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1发病原因奶牛软骨征是由于钙磷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成年奶牛骨质脱钙的慢性、营养代谢性疾病。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是引发该病的直接原因;维生素D不足,长期圈舍饲养,缺乏光照和运动;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不同的生理阶段对钙、磷需求量的不同,外源钙、磷补充不足;日粮中含有某  相似文献   

2.
<正>钙是动物需要最基本的营养元素之一,大多数情况下动物日粮不能满足对钙的需要需额外补充。本试验比较口服甲酸钙、柠檬酸钙和碳酸钙三种钙源中的钙在血液中的代谢效率。试验为四因子交叉试验设计,14名成年女性禁食后分别口服1,200mg安慰剂、甲酸钙、柠檬酸钙和碳酸钙。与安慰剂相比,口服碳酸钙血清钙浓度  相似文献   

3.
<正>钙磷代谢紊乱以营养不良和生产性能低下为常见症状。其病因一是钙磷的绝对量不足,钙磷的相对不足;二是饲料中维生素D或维生素D源不足;三是某些慢性疾病;四是某些疾病或年龄影响机体正常分泌机能;五是慢性中毒、长期饲喂丰富草酸盐、植酸盐的饲料。1牛软骨症由于钙、磷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以骨质进行性脱钙、骨质疏松和骨骼变形为特征的一种骨营养不良症。1.1临床症状姿势异常,步态僵硬。犄角和蹄壳易脱落,脊柱  相似文献   

4.
<正>狐、貉佝偻病是由于饲料中钙的数量不够,也可能是维生素D的缺乏,还可能是钙磷的比例不当,抑制了钙磷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由于饲料中维生素或矿物质的比例不适宜,而导致动物钙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缺乏,致使钙不能满足动物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张玲  王志跃 《动物营养学报》2011,23(8):1280-128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对种公鸡繁殖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1周龄新扬州种公鸡135只,按照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法随机分成9组,分别饲喂高、中、低(粗蛋白质水平为17%、14%和11%,钙水平为3.3%、2.3%和1.3%)3个水平的9种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繁殖期全程饲养。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低钙组种公鸡的精子密度最大(P>0.05),且有效精子数最多,与低蛋白质中钙组、高蛋白质中钙组和高蛋白质高钙组差异显著(P<0.05);中蛋白质高钙组种公鸡精液量最大,显著高于高蛋白质中钙组和高蛋白质高钙组(P<0.05),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低蛋白质低钙组和中蛋白质3个钙水平组种公鸡精子活力较高,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中钙组、低蛋白质高钙组和高蛋白质中钙组(P<0.05或P<0.01)。2)高蛋白质中钙组种公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除低蛋白质低钙组和低蛋白质中钙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或P<0.01);低蛋白质低钙组种公鸡血清白蛋白含量最高,与中蛋白质中钙组差异显著(P<0.05);高蛋白质中钙组种公鸡血清中球蛋白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高钙组和高蛋白质其他钙水平组(P<0.05或P<0.01),但与其他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低蛋白质低钙组、中蛋白质高钙组和高蛋白中钙组种公鸡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较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高钙组、中蛋白质低钙组和中蛋白质中钙组(P<0.05或P<0.01);低蛋白质3种钙水平组、中蛋白质低钙组和中蛋白质中钙组种公鸡血清中尿酸含量较低,与其他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低蛋白质高钙组种公鸡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最低,显著低于高蛋白质高钙组(P<0.05),但与其他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高钙组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除中蛋白质低钙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或P<0.01),其他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3)中蛋白质高钙组和高蛋白质高钙组种公鸡血浆中T3含量较低,显著低于中蛋白质低钙组和中蛋白质中钙组(P<0.05);低蛋白质低钙组、中蛋白质中钙组和高蛋白质中钙组和高蛋白质高钙组T4含量较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高蛋白质高钙组种公鸡血浆中皮质醇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高蛋白质低钙组(P<0.01),但与低蛋白质3个钙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总的来说,采用低蛋白质低钙水平的饲粮饲喂蛋用种公鸡,可获得比高蛋白质高钙饲粮更好的繁殖力,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植酸钙渣是制植酸钙的副产品。它是目前植酸钙工业生产中,过滤稀酸浸取物工段所得的滤渣。以干物质计算,每制取一吨植酸钙将产生11~12吨植酸钙渣。目前,植酸钙生产正在我省粮油工业部门逐步推广,因而,将会有大量的植酸钙渣产生。如,仅宜春地区就计划年产植酸钙800吨,所产植  相似文献   

7.
<正>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是由于日粮中钙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引起的成年动物骨组织进行性脱钙,骨基质逐渐被破坏、吸收,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的一种慢性营养性骨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马属动物。1病因分析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以及维生素D不足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常见于以下3种情况。1饲料中钙磷含量不足或饲料中含有影响钙吸收的物质,如饲料中植酸盐、草酸盐及脂肪过多,可影响钙的吸收,促进本病发生。2日粮中磷含量过多而钙含量  相似文献   

