开发潜力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通过对权重值排序,可得在准则层中基础条件权重值最大,子准则层中区位条件权重值最大,指标层中交通条件所占权重最高。通过对权重的总结分析,得知对林芝市巴宜区休闲农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后黄村生态农业观光园进行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结合文献及专家意见,构建后黄村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层计算每个指标在后黄村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中的权重,并对生态农业观光园整体景观规划方案及现状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在7个准则层中,最重要的为农业景观,权重为0.414 7.②在22个指标层中,农业景观空间总体意向及植物艺术构图为最重要指标,权重分别为0.301 6和0.113 1.③后黄村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总体评价结果为良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研和组织专家交流、访谈会议等方式,在专家的反馈意见和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由4个准则层和22个评价因素层构成的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标度(1~9)将所有指标进行两两相比,按重要程度建立判别矩阵,通过求解矩阵最大特征根(λ_(max))及对应的特征向量(ω)计算权重。经一致性检验,满足一致性要求,得到逐层总排序权重。鉴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且部分指标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将调研评价指标的得分与权重综合评价的结果相结合,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休闲农业现状发展评价体系得分为72.98,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并呈现增长趋势和发展上升潜力,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客观,并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兰州市休闲农业阶段性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AHP法的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科学评价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构建一套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层,其准则层是由生产、经济、社会和生态等4个可持续发展一级指标构成,基础层则由19项指标组成,并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个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一套综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2010年的数据对广东省近几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近几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良好。最后提出了今后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为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铭轩  秦利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144-148
以国有重点林区所在地伊春市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研究区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概况,以及研究区天保工程实施进展与取得的成果.在探讨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思路和原则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将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子指标层4个层次,并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3个方面综合构建了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10个,四级指标22个,并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因子,其中,生态效益B1、社会效益B2和经济效益B3所占权重分别为0.5396、0.1634和0.2970.该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计算方法能较好地适用于该区域,满足该区域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评估的需求.最后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客观评估,为未来天保工程政策指定指明方向,并且对伊春当地职能机构日常运行有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从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出发,构建包括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的县域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主客观相结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权重,运用加权函数法对全州县2005—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做综合评价,旨在为全州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作物品种研究已经由定性研究向更深层次的定量研究发展,分析评价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而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则是评价体系的基础,对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起着重要作用。以藜麦为研究对象,根据藜麦种植特性构建了一个由3个层、5个系统、15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藜麦品种种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lphi法与AHP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从系统指标(第2层指标)权重来看,作物产能子系统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占主要位置,其次是农艺性状子系统、子粒营养子系统、生态环保子系统,最后是土壤肥力子系统;从单个指标(第3层指标)权重看,亩产量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抗倒伏率、千粒重、株高、蛋白质含量、子粒颜色、亩有机肥使用量、收获指数、脂肪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淀粉含量、亩浇地用水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亩农药使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所得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该藜麦品种种植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为藜麦品种种植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总结了目前农业技术推广评价在评价指标选取与研究视角2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此作为构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借鉴。然后,基于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平衡计分卡思想,同时考虑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户2个角度,以顾客、业绩、内部管理、学习与创新为4个维度,设置了推广对象满意度、推广效益等6个一级指标,农户满意度、涉农组织满意度等10个二级指标,龙头企业满意度、一般农户满意度等22个三级指标,并在最后提出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微观层面构建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引导农户进行低碳生产,从而为制定和实施更有精准性的低碳农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从生产要素碳排放、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碳足迹核算的生命周期评价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划分了低碳等级。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辽中县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低碳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碳生产率是评价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氮肥施用强度、土地生产率和秸秆利用率。综合评价指数平均值处于中碳区间,70%左右的农户属于中碳生产,20%左右的农户达到近低碳等级,10%左右的农户处于较高碳区间,即中碳生产占主体地位。准则层中,经济效益准则层指数较低,生产要素碳排放和生态效应准则层指数相对较高;指标层中,劳动生产率、成本收益率和有机肥施用率的标准化值较低。由此提出,促进农户低碳生产须着力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重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从农户的发展能力、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3方面选取16个指标,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评估农业电商扶贫的成效.结合文献与实地调研获取的湖北省252份农户(含贫困户与脱贫户)调查数据,先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进行测度,然后运用OLS、2SLS、LIML、IVGMM和IV-Tobit共5...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采用波特钻石模型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扩散主体(农业科研机构、政府基层推广部门、中介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个组合的动力机制进行量化分析,对扩散动力机制进行详细阐释,扩展农业技术扩散动力机制的理论内涵。结果表明,农业科研机构在扩散动力机制中竞争力最高(76分),明显高于政府基层推广部门(55分)和中介组织(35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得分分别为68分和73分,但就农业技术的广谱性而言,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竞争力较低,仅能作为补充性扩散主体使用。在多种扩散主体组合中,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144分)、农业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社(149分)具有较高的竞争力。由于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技术的广谱性较专业合作社弱,因此在技术扩散过程中,农业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社是最有效的扩散主体组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辽宁省农业水资源耦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将Delphi和AHP方法相结合,建立辽宁省农业水资源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各层指标权重,对指标进行总排序。[结果]指标体系共设3层,21个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污水治理率、水资源可用量利用率是可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17.
依据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环境、农业网络经济水平特征和农业龙头企业结果扩散三维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3个网络经济分区。研究表明:3个维度的农业产业网络经济地区关联复杂网络属于无向权重复杂网络,3个复杂网络可分别区分为多个子群,京津冀农业产业网络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是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蕾 《湖北农业科学》2014,(5):1218-1222
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了由1个总指标系统层、2个二级指标层、5个三级指标层和17个四级指标层构成的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并运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从而确定了基层农技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目标出发 ,在分析园区作用机制和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 (analytichierararchyprocess)设置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 4个层次共 36个具体评价指标 ;结合专家咨询法 (Delphi)测算出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值 ;用该指标体系对两个园区做了具体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评估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效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评价指标体系。以云南省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官麦地小流域为例,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在连续开展3年水土保持监测评估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3方面,进一步优化遴选13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准确可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权重分别为0.571 4、0.285 7和0.142 9;生态效益指标中贡献率较大的是植被覆盖率(0.236 7)和土壤肥力(0.137 7),经济效益指标贡献率较突出的是农业总产值(0.137 0);社会效益指标中土地利用率(0.076 5)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