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矮化密植苹果园人工生草覆草与效益评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2000—2004年对不同管理模式的矮化密植苹果园天敌种类及数量、果园生态状况、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土壤质量等进行的系统调查及测定结果表明,果园连续三年植草覆草,可使果园树上主要天敌数量增加10.3倍,地面主要天敌增加6.4倍,蚜虫危害高峰期推迟3~7d,叶螨危害高峰期推迟10~15d,益害比值上升17.6倍,主要病害轮纹烂果病和斑点落叶病危害分别降低56.8%和46.7%,主要害虫蚜虫和叶螨百叶虫量分别降低46.2%和85.7%,农药使用次数减少3~4次。土壤全N量提高43.4%~49.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42.0%~45.0%,速效P提高28.0%~33.0%,速效K提高48.8%~50.2%。果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果品质量及产量大大提高,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柑橘为常绿果树,生长期长,病虫害种类多,全年喷药次数多,易造成抗药性增强,天敌减少,用药成本和农药残留剧增。立冬以后危害柑橘的疮痂病、炭疽病、潜叶蛾、螨类、介类和卷叶蛾等各种病虫都由盛发期进入全面衰退的越冬期,也是各种病虫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抓住这一时期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清除虫源、病源和减轻来年危害的关键手段,对于实现来年柑橘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病虫害主要种类及防治指标。柑橘冬季病虫害的主要种  相似文献   

3.
矮化密植是现代果树栽培的方向,它主要是利用人工和化学控制的方法使树体矮化,以达到早实、优质、高产的目的。2002年在汪家寨镇那罗村邓驰品村民家金秋梨矮化密植丰产栽培试验获得成功,经济效益较好。现将主要技术措施简介如下:1因地制宜,科学建园1·1合理选地,适当密植金秋梨  相似文献   

4.
<正>农药是当前乃至将来一段时间内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最普遍、最重要、最有效的物质,是化学防治的主体,尽管农药存在着污染环境、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杀伤天敌、容易造成人员中毒、病虫产生抗药性等问题。但是它也有其他防治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点:如速效、高效、广谱、使用方便、省工省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焉耆垦区苹果栽植现状和适宜本地区的苹果矮化砧木,通过二二三团红富士苹果矮化密植示范试验,从园地选择、园地规划、整地、品种选择、苗木定植、栽后管理、整形修剪等方面总结了红富士苹果矮化密植栽技术,为焉耆垦区苹果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们经济、文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和环境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农产品形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农药残留问题。近年来,我国大棚蔬菜栽培面积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棚内生态环境较为特殊,温度高,湿度大,光照较弱,空气流动缓慢,蔬菜生长旺盛且芽嫩,蔬菜易遭受病虫危害,病虫害发生种类多,扩展快,危害重。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农药。生物农药绝大多数品种都低毒、低残留,且具  相似文献   

7.
我国苹果发展的高峰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70%的果园已进入衰老期,面临更新改造。随着人均果品消费量的增加,苹果价格不断攀升,建立新苹果园和扩建老苹果园已成为许多果农发家致富的新选择。现将近年来苹果矮化密植立架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温雅君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248-251
为提高北京市蔬菜质量安全,掌握蔬菜中农药残留检出率的规律性,对北京市491个蔬菜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检出率有一定的规律性,与蔬菜种类和月份分布相关。农药种类主要集中在杀虫剂,其中氯氰菊酯是农药检出率最高的农药种类,豆类、绿叶类、茄果类蔬菜是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的蔬菜种类,5月和11月是农药检出的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我国农药工业的迅速发展,为防治各种病虫对茶树的危害,茶叶生产中化学农药施用量日益增多,对于促进茶叶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高残留农药,(二二三、六六六)和剧毒农药(1605、1059)的使用,在茶叶中造成过量过高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在茶叶的残  相似文献   

