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20多年来有效保护和恢复了工程区的森林资源。工程实施成效除了森林覆盖面积增加,更多的表现为森林资源质量持续提升。为了更好地评估天保工程建设成效,利用植被覆盖度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分析天保一期(2000-2010年)、天保二期(2011-2020年)工程实施期间的森林质量变化。【方法】综合年度植被指数合成策略、优化纯植被像元和纯裸土像元值域的动态确定方法,构建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生产天保工程区时间序列的植被覆盖度产品。基于森林资源一类清查郁闭度数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郁闭度数据、机载高光谱植被覆盖度数据,验证该植被覆盖度产品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天保工程林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天保一期植被覆盖度均值为0.68,天保二期植被覆盖度均值为0.71,增加了4.41%;工程区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林区总面积的78.22%,而呈减小趋势的面积仅占林区总面积的9.56%。【结论】在中国天保工程森林地区,基于MODIS植被指数产品和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生产的植被覆盖度产品的精度高于MODIS产品的精度。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区...  相似文献   

2.
吴继纯 《吉林农业》2011,(8):162-162
文章简述了林业生产方式随着“天保工程”实施发生变化,以及提高追材质量的几种措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3.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国家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自天保工程在原州区实施以来,目前实施总面积为22186.7公顷,其中封山育林续封8666.7公顷,成效显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抓好“三总量”监控,搞好更新造林,加强“四防”是实施天保工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较大程度改变了工程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关系,工程区民生状况、社会环境持续改善。科学评价天保工程实施社会效益,确定天保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对促进全省天保工程区资源保护利用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青海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工程区内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企业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工企业局的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利用1993~2003年3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科学确定了森林资源的评价指标。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以及企业局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对天保工程实施前后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天保工程在企业局实施的阶段性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林区实施天保工程5年来,森工企业共减少森林资源消耗2667.05万m3;林业用地持续流失的现象得以扭转,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8%;森林资源单位蓄积开始恢复性增长,森林树种结构、林种结构、龄组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林地生产力有所提升。同时,森工企业在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仍然存在,林业企业经济结构单一的局面仍未改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林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及下一步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保障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陇山林区自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以来,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但在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林区存在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互助县南门峡林场天保工程实施期前后森林资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天保工程启动实施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本区森林资源增加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本区未来天保林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对天然林资源更好的进行保护,以此来调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嵩县是豫西森林资源大县,位于伏牛山腹地,有丰富的天然林资源,2001年该地区开始,2011至2010年实施了以森林资源保护与恢复为核心的天保工程一期,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11至2020年以保护和发展并重,资源增长改善民生为核心的天保工程二期。本文以嵩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基础进行分析,以小见大指出豫西山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需要注意的要点及事项。  相似文献   

10.
玛可河林区天保工程成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按照玛可河林区实施天保工程,结合工程调查,从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以及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工程实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尤英豪 《北京农业》2011,(9):165-166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林业重大战略调整和林业形态转变的标志和基础。为了使天然林保护工程始终能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必要认清生态工程建设的作用与优势。就天然林保护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在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优势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喻胜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81-10482
对林权流转的法律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林权流转的法律属性实质上是林业物权的变动而非森林资源的交易;林业物权的变动尤其是指林地与森林资源的使用权的变动;林权流转政策规范的重点在于林地、森林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3.
以道孚县甲斯孔林场为例,基于1989年、1999年TM影像和2007年SPOT5影像数据,研究了遥感技术在川西天然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1989年至2007年甲斯孔林场天然林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989年至1999年间,因天然林被大规模采伐,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了3.52%;1999年到2007年间,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天然林资源有所增加,森林覆盖率上升了4.15%。由此说明,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驱动下,川西地区的天然林资源有逐步回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国有兰考林场的森林资产进行评估,林地评估采用市价法,林木评估根据林木所处的不同龄组,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方法。为建立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利用与配置提供基础依据,目的在于促进该场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相似文献   

15.
东马场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学林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13-213,216
总结了东马场林场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其在森林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以期为东马场林场森林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兰州地区森林公园质量综合定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收集的兰州地区7个森林公园的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对兰州地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20个评价指标中,山体(0.188 3)和森林植被(0.183 6)对森林旅游资源的贡献最大,贡献最小的是电讯(0.002 1)。兴隆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最高(7.198),其它依次为吐鲁沟森林公园(6.585)、石佛沟森林公园(6.314)、兰山森林公园(6.297)、徐家山森林公园(4.857)和关山森林公园(4.641),质量最差的是石头坪森林公园(4.338)。  相似文献   

17.
从1998年试点以来,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已在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为二期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基层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的实施工作。同时要抓住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有利契机,加速提升林区产业层次,实现保护和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多源分布式森林资源监测数据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数据分布广泛且来源多样,通过对其进行共享研究,可以为林业信息的共享和林业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通过对森林资源数据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数据集成设计方法,基于ROA框架,使用REST方式,提出了一个关于多源分布式森林资源数据集成系统设计方案,用以满足各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数据集成整合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地表NVDI的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分析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地表植被的影响,依据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期间东北地区高分辨率NDVI数据,采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计算得到1999—2008年间东北地区地表NDVI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年均NDVI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人类活动的扰动是影响植被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气候变化的综合作用下,东北地区年均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森林NDVI的增加占主导地位;东北地区不同季节NDVI的空间分布与年均NDVI的空间分布基本相似,NDVI的季节变化与植被的生物学特征和物候变化一致,夏季NDVI在1999—2008年间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研究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促进了东北地区地表植被的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20.
研究基于WebGIS的林权办证系统,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与林权办证系统结合,充分利用林业资源空间信息,可视化表达林权状况,同时实现信息和资源充分共享,利于管理者及时了解办证情况和办证区域,规范办证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