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第五代棉铃虫在河北省大发生90年代以来棉铃虫在我国北方棉区日趋严重并猖撅成灾。我省历年发生4代,1992年在邯郸一带出现了第五代,但未完成世代发育,也未造成危害。1994年棉铃虫在河北省仍属大发生,虫情前轻后重,逐代加重,特别是第五代,出现了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2.
蓝妮春 《广西植保》2005,18(4):14-16
稻纵卷叶螟是崇左市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量主要取决于当年迁入虫源量的多少、迁入后的气候条件、水稻生育期以及上代的残留基数.2004年由于气候等因素影响,造成第3代稻纵卷叶螟的暴发为害,其严重程度为近年来所罕见.为此,根据田间虫情及苗情调查结果,认真分析其大发生特点及原因,探索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对今后的测报及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5年安徽省水稻褐飞虱大发生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5年安徽省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月上旬平均气温偏低、7月中旬至8月上旬极端最高气温也偏低以及8月上旬田间虫量、灯下诱虫量偏多是导致中稻褐飞虱大发生最主要的气候和虫情因子。8月中旬降雨量偏少、极端高温偏高以及8月下旬和9月初田间虫口基数偏多是导致双季晚稻褐飞虱大发生的重要气候和虫情因子。  相似文献   

4.
运用相关分析,挑选与棉铃虫四代发生量相关性好、超前性好的4项前期气象、苗情因子,采用列联表方法,建立了江汉平原棉区第四代棉铃虫发生量的长期预测模型,经对38a历史发生情况回测,准确率达89.5%,通过5a试用,预报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5.
麦田一代棉铃虫历年来在我省发生量不大,不曾引起过人们注意。有关麦田一代棉铃虫的研究甚少,对它的发生规律也很不了解。致使预测和防治缺乏理论基础和经验。一九九二年我省麦田一代棉铃虫大发生,不仅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导致二代和三代大发生,造成全省棉花大减产,部分棉田甚至绝收。及时防治麦田一代棉铃虫,压低二代虫源基数,确保棉花生产已变得非常紧要。为尽快摸清麦田一代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指导预测预报和防治。1993年对我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是湘北地区棉花的主要害虫。 20世纪 60年代为害轻, 70年代成为目标害虫, 1973年发生面积曾达到 5.1万 hm2次, 80年代发生面积逐渐减小,为害程度减轻。进入 90年代,棉铃虫的发生面积又由 1991年的 6.7万 hm2次上升到 2000年的 23.9万 hm2次,百株年累计卵量由 117.4粒增加到 3 820粒,成为棉花上的第一大害虫。1发生原因分析1.1冬后基数大 分析近 30 a的测报资料,一般情况下,棉铃虫冬后 (4月上、中旬 )活蛹每 667 m2达到 90头以上,如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当年发生量大。 1971~ 1989年间, 1973年棉铃虫冬后活蛹 667 m257.1头,…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植结构调整、气候条件适宜和棉铃虫取食性杂、抗药性强、适应性强等原因,导致我场90年代棉铃虫发生严重.其主要特点为发生期早、为害时间长、发生量大、发生面广且世代重叠严重.  相似文献   

8.
吴燕 《植物保护》1999,25(4):24-26
1996~1998年调查了影响辽阳市棉铃虫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1代棉铃虫成虫迁入量是决定辽阳市2代棉铃虫发生程度的主导因素,高温干旱是导致2~3代严重发生和产生4代棉铃虫的重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9.
1994年河北省棉铃虫发生概况刘纪书,刘超(河北省植保总站,050031)1994年全省棉铃虫发生的特点是逐代加重,发生期逐代提前,发生量不均衡,三、四代蛾卵盛期持续时间长,发生范围广,增加了田间化防的难度。1一代轻发生全省除武安市4月3日始见蛾外,...  相似文献   

10.
新疆建设兵团农六师于2004年把本师共青团农场定为垦区中心测报站,同时配备佳多牌A型智能虫情测报灯1台,在2004~2005年2年的生产应用中,给本场虫情测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棉铃虫防治的最佳时机,推动了适时防治,使棉铃虫为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1智能虫情测报灯在棉铃虫测报上的应用1.1 2004年应用情况2004年棉铃虫在农场中等发生,第1代即进入棉田为害且部分田块发生较重,第2代在局部地区为害较重。据虫情测报灯观察,越冬代棉铃虫成虫高峰期为5月25日至6月2日,1代成虫高峰在6月30日至7月4日。1代幼虫高峰期6月4日及其以后的几天内,对全场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