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的一种急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鸡腔上囊)而引起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出血、坏死、以及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特征。该病不仅能引起雏鸡的死亡,还能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对养鸡业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发生本病的鸡场,常常出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常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正确诊断、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十分重要。本文将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常用的检测技术进行分类介绍。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也是鸡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也是鸡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痫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vvIBDV)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导致雏鸡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禽病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其免疫抑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Vasconcelos.A.C等(1994.1995)、Tham.K.M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3~12周龄雏鸡与青年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主要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使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阻,同时也可引起胸腺和脾脏的病变,造成机体严重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强,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免疫缺陷病,属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传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最早在美国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发现,又称甘保罗病。我国于1979年发现该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雏鸡和成年鸡的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破坏法氏囊产生B淋巴细胞,导致鸡体液免疫能力下降,使鸡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对ND、IB等疫苗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呼肠孤病毒科中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鸡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损害雏鸡法氏囊.目前该病作为危害养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该病可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的反应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几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主要侵害雏鸡体液免疫的中枢器官———法氏囊,使雏鸡法氏囊的淋巴细胞生长受到破坏,不能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目前,尚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IBD,因此,只能靠免疫接种来预防。当前,...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此病作为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可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易感,引起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疫苗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人工感染雏鸡法氏囊的病理学动态观察任玉红宁官宝(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太谷030801)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导致鸡体法氏囊淋巴细胞坏死而引起免疫抑制,使鸡对其它传染病易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损伤雏鸡的法氏囊,可导致免疫抑制,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雏鸡的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引起鸡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同时该病毒可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等病原更易感。笔者临床遇到一例典型的法氏囊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患病时间短,死亡率高,常呈现暴发性死亡,然后鸡群迅速康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会严重威胁到鸡的免疫系统,导致出现免疫抑制,使其它疫苗免疫失败,鸡群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强,诱发多种疫病,给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的传染病.该病毒属双RNA病毒科,禽双股RNA病毒属,该病毒含有5种主要蛋白,即VPI-VP5,近几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比例增大,多数养殖户虽然用高免卵黄抗体,但是效果不佳,笔者采用干扰素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呼肠孤病毒科中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鸡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损害雏鸡法氏囊。目前该病作为危害养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该病可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的反应能力下降。因此,对于传染性法氏囊病,应引起广大养禽户的高度重视,并且要采取相应措施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雏鸡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诱导免疫缺陷,引起免疫抑制,使雏鸡继发其他多种疾病且疫苗接种的反应性下降。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IBD的最有效途径。试验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免疫1周龄的SPF雏鸡,观察其免疫功能的动态变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RNA病毒科所属的IBD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破坏法氏囊中B淋巴细胞的形成,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也是严重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病之所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是鸡死亡率淘汰率增加;二是雏鸡早期感染本病会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1]。  相似文献   

20.
朱子洁 《动物保健》2009,(7):29-29,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法氏囊等器宫,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染其它疾病。上世纪80年代末,欧洲、亚洲等国家开始逐渐有超强毒IBDV(vvIBDV)的流行。致使IBD的流行出现发病鸡群的死亡率可达到90%,发病年龄增高的新特点,使IBD成为严重影响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的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