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沈研20号是以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022做母本、恢复系03-6-3-5做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中熟,果实方灯笼形,商品性状优良,果纵径9.2 cm,横径8.3 cm,果肉厚0.63 cm,平均单果质量184.0g,果色绿、光亮,果味甜;辽宁省辣椒区域试验平均前期产量1 071.4 kg/667 m2,总产量3 104.6 kg/667 m2;适于春季露地、保护地栽培以及秋延晚栽培。  相似文献   

2.
甜椒新品种苏椒13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椒13号甜椒是利用早熟优良灯笼形甜椒自交系LTNo.2和中熟甜椒自交系S006配制的早中熟甜椒一代杂种。果实高灯笼形,纵径11.3cm,肩横径7.1cm,肉厚0.5cm,平均单果质量135g。每667m^2前期产量1800kg,总产量3000kg左右。大棚中表现抗病毒病和炭疽病。适宜江苏省及气候近似地区作春季提早或秋季延后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早熟辣椒品种苏椒11号是利用南京地方早熟优良灯笼形辣椒品种自交系和早熟彩色甜椒优良自交系配制的一代杂种。果实长灯笼形,纵径11.0cm,肩横径4.7cm,果肉厚0.25cm,平均单果质量47.5g。每667m2前期产量1026kg,总产量2500.5kg。大棚中表现抗病毒病和炭疽病。适宜江苏省及气候近似地区作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适沙耐盐南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沙耐盐的南瓜新品种,在平罗县生态移民区沙地、滴灌条件下,对引进的8个南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综合分析叶部性状、茎部性状、果实性状、籽粒性状、前期产量、总产量、纯收入等,结果表明:2017-5和金苹果瑞丰9号前期鲜果产量、鲜果总产量、籽粒产量高,生育期在70 d左右,生长势强,果实性状好,综合表现优,适宜平罗县生态移民区种植推广。金苹果901鲜果总产量、籽粒产量较高,生育期69 d,长蔓品种,生长势较强,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在平罗县生态移民区作为订单搭配品种。金苹果303、金苹果、两个葫芦娃及夏威8号品种产量、产值低,综合表现差,建议在平罗县生态移民区淘汰。  相似文献   

5.
江蔬4号辣椒是利用来自北方羊角椒8-2-7的优良自交系0736和来自上海 早熟甜椒的优良自交系0517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牛角形,纵径14.3cm, 肩横径3.7cm,肉厚0.26cm。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每667m2前期 平均产量1065kg,总产量2700kg,其丰产性、抗病性和 商品品质均优于对照湘研1号。适宜保护地栽培和西南地区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6.
江蔬7号辣椒是利用早熟灯笼形辣椒优良自交系G20183—2和中熟甜椒优良自交系G20174—3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灯笼形,纵径9.7cm,肩横径4.8cm,果肉厚0.25cm。高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每667m^2前期产量1806.2kg,总产量2997.9kg,其丰产性,抗病性和商品品质均优于对照苏椒5号。适宜江苏省及气候近似地区作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白雪玉  王永利 《蔬菜》2003,(9):11-11
达旺2186是以E97-5、E96-8为双亲组配的一代甜椒杂交种。母本E97-5来源于最新美洲厚皮甜椒品种变异后代,其具有早熟、坐果率高、抗病抗逆性强、配合力好等突出优点;父本E96-8在国内甜椒诱变材料优选系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熟性早,株型紧凑,生长势强,丰产潜力大。1999-2002年的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均表现优秀,尤其在春季保护地和南菜北运基地栽培,田间综合表现及种植效益均超过其他参试品种,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高效益换代甜椒新品种。一、特征特性1.属大果型厚皮甜椒品种 果实长方灯笼形,绿色光亮,平均果长12 cm,果肩宽9 cm,果肉…  相似文献   

8.
哈椒 6号的母本WF11来源于湖南羊角椒 ,父本CXF1来源于江西甜椒。该一代杂种果实牛角形 ,纵径13.9cm ,横径 3.1cm ,果肉厚 0 .2 5cm ,质脆 ,微辣 ;抗CMV ,耐疫病 ;适宜露地和保护地早熟栽培 ,露地栽培前期产量每公顷达 2 10 6 4.4kg ,总产量达 5 5 85 2 .4kg。  相似文献   

9.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一代杂种‘冀研6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妍芹  刘云 《园艺学报》2002,29(3):295-298
 ‘冀研6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XB为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96-4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甜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 果实灯笼形, 中早熟, 前期坐果集中, 结果率高, 抗病毒病, ( 抗TMV, 耐CMV) , 较抗疫病和炭疽病, 适宜保护地及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一般产量56 2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苏椒14是利用早熟优良羊角椒自交系G04147-4和中熟甜椒自交系G04154-3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粗长牛角形,纵径17.4cm,横径5.0cm,果肉厚0.31cm,2~3心室。每667m2前期产量1922.0kg,总产量3379.5kg。高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抗逆性强,耐储运。适宜江苏省及气候近似地区作秋季延后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湖南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以湖南本地16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鉴定,分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系数及通径分析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湖南的主要辣椒品种间产量、株高等8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有选育价值;鲜果产量与果宽、单果鲜质量、单株挂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对辣椒鲜果总产量的直接贡献依次为:单株挂果数(0.648)单果鲜质量(0.629)果宽(0.511)果长(0.328)果肉厚(0.304)果柄长(-0.014)株高(-0.105)。  相似文献   