10.
不同色板对果树害虫及天敌的引诱作用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减少果园中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寻求果园害虫无公害防治的方法,作者选用10种不同颜色的诱虫板分别在芒果园和杨桃园进行诱虫试验。结果表明:黄板诱集果园害虫种类较多,对姬蜂、小绿叶蝉和实蝇类害虫有很强的引诱力,而蓝板对蓟马引诱力极其显著,对其他种类害虫效果较差;黄板对害虫天敌的诱虫量略大于其他颜色,单板平均诱虫7.2头。黄板和蓝板对果园害虫有很强的引诱力且对天敌影响较小,可用于果园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11.
对安徽省怀远县石榴园病虫害种类、分布和危害进行系统调查,并研究了干腐病、褐斑病、根腐病和煤烟病的流行规律,以及桃蛀螟、桃小食心虫、黄刺蛾、巾夜蛾、茎蛾、豹纹木蠹蛾、棉蚜和日本龟蜡蚧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组建以植物检疫和生物安全技术为前提、以生态调控技术为核心、以环境友好的化学防治技术为关键的石榴园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为石榴高产、稳产、优质和无害化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当前耕作制度方式下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危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河北省安新县2014—2016连续3年进行了小麦病虫草害危害自然损失率试验。通过田间试验,基本明确了在当年小麦病虫草害自然发生状态下,小麦主要病虫草害杂草、蚜虫等的综合危害损失率为70%~87%,明确了科学植物保护措施在小麦生产防灾减灾中的贡献程度,为科学评估小麦病虫草害危害损失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信阳有机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信阳茶区不断遭受虫害的困扰,为了有效控制害虫、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2007-2009年对信阳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包括田间实地调查、查阅历史资料和访问茶农。结果显示,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为茶尺蠖、茶毛虫、假眼小绿叶蝉;主要天敌为蜘蛛类、瓢虫类和寄生蜂类。研究了茶尺蠖、茶毛虫和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动态,6月份是其发生高峰期。分析了茶毛虫与天敌种群数量的相关性,其关系式为y=0.8159x+3.9514,相关系数为0.7313;假眼小绿叶蝉与天敌种群数量的关系式为y=0.482x+6.0326,相关系数为0.7960;天敌对茶毛虫和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天敌在5、6月份也有较高的种群数量,在这个时期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是可能的。研究结果对信阳茶园害虫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梨园生草对果树部分害虫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研究目的】为研究梨园生草对果树害虫天敌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生草方式和托盘法调查方法。【结果】结果表明,种植三叶草、苕子和自然生草,对保护害虫天敌都具有良好的效果,8次调查天敌数量之和,种植三叶草、苕子和自然生草依次为387头、300和149头;土壤清耕,不利于保护害虫天敌。梨园生草也为害虫提供了栖息场所,其中以自然生草的数量最大为3267头,以后依次为种植三叶草、苕子和土壤清耕处理,分别为2622、2026、122头。结果还显示天敌和害虫之间存在相似的消长规律。【结论】与梨园土壤清耕相比,果园生草有利于保护果园生物多样性,对保护害虫天敌作用明显,其中以种植三叶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豫北地区白三叶草坪昆虫群落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河南省豫北地区白三叶草坪昆虫群落的调查与普查,摸清了其常见的昆虫种类:12个目,37个科,80个种;计有害虫50种,害虫天敌22种,活动性强的昆虫2种及腐食性昆虫1种。同时,根据害虫的发生数量和对草坪的危害程度,从群落的角度确定了白三叶草坪上害虫的优势种,并分析了这些优势种产生的原因和动态,为白三叶草坪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温室黄瓜若干防污染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肥筛选,探索合理的施用方法及应用O3型紫外灯照射、黄板诱蚜和自然冷冻等物理新方法,对温室黄瓜病虫害进行试验、示范等防污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的应用,即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又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极大地缓解了温室黄瓜有毒物质的残留和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三年栽培试验和生产示范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规范要求,制定了江苏淮北地区稻麦周年单产1200kg/667m~2栽培技术规程。规程明确了该区域稻麦周年单产1200kg/667m~2栽培的产量构成、种植方式、茬口安排、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指标,侧重规范了该区域稻麦周年高产品种茬口搭配、栽培调控、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以促进本地区稻麦周年生产实现高效化、规模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椰园养鸡对椰园生态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椰园养鸡能明显促进椰子叶片生长和提高椰子产果量,试验三年后,椰树年均新抽叶片数为13.58片,椰树年均产果量为80.2公斤。养鸡椰园具有一定的抗病虫草害作用,三年后,病虫草害种类明显减少、常见病虫害发生率及杂草存活率均为最低。椰园养鸡能提高椰园土壤肥力和改善椰树叶片养分,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年可获利润145440元/hm2。  相似文献   

19.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病虫害是甘蔗生产的最大威胁。近年来病虫害在云南的发生危害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常发性病虫害持续处于常发态势,二是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三是病虫害混合发生,复合侵染,四是突发性危险性病虫害频发,暴发成灾。针对新特点从病源虫源、品种布局、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甘蔗病虫害绿色防控对策:一是严格执行甘蔗引种、调种检疫制度,选育推广抗病、抗虫健康种苗,二是完善甘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安全科学用药水平,三是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探索优化推广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应急防控机制,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五是创新科技培训机制,宣传普及植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