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Ⅱ优559系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组合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单季中籼稻地区种植。1.试验结果和产量水平1.1 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丰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优质不育系粤丰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集优质、高产、多抗为一体,2003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同年被列为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2004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同年被列为江苏省  相似文献   

3.
Ⅱ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2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本试验以栽插密度为主区, 施氮比例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栽插密度和施氮比例是实现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揭示了二者对Ⅱ优559产量形成的作用及其最佳组合模式,提出了Ⅱ优559高产栽培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珍汕97B与V20B杂交再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江苏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杂种优势明显,亦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29优559系江苏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和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自育不育系29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杂种优势明显.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29优559系江苏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和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以自育不育系29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9A是江苏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杂种优势明显,并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129优  相似文献   

7.
广谱性恢复系盐恢559及其系列杂交稻组合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籼稻恢复系与带粳稻亲缘的籼稻恢复系杂交低世代测鉴法选育而成的广谱性恢复系盐恢559,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品质优良、抗逆性好、花粉量大、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分别用野败型、矮败型、印水型质核互作不育系及光温敏核不育系与盐恢559进行配组,其组合均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育成的杂交组合特优559、汕优559、协优559、Ⅱ优559、29优559、培两优559及丰优559先后通过江苏省、贵州省、安徽省、湖南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并相继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籼掺粳恢恢交低世代测鉴"法选育而成的恢复系盐恢559,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品质优良、抗逆性好、花粉量大、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野败型、矮败型、印水型、光温敏核不育等多个不育系与盐恢559进行配组,均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育成的杂交组合特优559、汕优559、协优559、Ⅱ优559、29优559、丰优559先后通过江苏省、贵州省、安徽省或国家水稻品种审定,并相继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丰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合作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中籼组合.该组合集优质、高产、多抗为一体,全生育期150 d左右.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Ⅱ优205”系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D205”组配而成的高抗白叶枯病的杂交稻新组合。该品种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朱世杨  洪德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14-1015,1017
用不同浓度PEG、PVA、KNO3、PEG+KNO3、PVA+KNO3对杂交籼稻汕优63和特优559 F1 种子进行引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0%PVA处理汕优63、1.5%PVA处理特优559 24 h,引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黄瓜叶片在水分胁控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细胞膜透性增加。表现出PSⅡ荧光激发光谱特征峰峰值的降低。同时其PSⅡ电子传递速率及PSⅡ氧化则DCIP光还原活性下降。通过对PSⅡ的^57Fe穆斯堡尔谱及其参数进行分析显示;水分胁迫使PSⅡ的^57FeMossbauer谱的Ⅱ,Ⅵ子谱2套双峰消失;铁醌复合物(Fe-Q)、细胞色素b559(Cytb559)由还原态向氧化态转化。以上结果表明:铁醌复合体、Cytb559因光能在PSⅡ色素分子之间共振效率降低及PSⅡ氧化侧的电子受到抑制、不能及时得珐其氧化侧传来的电子,而以高自旋Fe^3 -Q复合物及低自旋氧化型Cytb559的形式存在。致使PSⅡ电子由于含铁复合物的Fe^2 /Fe^3 氧还电热的变化而受到阻抑。  相似文献   

13.
PVA+KNO3对杂交籼稻F1人工老化种子的引发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PEG、PVA、KNO3、PEG KNO3、PVA KNO3对杂交籼稻汕优63 F1和特优559 F1人工老化种子进行引发效果研究,筛选最佳处理方法。结果表明:1.0%PVA 1.0%KNO3处理杂交籼稻种子1 d,引发效果最佳,发芽率显著提高。引发后,汕优63发芽率由74.7%提高到85.0%,特优559发芽率由73.7%提高到88.0%。活力指数、发芽势、苗高、苗重也均较未经处理的人工老化种子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2006年河北省参加黄河区域试验的春播棉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国欣棉8号、冀H963和国欣棉9号产量水平高,冀228丰产稳产性好,石杂101、H559和冀H999产量水平较高,农大KZ04产量水平一般;冀H999和H559分别较对照早熟2d和1 d,农大KZ04和石杂101熟期与对照相当,冀228、国欣棉8号、冀H963和国欣棉9号分别较对照晚熟1 d、2 d、2 d和3 d.  相似文献   

15.
施用钾肥能增强植株的抗病性,防止棉花早衰,提高棉花产量。为了探索实现常规棉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以转基因常规棉邯棉559为试材,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60、120、180、240kg/hm~2计5个处理,在最佳施肥方式(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和最佳种植密度(60 000株/hm~2)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和霜前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邯棉559对钾肥需求十分敏感,施用钾肥能有效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程度,显著促进棉花总铃数和单铃重的增加,明显提高棉花产量,且效果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施钾量≤18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效果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当施钾量18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增效作用不再明显。本研究条件下,邯棉559的氯化钾经济施肥量为180 kg/hm~2时,该处理下,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为14.0%,较CK降低65.85%;霜前花产量为4 563.2 kg/hm~2,较CK增产35.47%。  相似文献   

16.
协优55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协优 5 5 9亲本的生物学特性 ,提出用叶龄余数和幼穗分化进程来预测协优 5 5 9制种的花期相遇 ,安全可靠。总结出3 .75t/hm2 的产量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怀集县铁厘茶竿竹和白水茶竿竹与其他茶竿竹亚属竹种之间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以及它们的分类地位,对包括铁厘茶竿竹和白水茶竿竹在内的9个茶竿竹亚属竹种的核糖体基因(n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ITS全长在559~648 bp,(G+C)含量变化范围为46.02%~57.65%,其中铁厘茶竿竹和白水茶竿竹ITS全长分别为559 bp和614 bp,(G+C)含量分别为55.64%和57.65%。ITS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正种茶竿竹及其变种聚为一个大支,其中铁厘茶竿竹和白水茶竿竹聚在一起。以上结果佐证了铁厘茶竿竹和白水茶竿竹是正种茶竿竹的2个变种。  相似文献   

18.
采取正交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特优 559 主要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建立了产量对移栽密度、追肥施氮量、蘖肥占追肥比例的三因素的函数模型。分析了主要农艺措施的各自效应与互作效应;筛选出具有高概率保证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