12.
海南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南辣椒品种单一,农民对辣椒新品种了解不及时,加上辣椒疫病和病毒病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辣椒市场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在露地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对5个辣椒品种的果实商品性与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以筛选适合海南本地种植的辣椒新品种。结果表明:超特大尖椒、黄冠与吉祥109尖椒表现较好,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处理方式对早春辣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明华  王飞 《辣椒杂志》2010,8(3):48-50
通过不同播期、密度、施肥水平及覆膜处理,比较辣椒的前期产量及总产量。结果表明,辣椒栽培全程覆膜,播期为10月5日,株行距为35cm×50cm,每1hm2施750kg复合肥、375kg磷肥、150kg钾肥及7500kg有机肥时,早春辣椒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最高,且栽培全程覆膜对早春辣椒产量具有极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14.
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迺妮 《长江蔬菜》2013,(22):16-19
对辣椒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估测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几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株果数与单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果肉厚与果长、果宽呈显著正相关,株高、果宽、果肉厚、单果质量等性状都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果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相当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9319,平均单瓜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8421,因此,在辣椒育种中,应同时考虑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2个性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宜石家庄地区早春塑料大棚栽培的辣椒品种,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4个辣椒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形、商品果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商品果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产与熟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商品果纵径与商品果横径、商品果肉厚、辣味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形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青熟果色呈显著负相关;商品果横径与商品果肉厚、辣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青熟果色呈显著正相关;商品果肉厚与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辣味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与青熟果色呈显著负相关;熟性与光泽呈显著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865%,能综合辣椒农艺性状的的大部分信息。经聚类分析,在类间距离为10时,14个品种分为五大类。第Ⅰ类为灯笼形黄果,表皮光泽;第Ⅱ类为方灯笼形甜椒;第Ⅲ类为大果型辣椒,单果质量较大;第Ⅳ类为薄果肉的牛角椒,口感好,病毒病抗性强;第Ⅴ类为长果形的薄果肉长羊角椒。经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3项综合分析,确定‘峰冠’单果质量较大,但病毒病抗性较差,建议在石家庄地区早春种植;‘尊虎六号’‘改良大果虎皮椒’为薄果肉的牛角椒,口感好,病毒病抗性强,产量也较高,适宜在石家庄地区种植;其余品种产量较低、病毒病抗性较差及辣度较大(石家庄地区不喜欢太辣的品种),因此均不适宜在石家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际协作者指南《辣椒评价程序》的具体标准与要求 ,对第九届国际辣椒试验圃中来自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 (AVRDC)的 2 5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田间比较试验 ,并对其生育期、植物学特性、抗性及产量水平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 :第九届国际辣椒试验圃 (ICPN)的材料ICPN14、ICPN19、ICPN2 0和 ISPN1等四个辣椒品系 ,具有品种纯度高、综合性状优良、丰产、优质、适应性强和利用价值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果实是辣椒最主要的经济产出品,因此在长期的栽培选育过程中,较注重对辣椒果实大小、形状、颜色、辛辣味等重要经济性状的选择。通过对有益等位基因及有益突变的利用,可以创新辣椒种质资源,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辣椒新品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辣(甜)椒果实质量、形状、颜色、硬度、辛辣性的基因定位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并对辣椒果实性状基础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硬果番茄长季节栽培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8个进口番茄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调查各品种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果实耐贮性及植株抗病性。结果表明:8个品种均品质优良,适合当地栽培,好韦斯特5、83、红太子3个品种耐贮性表现较突出,货架期较长,832和好韦斯特的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好韦斯特在8个品种中抗病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龙椒 8号是从黑龙江省地方农家品种建成小辣椒中经多代自交纯化选育出的加工型红辣椒品种。该品种早熟 ,从出苗到红熟 12 0~ 130d(天 ) ;植株直立 ,生长势较强 ,果实发育快 ,连续结果性好 ,果实纵径 10~ 15cm ,肩径 2 .5~ 3.0cm ,果柄突出 ,平均单果质量 17g ,平均产量为 37716 .0kg·hm-2 。抗炭疽病、疮痂病 ,耐TMV、疫病。成熟果老红发亮 ,果表光滑 ,辣味浓 ,既可鲜食又可晒干椒。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合东南沿海地区有机基质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引进5个甜瓜品种,研究其基质栽培的生育期、植株长势、净光合速率、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5个厚皮甜瓜品种在基质栽培条件下生长良好,果实发育期46~63d,净光合速率19.4~23.3μmol/m2·s,667m2产量1396.8~1922.4kg,品质佳,适合在东南沿海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