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跨国兼并活动愈加频繁,各国对一套适合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且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现状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为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减少和消除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为此,应尽快建立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协调事务,会计准则国际化与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并举.同时,改革与完善会计教育,普及现代会计理念,进一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一、新会计准则出台的历史背景 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不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基于转型国家会计国际化的道路,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广泛赞誉。会计准则的制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总体上是为了适应现实需要。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背景:  相似文献   

4.
由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会计准则的制定就变成了一个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政治过程。本文介绍SEC的职能,从三个案例说明政治性在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充分体现,并解析不同观点及在我国的应用。结合我国准则制定的现状,从中得出启示: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不断改进准则制定权的模式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及对当前公司运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世光 《现代农业》2008,(6):110-112
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国家财政部在对原《企业会计准则》及若干个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修订的基础上.于2006年颁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步伐加快,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实质趋同。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将对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吕红 《现代农业》2011,(5):222-224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处理科学化的需要,以及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世界潮流,2006年我国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这一新准则体系的建立对于完善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和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大环境,顺应时势,我国的无形资产准则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很多方面已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大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者之间仍存在“小异”。本文将从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含义入手,对研究与开发费用,后续支出,摊销期限,无形资产披露等不同的会计处理着手,加以分析,以说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依据和其国际化的进程,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增加了信息披露的透明性以及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从分析会计准则在寿险会计计量和确认上的变化入手,探讨了会计准则对资产和负债的评估的影响,并结合实证案例分析了会计准则调整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的影响.对资产和负债使用相同的会计基础有助于消除保险会计的不匹配,反映寿险公司真实偿付能力.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已初具规模,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套企业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已于国际会计准则真正接轨并达到趋同的目标,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这将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又一新的里程碑。作为一名会计,应了解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行为指南,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日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差异与趋同,并详细论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希望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卡尔曼滤波和TARCH分析计算得出股市收益率的自相关系数,用以反映股市效率的高低。通过对比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前后,“一带一路”亚洲地区主要资本市场效率的变化情况,发现趋同效果的发挥跟其实施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市场经济越完善的国家和地区越需要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也更能发挥作用,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会计准则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公司之间的联系。会计准则模型将在未来会计业务的质量和标准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会计准则的总体体系将不断完善当今的国际化进程。我们应该对国家会计准则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简要介绍了我国会计若干问题的战略意义。对国家会计准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提供了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按规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会计趋同的背景下,财政部于2014年7月1日,颁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要求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本文通过对比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阐述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变更。  相似文献   

15.
杨虎 《甘肃农业》2009,(8):78-7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国民经济正走向日益开放的全球化时代,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化也是历史的必然,虽然国际化的步伐和进程取决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但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我国会计体制应建立资本市场、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体系、完善注册会计行业的自律机制与提高业务素质、建立有效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方面应对国际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武思永 《现代农业》2008,(3):130-132
本文分析了我国新颁布的存货会计准则与旧准则在范围、确认、计量、批露四个方面的差异,揭示了新准则对存货的影响,反映我国新存货会计准则与国际存货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  相似文献   

17.
杜静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2):107-10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又十分广阔,农业产品种类繁多,如何对其进行会计核算,不仅能够科学地提供农业会计信息,而且能为国家进行农业产业调控提供基础信息。而对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研究,有助于将我国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加强对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有的了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生物资产准则。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但会计准则与税法由于体现着不同的经济关系、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依然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新准则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发展趋势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公司跨国上市、发行证券及国际投资等活动日益增多,客观上要求我们的会计方法与其他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接近或是相同。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加快,新的会计准则应运而生。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新会计准则在存货的发出计价、无形资产、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原来的准则更加强化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新概念,并且首次构建了我国比较完整、有机、统一的会计准则体系,为改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新的跨越和突破。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上,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也兼顾了我国的国情。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采用的是购买法争权益结合法并存并对权益结合法的适用范围严格控制的二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