8.
程洪花 《中国猪业》2008,3(9):31-31
由于饲料单纯或配合比例不当,致使钙、磷和维生素D缺乏;饲料不足或营养不全;产后气血亏损;早春气候寒冷,母猪缺乏运动;或钙、磷比例不合适,形成体内钙、磷缺乏而引起该病。特别是高产母猪发病更多。  相似文献   

9.
<正>1加钙钙是形成鸡蛋壳的主要元素,钙吸收不足会产薄壳蛋。可以在鸡配合饲料中添加3%~4%的贝壳粉,以补充钙的不足。2加磷磷对鸡骨骼、蛋壳和体细胞的形成和钙的利用等具有重要作用,鸡还要吸收足够的磷用于形  相似文献   

10.
曹文杰 《饲料工业》1993,14(10):12-13
<正> 磷是动物营养上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之一,在动物体内磷和钙常结合在一起,是骨骼、牙齿的基本成分,骨骼和牙齿中正常的钙、磷比例为2∶1,分别占机体中钙总量的99%和磷总量的80%。其余的钙磷存在于血清中,一部分转移到如鸡蛋、  相似文献   

11.
文娟  杨琳 《广东饲料》2010,(8):22-25
<正>钙(Ca)、磷(P)是影响家禽腿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日粮中有效磷含量偏低,钙、磷失调均会引发肉鸭钙磷缺乏症的发生,造成生产和经济上的严重损失。1钙、磷在肉鸭体内的含量和分布动物体内98%~99%的钙、80%的磷存在于骨  相似文献   

12.
<正>笼养蛋鸡疲劳综合征又称骨质疏松症,是集约化笼养蛋鸡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母鸡,尤其是在产蛋高峰期发生,发病率在2%~20%之间。1病因1.1饲料中钙缺乏饲料中钙的添加太晚,已经开产的鸡体内钙不能满足产蛋的需要,导致机体缺钙而发病。1.2过早使用蛋鸡料由于过高的钙影响甲状旁腺的机能,使其不能正常调节钙、磷代谢,导致鸡在开产后对钙的利用率降低。1.3钙、磷比例不当  相似文献   

13.
<正>羊佝偻病是羔羊钙、磷代谢障碍引起骨组织发育不良的一种非炎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在本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发病原因:羔羊饲养在阴暗潮湿的羊舍内,阳光照射不足,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和足够的钙磷质,或者钙、磷比例失常;或者因长期消化不良而影响钙磷吸收。维生素D对机体的钙和磷的正常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维生素D缺乏时,动物的消化道内对钙和磷的吸收减少,而随粪便和尿排出的钙和磷反而增多,结果造成体内血清中的钙和磷浓度下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舍饲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畜禽疾病越来越多,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危害。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畜禽疾病的主要特点与生理阶段、生产性能有关,无传染性。一般发病缓慢,以营养不良和生产性能低下为常见症状。其病因:一是钙磷的绝对量不足,钙磷的相对不足;二是饲料中维生素D或维生素D原不足;三是某些慢性疾病;四是某些疾病或年龄影响机  相似文献   

15.
<正>血液中的钙、无机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是判定骨营养状况的最敏感的生化指标。当动物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不当时,引起血液钙、磷含量降低,而造成骨软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的骨营养代谢病。而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KP)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能促进磷酸钙贮存于骨骼内而参与骨骼钙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特别是高产奶牛极易发生。发病原因主要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剧烈降低而引起。具体表现为奶牛高产、日粮中钙缺乏及钙磷比例失调、干乳期过度缩短、长期圈舍饲养使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引起缺钙、钙镁同时缺乏、年老体衰、难产与助产不当、产前其他疾病未及时康复。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特别是高产奶牛极易发生。发病原因主要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剧烈降低而引起。具体表现为奶牛高产、日粮中钙缺乏及钙磷比例失调、干乳期过度缩短、长期圈舍饲养使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引起缺钙、钙镁同时缺乏、年老体衰、难产与助产不当、产前其他疾病未及时康复。  相似文献   

18.
<正>血液中的钙、无机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是判定骨营养状况的最敏感的生化指标。当动物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不当时,引起血液钙、磷含量降低,而造成骨软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的骨营养代谢病。而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KP)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能促进磷酸钙贮存于骨骼内而参与骨骼钙  相似文献   

19.
正1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饲料中钙、磷和VD缺乏或对钙、磷吸收障碍而引起幼龄仔猪骨钙化不全的一种骨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本病只见于幼龄仔猪。1.1病因主要原因是妊娠母猪体内钙、磷或VD缺乏;仔猪在发育时期,因饲料配合不当,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特别是VD缺乏;猪长期未受日光照射,致使猪皮肤中VD不能形成,或胃肠病、寄生虫病、先天发育不良等,都能影响猪体对钙、磷的吸收。中兽医认为是因心阴血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20.
<正>与陆生脊椎动物一样,钙对于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生理功能也是必需的。钙在水体中含量丰富,因此通常认为鱼类通过吸收水体中的钙来满足其新陈代谢的部分或全部钙需求(Ichikawa和Oguri,1961;Love,1980)。淡水鱼生活的水环境中钙浓度一般很低,而海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