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凌海市杨树烂皮病发病特点与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海市2003、2004年连续大面积发生杨树烂皮病后,2005年4、5月间又再次大面积发生杨树烂皮病近1.24万亩,通过调查阐述凌海地区杨树烂皮病发病特点与原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双辽市杨树烂皮病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总结其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市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树烂皮病别名杨树腐烂病、腐皮病等,是一个世界性的病害。根据对杨树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杨树烂皮病的症状,并介绍了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树烂皮病又称腐烂病、臭皮病、出疹子等,是杨树干部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不仅会危害杨树,还会对柳树、榆树、刺槐、槭树、蔷薇科等多种植物、树种产生危害。发生烂皮病后树木会大量枯死,严重影响营林效果,因此要加强杨树烂皮病的综合防治,以提高营林造林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文章主要针对杨树烂皮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们乡杨树栽植区发生较大范围的杨树烂皮病等干部病害,严重的造成林木死亡。鉴于杨树烂皮病的危害特点,一旦不能控制其扩散蔓延的态势,对我乡造林绿化成果将造成严重威胁。为此笔者对杨树烂皮病及时进行了观察记载和分析。经过几年的防治试验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烂皮病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了解杨树烂皮病的发生原因,并根据其发病规律,科学地提出杨树烂皮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干部重要病害之一,对林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从营林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杨树烂皮病发生,减少林业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杨树烂皮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且普遍发生。杨树人工林烂皮病的发病率一般在30%~40%,严重的达90%,死亡率高达10%~20%,对杨树人工林危害极大。因此,科学的杨树烂皮病的综合治理技术,对于保护杨树提高其苗木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海城地区杨树烂皮病的突发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国玮 《北京农业》2011,(24):31-32
辽宁省海城地区2011年突发的杨树烂皮病,危害严重,面积达2549hm2,阐述了杨树烂皮病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突发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宁国玮 《北京农业》2011,(12):159-160
辽宁省海城地区2011年突发的杨树烂皮病,危害严重,面积达2549hm2,阐述了杨树烂皮病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突发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5.
16.
17.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对当地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mall temperate lakes (<20 square kilometers) indicates that the mixing depth or epilimn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light penetration measured as Secchi depth. Clearer lakes have deeper mixing depths. This relation is the result of greater penetration of incident solar radiation in lakes and enclosures with high water clarity. Data show that light penetration is largely a function of size distribution and biomass of algae as indicated by a 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 of plankton size distribution (slope) and Secchi depth. Larger or steeper slopes (indicative of communities dominated by small plankton) are associated with shallower Secchi depth. In lakes with high abundances of planktivorous fish, water clarity or light penetration is reduced because large zooplankton, which feed on small algae, are reduced by fish predation. The net effect is a shallower mixing depth, lower metalimnetic temperature and lower heat content in the water column. Consequently, the biomass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plankton can change the thermal structure and heat content of small lakes by modifying light pene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