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本文概述了白水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现状,论述了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的有利因素,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开展的情况,以期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作物育种、遗传理论研究和生态稳定的基础,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通过对秭归县1956年、1981年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统计分析,从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品种组成和地方特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和分析,为秭归县的农业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参考数据,也为秭归县特色种质资源优势的利用、珍稀种质资源的保存以及山区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非洲是许多作物的起源中心,蕴藏着大量的原生态资源,特别是特异性资源是育种研究的优良材料。随着非洲国家农业商品化用种步伐加快,部分原生态资源正在消失。通过分析非洲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现状,提出如何抢救性引进非洲优异资源,充分利用非洲优异种质资源,解决制约作物育种的资源难题,丰富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综合提高中国和非洲国家作物育种水平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目前仍存在资源保存数量不多、鉴定不够深入、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文针对资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西藏本地实际,提出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与评价利用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种质创新的目标与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育种中长期的人工选择使作物品种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已成为限制作物育种突破和发展的主要瓶颈.种质创新的目标是增加现有栽培作物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以拓展栽培植物的基因库;种质创新的方向是充分利用植物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农作物中创造和利用新的种质.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利用生物技术发展起来的农作物种质创新技术的几个方面,希望对从事农作物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的农业科技人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在白水地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是农业生产和种子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对保证我县境内珍稀、名优、濒危种质资源多样性,促进白水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湖北省五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以五峰县1956、1981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为基础,对3次普查结果中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品种变化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分析,并对五峰县特色经济作物茶树的种质资源收集和利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为五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对五峰县农作物育种、理论研究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7月13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京启动。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启动会上强调,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庞大系统工程,要精心组织,抓实抓到位,为农业育种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余欣荣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气候环境变化等,野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是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回顾近45年来我国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上述两个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我国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 ,南亚热带地域类型的抗病虫、抗逆种质资源极其丰富 ,对农业育种研究极有价值。广东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引进与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但面对国际社会日益激烈的资源竞争和日益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 ,在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存在问题 ,提出加强种质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